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3篇
  免费   2517篇
  国内免费   4488篇
测绘学   2392篇
大气科学   1519篇
地球物理   1914篇
地质学   7789篇
海洋学   2127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915篇
自然地理   1689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734篇
  2021年   922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836篇
  2018年   698篇
  2017年   652篇
  2016年   679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761篇
  2013年   981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993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951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949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449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黄山市花山谜窟景区2号、35号洞窟地质灾害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山市花山谜窟景区2号、35号洞窟顶板裂隙较发育,渗水严重,加之,洞窟内部分支撑柱间距过大,引发了片状剥落、块状坠落、新生裂缝(顶板及支撑柱)三类地质灾害隐患。本文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洞窟地质灾害隐患的产生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洞窟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42.
The mollusc Watsonella crosbyi wa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material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Dahai Member of the Zhujiaqing Formation in eastern Yunnan, China and the Pestrotsvet Formation of the Aldan River region in the Siberian Platform. This fossil had been excessively described under different names in the literature, such as Heraultia varensalensis Cobbold, 1935, H. sibirica Missarzhevsky, 1974, Heraultipegma yunnanensis He and Yang, 1982, H. yannanese He and Yang, 1982, Watsonella yunnanensis, W. crosbyi Grabau, 1900, etc. Taxonomic revision shows that other species are junior synonyms of W. crosbyi. Analysis of functional morphology implies that W. crosbyi may be rather a helcionelloid than a rostroconch since its univalved conch is untorted endogastric and lacks a rostrum and a true internal pegma. Replicas of the original microstructures preserved on the surfaces of phosphatic internal moulds confirm that the shell consists of two layers. The inner layer is lamello-fibrillar, and the outer layer is spherulitic prismatic. The widespread geographical occurrences in both siliciclastic and carbonate rocks of the late Terreneuvian indicate that W. crosbyi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ssil for global correlations and subdivision of the Cambrian Series 1 (Terreneuvian). The first appearance datum (FAD) of W. crosbyi is suggested to be a potential GSSP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candidate marker for defining the base of the Cambrian Stage 2.  相似文献   
943.
正Objective Located at the interface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ecosystems,mangroves ar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They provide a sedimentary sink for organic carbon,whereby core samples could provide detailed records of mangrove evolution.Human induced,rapi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requi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grove ecosystems evolution in the past,by reconstructing the past mangrove  相似文献   
944.
为研究南京站多年来年最高潮位的变化特征,根据水文变异综合诊断方法,分析检验了长江南京站近百年高潮潮位变化的整体趋势;利用db N系列小波变换分析了年高潮潮位变化的局部趋势;利用复数Morlet小波分析了年最高潮位的周期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南京站年最高潮位序列总体上无明显趋势变化,局部变化趋势明显;年最高潮位存在5a、11a、42a和63a时间尺度四个主要变化周期。分析结果为认识南京站年最高潮位变化、做好水安全工作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945.
万天丰  朱鸿 《现代地质》2007,21(1):1-13
在尊重比较可靠的、测试精度较高的地块古地磁数据,重视生物古地理与地质构造演化史的相似性和协调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笔者编制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各陆块古生代和三叠纪的古地磁数据表,并采用类似的比例尺,将中国各陆块放到相应的全球古大陆复原图上去。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古生代早期全球各大陆的主要部分都位于赤道附近及南半球,大致表现为沿纬度、呈东西向排列的特征,中国及邻区的小陆块群在古生代始终都处在劳伦大陆、西伯利亚与冈瓦纳大陆之间;随着西伯利亚大陆的快速北移,在劳伦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西部地区发生南北向拼合,亚皮特斯洋和里克洋的消亡,到古生代晚期形成统一的泛大陆;而冈瓦纳大陆的东部(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则逐渐向南移动、离散,地壳张开,构成古特提斯洋;中国及邻区的小陆块群则一直处在古特提斯洋中,保持离散状态,总体上缓慢地向北运移,并逐渐转为近南北向的排列方式,石炭纪到三叠纪才在天山-兴安岭、昆仑山、秦岭-大别、金沙江和绍兴-十万大山等地段发生一系列局部性的陆陆碰撞,使中国大陆地块的大部分逐渐并入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946.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首期施工安装了11个新的长期专门监测孔;对73个现有监测孔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安装了28套水位自动监测仪,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947.
冯金良  朱立平 《中国岩溶》2005,24(4):270-275
通过与粉尘堆积,以及玄武岩和片麻杂岩风化剖面磁组构的对比,探讨了以贵州平坝白云岩之上红色粘土剖面磁组构特征及其成因指示意义。红色粘土的各向异性较弱,并且不具有明显的沉积磁组构;母岩的组构特征对红色粘土磁化率各向异性没有明显的控制“痕迹” ;红色粘土与粉尘堆积物之间磁组构特征的明显差异,表明它们在物源和形成机制方面是不同的;红色粘土磁化率及磁组构特征反映出红色粘土中磁性矿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48.
朱叶艇  张桓  张子新  黄昕  刘宽 《岩土力学》2016,37(Z2):151-160
以上海地铁11号线某区间盾构工程为背景,采用相似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盾构隧道开挖对上方垂直于隧道轴线的地下管线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解对比。采用量纲分析法推导出文中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并基于该相似准则设计出盾构机和隧道模型,分别通过管线刚度试验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选定模型管线和配制相似土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半自动盾构掘进装置能较好地模拟盾构的开挖过程,较人工开挖扰动更小;下方盾构隧道开挖使管线产生的竖向变形关于隧道轴线呈对称分布,其形态符合高斯曲线的特征,最大竖向变形位于隧道轴线正上方处,竖向变形反弯点出现在与隧道轴线水平距离约一倍隧道直径的位置处;隧道开挖对管线的影响范围随管隧间距的增加而减小,管线竖向变形曲线的反弯点位置随管隧垂直间距的增大而有所内移;管线刚度对管线竖向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49.
燕良东  朱维耀  宋洪庆 《岩土力学》2007,28(Z1):366-370
利用非线性数学模型,能够全程描述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流动规律,从理论上给出了低渗透油藏中流态分布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注采压差、注采井距和地层渗透率对流态分布的影响,指出了流体在低渗透油藏中以特低速度流动时压力分布的特点,纠正了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失误。实际岩芯的渗流试验检验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0.
王战鹏  朱珍德  易顺民 《岩土力学》2005,26(Z2):211-214
深圳是近20余年的时间高速建成的的新型现代化城市,成百上千座高层建筑坐落在罗湖断裂区域,因而研究罗湖建成区断裂带长期稳定性意义重大。通过对罗湖建成区两种典型的软弱岩石,含角砾泥岩和粉砂岩进行系统的室内流变实验研究,给出了适合罗湖破碎断裂带岩体的流变模型。选取罗湖断裂带轴部的核心断层——黄贝岭F8断层,运用得到的流变模型对黄贝岭F8断层的进行了长期稳定性计算。关键点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面建筑物施工完成初期,断裂带将出现明显的竖直位移,竖直最大位移为7.797 6 cm , 水平位移最大值为0.950 1 cm。随着时间的延伸,竖直位移增量率由刚开始的每年0.63 cm降至0.21 cm;水平位移增量率由刚开始的每年0.047cm降至0.01 3 cm, 该断层对周边建筑的长期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