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927篇 |
免费 | 2120篇 |
国内免费 | 39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26篇 |
大气科学 | 4428篇 |
地球物理 | 7767篇 |
地质学 | 19908篇 |
海洋学 | 3336篇 |
天文学 | 3471篇 |
综合类 | 3032篇 |
自然地理 | 27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30篇 |
2022年 | 747篇 |
2021年 | 975篇 |
2020年 | 867篇 |
2019年 | 903篇 |
2018年 | 5742篇 |
2017年 | 4939篇 |
2016年 | 3502篇 |
2015年 | 1002篇 |
2014年 | 1075篇 |
2013年 | 1065篇 |
2012年 | 1991篇 |
2011年 | 3774篇 |
2010年 | 2965篇 |
2009年 | 3220篇 |
2008年 | 2737篇 |
2007年 | 3231篇 |
2006年 | 861篇 |
2005年 | 628篇 |
2004年 | 762篇 |
2003年 | 827篇 |
2002年 | 747篇 |
2001年 | 500篇 |
2000年 | 391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306篇 |
1997年 | 312篇 |
1996年 | 267篇 |
1995年 | 261篇 |
1994年 | 233篇 |
1993年 | 188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114篇 |
1988年 | 79篇 |
1987年 | 64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42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7篇 |
1980年 | 44篇 |
1979年 | 29篇 |
1977年 | 17篇 |
1976年 | 22篇 |
1975年 | 22篇 |
1973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1960—2017年沈阳市5个气象观测站4—5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累积距平分析了沈阳市春播期(4—5月)降水量演变特征,并分析首场透雨及最大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演变特征及对春播期降水量影响,对春播期降水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58a沈阳春播期降水量整体呈现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3.1mm,2004年开始降水量迅速增加,且波动性较大,降水量异常偏多或偏少年份较多,易诱发春旱春涝事件。春播期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平均每10a偏晚0.051d,首场透雨日期偏晚,将导致春播期前期雨水条件不足,引起土壤干旱,不利于春播开展。最大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0.56d,对4月降水量影响较大,虽然春播期降水资源总量增加,但存在降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且长时间无有效降水事件频发,将导致春播期干旱灾害事件发生风险加大,导致适播期延后。 相似文献
962.
对具有复杂下垫面的小区精细化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是当前城市气象研究的热点,而针对具有复杂地形的山地型城市(如重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采用能显式分辨下垫面陡峭地形和复杂建筑物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式对重庆市渝北区龙湖社区气候态下的精细化风环境进行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垫面能显著调节小区内风场的分布,风速大值区主要出现在九龙湖等开阔区域以及与中尺度背景入流方向一致的街道中。在夏季,小区整体风场以东南风为主,而其他3个季节则以偏东风为主。4个季节中,夏季小区内的风速最大,平均风速为0.3 m/s左右,局地能出现大于背景风的风速,可达0.8 m/s;其他3个季节的风速则较弱,区域平均的风速在0.2 m/s左右。不同的建筑物布局对局地风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单个孤立高层建筑迎风面的近地面存在明显地绕流,局地风速有所增加,而在背风面则形成尾流区,水平风速较低;在低矮分散的建筑群,建筑物的整体高度不高,区域内流场相对来说比较一致,风速较大,有利于小区的通风;在密集高层建筑群内,由于建筑物群本身的布局比较封闭,加之不同建筑物的环流场存在相互干扰及影响,使得小区近地面风速几乎为零,不利于小区通风和污染物扩散。建筑物的这些影响在城市冠层内尤为明显,高度越高这种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963.
