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80篇 |
免费 | 6563篇 |
国内免费 | 41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22篇 |
大气科学 | 2568篇 |
地球物理 | 2675篇 |
地质学 | 10193篇 |
海洋学 | 2554篇 |
天文学 | 140篇 |
综合类 | 1210篇 |
自然地理 | 21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561篇 |
2023年 | 620篇 |
2022年 | 1086篇 |
2021年 | 1166篇 |
2020年 | 1086篇 |
2019年 | 1179篇 |
2018年 | 996篇 |
2017年 | 928篇 |
2016年 | 938篇 |
2015年 | 1113篇 |
2014年 | 987篇 |
2013年 | 1216篇 |
2012年 | 1290篇 |
2011年 | 1265篇 |
2010年 | 1225篇 |
2009年 | 1188篇 |
2008年 | 1158篇 |
2007年 | 1100篇 |
2006年 | 1143篇 |
2005年 | 888篇 |
2004年 | 611篇 |
2003年 | 489篇 |
2002年 | 546篇 |
2001年 | 531篇 |
2000年 | 390篇 |
1999年 | 185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1.
当地表不规则时,用广义相遇法求取的折射层速度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于此,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相遇法的广义相遇静校圆滑法。其步骤如下:①利用广义相遇法求出针对不同XY值的广义相遇速度解析值和时间深度值;②根据时间深度值求出"静校正量",然后从旅行时间中减去静校正量;③绘出广义相遇速度解析曲线,求出速度。其中的步骤②,是把所求的静校正量从旅行时间中减去,就是把地表的影响消除,所以得到的值基本不受地表的影响。对某一模型用此方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地表比较小范围的突然变化,有很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广义相遇法求取折射层波速的精度。 相似文献
22.
Based on the elastic-plastic, large-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burst capacity of steel pipeline with longitudinal corrosion defect subjected to internal pressure is studied. The appropriate stress-based criterion is used to predict the failure pressure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orroded pipeline under internal pressure. By considering the pipe steel grades and geometries of corrosion defects, a serie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es is conducted. The effects of corrosion depth, length and width on burst capacity are also discussed. A specific failure pressure solu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rrosion defects in moderate-to-high strength pipeline is proposed on the base of numerical results. The failure pressures predict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n the results by the other methods. 相似文献
23.
The Triassic petrostratigraphic system and chronologic stratigraphic sketch have been updated and perfected in the Qiangtang area, Qinghai-Tibet Plateau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1:2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eny. The first finished 1:3000000 Triassic tectonic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ic maps in the Qiangtang area shows that the Triassic tectonic unit in the Qiangtang area can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rom north to south: northern Qiangtang block; Longmucuo-Shuanghu suture zone; and southern Qiangtang block. 相似文献
24.
浅埋隧道塌方地质灾害成因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塌方是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利用风险动态评估模型及风险规避方法进行实时控制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有效途径。首先,采用洞内外相结合的地质调查方法,分析隧址区地质特征及塌方灾害风险诱因,并建立浅埋隧道塌方风险模糊层次评价模型,进行基于孕险环境的静态风险评估;其次,根据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动态信息,对孕险环境进行动态修正,并汲取大气降水、开挖支护措施及监控量测等施工信息,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动态风险评估;最后,基于动态评估结果提出了风险规避方法,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和优化,达到逐渐降低隧道施工风险、规避地质灾害的目的。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宜巴高速公路段家屋隧道施工过程中,有效地规避了塌方地质灾害的发生,可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25.
基于非局部滤波的SAR强度RC合成变化检测法对小图斑、线型地物等动态监测灵敏,且对数据获取无时空基线要求,在多云多雨城市地表要素变化检测中具备潜力。本文研究以多时相SAR强度RC合成图为数据源,提出一种基于色彩空间变换的变化图斑半自动提取方法,即通过色彩空间转换、训练样本选取、监督分类影像分割、变化区域提取4步骤,可实现基于SAR强度图的城市建设用地动态监测与图斑高效更新。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与江北新区为示范,以最优参数配置(3特征向量与10样本类别)进行试验,实现了优于88%的建设用地查准率指标。 相似文献
26.
获取了22景IW模式的Sentinel-1A/B数据,分别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时序技术得到了沧州地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地表平均沉降速率及累计沉降量。经分析,两种时序监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结果表明:献县、沧县、沧州市区地面表现为回升趋势;青县、沧县东部、南皮县西部、东光县等地区地面沉降量较大,其中东光县何庄村累计下沉量达47 mm,而引起这些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为农业生产等带来的地下水开采。本文对基于Sentinel-1A/B SAR数据的时序分析方法在城市沉降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7.
对采自贵州省赫章县不同地区的16件致密状和3件杏仁状玄武岩进行了拉丝试验,从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拉丝温度、试验转速、析晶上限温度等方面分析了拉丝成功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本区玄武岩作为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原矿石的可能性,同时探讨了生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拉丝作业温度.结果 表明,赫章县不同地区19件玄武岩,16件拉丝成功、3件拉丝失败;16件致密状玄武岩有15件拉丝成功、3件杏仁状玄武岩有2件拉丝失败.该区致密状玄武岩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绝大部分符合连续纤维用玄武岩标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利用本区致密状玄武岩生产连续纤维过程中,拉丝作业温度应高于1350 ℃.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的绝对应力测值,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水压致裂试验系统,用清水及密度分别为1.1、1.2、1.3、1.4 g/cm3的泥浆介质对400 mm×400 mm×400 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水压致裂室内试验,成功获取了连续的压力-时间曲线。利用6种方法识别压力-时间曲线的闭合压力点,与实加最小水平主应力( 5 MPa)对比,得出单切线等4种方法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在考虑试验系统柔度影响前提下,对比了实测和理论重张压力;最后分析了在持续泵压作用下岩石裂缝延伸的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1、1.2 g/cm3的泥浆介质对压力特征参数的取值影响较小,误差不超过1 MPa,但密度为1.3、1.4 g/cm3的泥浆介质对特征参数值影响很大。试验结果对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在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的适用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