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利用我国琼中、广州、泉州三站1982-1983年地磁Z分量资料,对磁暴主相发展及恢复相初期的赤道电急流变化进行了研究。形态分析、周期叠加和相关分析均表明,不论在何地方时,对应环电流的发展有△Z的负扰(附加东向电急流);而Dst开始回升则有△Z的正扰(附加西向电急流)。该变化之大小可能受地方时的调制。方差分析、x2-分析等统计检验也认证了上述变化。文中还对△Z正、负扰与极区电急流及极尖区位置的高、低纬向移动进行了讨论。本文结果表明,分析扰日赤道电急流变化应区分磁暴的不同阶段,即区分电动耦合和动力耦合效应。今后应采用大范围台站网资料,进一步得出有关电流系的图象。  相似文献   
52.
本文采用的是有二区场向电流但无电导率时角变化的简单模式。文章通过模式计算,系统讨论了在恒稳条件下二区场向电流强度及位相和Hall与Pederson电导率在极光带升高等因素对高纬电场分布的影响。模式说明,二区场向电流的存在使二区电流圈以内电场加强,其外电场大大削弱。这种加强与削弱作用与二区电流的强度与位相均有关。Hall电导率在极光区升高会加强上述作用,Pederson电导率的升高则对其有所削弱。一般说来,极盖区外电场分布的位相与极盖区边界的驱动势不同,一、二区场向电流的位相与驱动势也有差异。这些现象都是场向电流与电导率共同影响的结果。以下结果初步解释了近年来的某些观测现象。最后,本文对简单模式法的应用及今后的某些方向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
本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极盖区边界变化、其上驱动电势突然增减以及粒子沉降边界随时间变化等情况下,中低纬电离层电位分布及赤道电急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道电急流明显地受到磁层-电离层电动耦合的影响。在白天到午夜的大部分时间内,当驱动势增强和扰动源向低纬扩展时,产生扰时附加东向赤道电急流;反之,有较强的磁层源西向电急流。计算结果解释了观测的主要现象,也表明观测结果的复杂性可能与过程不同阶段上电急流位相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4.
The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GPCP) monthly rainfall data and the rainfall records observed by 740 rain gaug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re used to analyz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n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80 to December 2000. Results expose significantly consistent rainfall distributions between the both data in multi-year mean, multi-year seasonal mean, and multi-year monthly mean. Departures of monthly rainfall for each dataset also show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an over 0.8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alysis indicates small differences of both datasets during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but relative large ones in summer. Generally, the GPCP has trend of overestimating the rainfall rate. Based on above good relationship of both datasets, the GPCP data are used to represent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Northwest China. Results indicate positive departures of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in the west part of Tibetan Plateau in the 1980s and negative departures after the 1980s. For the west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alysis illustrates precipitation decreases a little, but no clear variation tendency.  相似文献   
55.
訾冬梅 《东北测绘》2007,30(6):167-170
影像地图集作为一种新的地图集形式正在国内悄然兴起,并以其信息量丰富、图面直观、观赏性较强等特点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将影像信息与人文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编图工作者一直探讨和思索的问题。本文欲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几本具有代表性的同类图集的编制及设计特点的比较,从中获得一些值得鉴赏和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56.
针对基于最近邻距离比率约束和几何条件约束的影像特征匹配方法,在处理重复纹理影像以及视角和尺度变化大的宽基线影像时,存在匹配正确率低和匹配点对数量少的问题,设计了结合运动平滑约束与核线约束的AKAZE特征匹配提纯算法。①为提高影像特征的不变性、显著性和时效性,采用AKAZE算子提取影像特征,经暴力匹配快速构建初始匹配集;②基于网格运动统计区分真假匹配,剔除不能满足运动平滑约束的匹配点对;③为消除局部相似特征引起的误匹配,采用核线约束提高匹配纯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了重复纹理影像、倾斜影像和宽基线影像同名点对的高精度匹配,增加了匹配点对数量,拓展了特征匹配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7.
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积雪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积雪是高寒地区不可忽视的生态因子,不仅直接影响土壤温度、水分,而且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为研究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对积雪变化的响应,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青藏高原东缘红原县高寒草甸,通过人工堆积的方法建立4个不同积雪梯度,以自然积雪量为对照(CK),2倍于自然积雪量(S1)、3倍于自然积雪量(S2)、4倍于自然积雪量(S3)。运用Biolog-Eco板法研究不同积雪梯度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并测定积雪变化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期内,0~10 cm土层土壤温度随着积雪量的增加而降低,而10~20 cm土层随积雪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增加积雪量处理后0~10 cm土层全磷(TP)、有机碳(SOC)显著增加(P<0.05);而10~20 cm土层仅S3下全氮(TN)、TP、SOC增加。每孔平均变化率值(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在0~10 cm土层表现为CK > S2 > S1 > S3,而10~20 cm表现为S2 > S1 > CK > S3。在0~10 cm土层,S3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McIntosh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P<0.05); 10~20 cm土层,S1和S2处理下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氨基酸类和酚酸类是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类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与TP、SOC、碳氮比(C/N)显著负相关(P<0.05),氨基酸类碳源与TP、C/N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冬季积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进而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58.
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土坡极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均质土坝的下游坝坡的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均质土坝的下游坝坡有可能会通过滑裂面发生破坏。土坝中的土坡通常处于非饱和状态。非饱和土坡的安全系数计算需要考虑吸力对抗剪强度的贡献以及土坡中的非饱和渗流。给出处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状态下的土坡的安全系数,有助于评价均质土坝的安全系数。下游坝坡的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有:极限平衡法、上限解法和下限解法,该算法适用于非饱和土坡,且是在饱和土坡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上修正得到的。算例中非饱和土坡安全系数的计算考虑了吸力对抗剪强度的贡献。考虑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土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通常更加接近现场实际情况,并且对于同一坝坡,考虑非饱和渗流计算出的土坡安全系数要比饱和渗流理论计算出的安全系数大。  相似文献   
59.
TRMM卫星探测青藏高原谷地的降水云结构个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傅云飞  李宏图  自勇 《高原气象》2007,26(1):98-106
利用TRMM卫星测雨雷达探测反演的降水廓线、红外辐射温度、微波高频辐射亮温和闪电资料,并结合数字地形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1999年5月4日13:05(UTC,下同)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山谷及附近地区(29.49°N~30.13°N,95.08°E~96.89°E)的降水云结构。结果表明,该降水云团为特殊地形强迫而引起的一强对流降水;强对流降水云团水平范围约20km,它自谷地向上呈“蘑菇”状向上水平展开;最大降水率位于谷中云体下部,超过100mm.h-1;在谷地上方该强对流降水云团云体向下风方向延伸,形成下风方向大范围的弱降水。结果还表明,强对流降水云团中剧烈变化的地表降水率也反映在云团云顶红外辐射温度和云体微波辐射亮温的变化上。此外,虽然闪电附近云顶高度和云中的含冰量相差甚小,但闪电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发出的辐射能量却十分不均。降水事件的天气背景分析表明,降水发生前13h内,高原500hPa一弱低压槽东移引起的大气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及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是此次降水事件发生的大气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0.
东湖水体中多氯联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1994年6月,采用高分子多孔聚合树脂对武汉东湖水进行富集采样,样品经净化后利用毛细管柱色谱进行多氯联苯(PCBs)总量及同类物(congeners)的分离测定。结果表明,东湖水样中PCBs总含量为2.7ng/L,检出的20多个PCBs同类物其含量分别在0.002-1.12ng/L范围内。其同类物中低氯取代的PCBs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工业用商品PCBs中的相应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