M. S. Rao Gopal Krishan C. P. Kumar P. Purushothaman Sudhir Kumar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7,76(4):175
The continuous and large-scale abstraction of groundwater has created a groundwater depletion problem in several parts of the Punjab state including Bist Doab, the interfluve region of Beas and Satluj riv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few important parameters, viz. water level, stable isotope, EC, temperature, groundwater age, that can be used to fingerprint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have been examined.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over-exploitation, the yield of shallow aquifer is progressively getting reduced and as a result forcing the farmers to sink their wells to deeper depths. With abstraction of deeper aquifer, the storage of old groundwater at the deeper aquifer is declining and getting replaced by induced accelerated inflow of young water from the recharge zone and the overlying shallow aquifer. The signatures of the modern water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data analyzed for isotopic, hydro-chemical faci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emperature of water from deeper aquifer. The study has identified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parameters for identifying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in the region. Depleting water resource may stagnate the economic progress of the region. The paper provides suitabl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b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964.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华南持续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3.2及NCEP/NCAR 逐日4次1°×1°的FNL再分析资料,通过有、无青藏高原以及将高原高度降低到临界高度的数值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我国华南地区2010 年5 月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原大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显著,随着高原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高原以东地区的雨带也由北向南移动;高原地形的机械阻挡作用使迎风坡一侧的近地面层附近为强上升运动,背风坡为下沉运动,并分别对应降水的峰值和谷值区;高原对西风气流的爬流、绕流作用明显,高原升高后爬坡作用减弱,以绕流作用为主;高原的加热作用使气流过高原时南支减弱,北支加强,并加强了高原及其东部地区低层的正涡度和高层的负涡度,使高原上空为强烈的上升运动;高原的热力作用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偏西并稳定维持;高原大地形对形成稳定的高原季风环流圈有重要作用;高原地形高度的作用有利于定常波的形成,波动中心对应强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大值区,稳定维持的定常波使得降水持续集中在同一地区,造成持续性暴雨。 相似文献
965.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E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选取2010—2012年华北区域内27次冰雹过程,按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和云系的云型特征等将其分为冷涡云系尾部型、低涡槽前型和偏北气流控制型3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天气型下冰雹对流云系特征存在差异,但90%以上的冰雹过程发生在对流云团的快速发展阶段中,降雹集中出现于准圆形或椭圆形对流云团边缘或带状对流云系的传播前沿区域,对应于云顶亮温梯度的大值区。在掌握背景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分析红外图像中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水汽图像暗带和暗区变化等信息,对冰雹的监测和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定量统计分析表明,大的亮温梯度值 (不低于8 ℃/0.05°) 是辅助判断冰雹能否发生的重要参量,而当冰雹云同时具备低云顶亮温和大亮温梯度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大于10 mm大冰雹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6.
利用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相关参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年、季、月、日变化以及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闪电平均波头时间为4.8μs,负闪和总闪电为3.6μs;一年中,正闪电7月波头时间最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V"形;负闪和总闪电5—7月波头时间比其他月份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U"形。正闪电波头时间季节、日变化明显,负闪和总闪电季节、日变化不明显。波头时间小于等于10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分别为95.5%、99.7%和99.6%,总闪电95%的波头时间大于1.5μs,50%的大于3.1μs,5%的大于6.0μs。波头时间在2~3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概率密度最大。气温较低月份,波头时间相对较长,反之,波头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可能与雷电流幅值大小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7.
利用中国地面台站逐日和逐时降水资料,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近40年(1967-2006年)盛夏(7-8月)降水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逐日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沿海盛夏的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主要是由日降水强度增强所致,日降水频次的贡献不显著.结合逐时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发现,东南沿海地区虽然降水日的平均降水时数显著增加,平均逐时降水强度也显著增强.通过按降水持续时数确定的降水事件分类分析发现,短持续降水(≤4h)平均小时强度显著增强,具体表现为弱小时强度降水减少和强降水增多.长持续性降水(≥15h)平均小时强度减弱,但降水频次增加.由于长持续性降水的平均小时降水强度远大于短时降水平均小时强度,对整体小时强度增强是正贡献.总之,我国东南沿海盛夏平均降水强度增强主要来自长持续性降水频次的增多、短时强降水频次的增多和短时弱降水频次的减少. 相似文献
968.
利用长江上游25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近1961—2012年来长江上游流域秋季连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流域秋季连阴雨过程平均出现1.54次/a,其中9月出现次数最多,10月次之,11月出现较少。秋季连阴雨日数、累积降水量分别以2.3 d/(10 a)、13.7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连阴雨开始和结束日期平均为9月9日和9月30日均表现出推迟趋势。进入21世纪后,5—9 d、10 d以上连阴雨过程的次数、80.0 mm以上连阴雨过程的次数均表现出减少趋势。金沙江下游和四川盆地东部为秋季连阴雨累计雨量及其变化速率的大值中心,四川盆地西南部为连阴雨日数及其变化速率的大值中心。9月的降水中心、雨日分布情况与秋季总体情况基本一致,10月降水中心、阴雨日数的中心出现了明显东撤,11月东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69.
Carbon emissions—and hence fossil fuel combustion—must decline rapidly if warming is to be held below 1.5 or 2 °C. Yet fossil fuels are so deeply entrenched in the broader economy that a rapid transition poses the challenge of significant transitional disruption. Fossil fuels must be phased out even as access to energy services for basic needs an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ands,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ations, communities, and workers that a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 on fossil fuel extraction will need to find a new foundation for livelihoods and revenue. These challenges are surmountable. In principle, societies could undertake a decarbonization transition in which they anticipate the transitional disruption, and cooperate and contribute fairly to minimize and alleviate it. Indeed, if societies do not work to avoid that disruption, a decarbonization transition may not be possible at all. Too many people may conclude they will suffer undue hardship, and thus undermine the political consensus required to undertake an ambitious transition. The principles and framework laid out here are offered as a contribu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a transition, principles for equitably sharing the costs of avoiding them, and guidance for prioritizing which fossil resources can still be extracted.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