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91篇 |
免费 | 7230篇 |
国内免费 | 36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72篇 |
大气科学 | 2309篇 |
地球物理 | 3362篇 |
地质学 | 11022篇 |
海洋学 | 2802篇 |
天文学 | 245篇 |
综合类 | 1415篇 |
自然地理 | 18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600篇 |
2023年 | 705篇 |
2022年 | 1070篇 |
2021年 | 1252篇 |
2020年 | 1061篇 |
2019年 | 1187篇 |
2018年 | 1095篇 |
2017年 | 1094篇 |
2016年 | 1053篇 |
2015年 | 1133篇 |
2014年 | 1146篇 |
2013年 | 1309篇 |
2012年 | 1411篇 |
2011年 | 1392篇 |
2010年 | 1300篇 |
2009年 | 1255篇 |
2008年 | 1304篇 |
2007年 | 1158篇 |
2006年 | 1100篇 |
2005年 | 919篇 |
2004年 | 687篇 |
2003年 | 532篇 |
2002年 | 638篇 |
2001年 | 598篇 |
2000年 | 425篇 |
1999年 | 235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12篇 |
1977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在西昆仑大红柳滩-俘虏沟地区,以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在标准影像图制作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突出相关控矿要素和矿化信息,开展地质矿产遥感解译;利用ASTER数据开展矿化蚀变有关的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配合适量的野外调查验证,发现了4种极具找矿前景的矿化带类型:①大红柳滩(含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带1处;②大红柳滩层控型铁多金属矿化带1处;③俘虏沟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热液脉型铁、铅、银、铜矿化区1处;④俘虏沟层控型含铜铅锌银的菱铁-赤铁矿矿化带4处;通过遥感综合分析,圈定遥感找矿靶区11处,其中A级遥感找矿靶区5处、B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C级遥感找矿靶区3处,为后续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规划部署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依据。因此,高分遥感技术在西昆仑地区矿产地质综合调查中作用显著,可实现找矿工作的快速突破,值得在相同或类似区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2.
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杂岩体地表分南北两个岩体,深部可能连为一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岩体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岩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相似文献
113.
对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揭示了该技术在现代数字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利用CPLD对时统设备IRIG-B码产生器进行集成,其实验结果表明,集成了的B码产生器不但简单、可靠,而且便于调试,克服了以往硬件电路复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4.
生态环境数据合理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对于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了生态环境数据组织管理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与元数据的规范化,以及生态环境模型的设计是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组织管理的难点所在。随后,笔者以云南边境地带生态环境数据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与元数据方案。并且在深入剖析生态环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生态环境数据的建模方案,提出了生态环境辅助数据模型(EcoADM)。最后,简要介绍了云南边境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原型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5.
Steam mining method was injecting hot steam into the borehole to heat the hydrate strata at the same time of depressurization mining,which could promote further decomposition and expand mining areas of gas hydrate. Steam heat calculation w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heating device and the choice of the field test parameters. There were piping heat loss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The heat transfer of steam flowing in the pipe was steady,so the heat loss could be obtained easily by formula calculation. The power of stratum heating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process of heating was dynamic and the equations were usually nonlinear. The selected mining conditions were 500-millimeter mining radius,10 centigrade mining temperature and 180 centigrade steam temperature. Heat loss and best heating power,obtained by formula calcul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were 21. 35 W/m and 20 kW. 相似文献
116.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17.
Yingchun Lv Rong Zheng Tao Zuo Yuming Wang Zhaojie Li Yong Xue Changhu Xue Qingjuan Tang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2014,13(5):825-829
Sea cucumbers are traditional marine food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Asia. The rapid expansion of sea cucumber market has resulted in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commercial fraud and mislabeling. Conventionally, sea cucumber specie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ir identification becomes difficult when they are process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new convenient method of identifying and distinguishing sea cucumber speci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nalysis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 gene (COI) was used to identifing five sea cucumber species (Apostichopus japonicus, Cucumaria frondosa, Thelenota ananas, 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 and Actinopyga lecanora). A 692 bp fragment of COI was searched for BamHI, KpnI, PstI, XbaI and Eco31I restriction sites with DNAMAN 6.0, which were then used to PCR-RFLP analysis. These five sea cucumber species can be discriminated from mixed sea cucumbers. The developed PCR-RFLP assay will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a cucumbers, making their source tracing and quality controlling feasible. 相似文献
118.
119.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0.
全球湿地的状况、未来情景与可持续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针对湿地与水编写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湿地与水综合报告》的核心内容。报告表明:①据估算,2000年全球的湿地面积大约为1.28×109hm2,但是这一数据显著偏低,尤其是对新热带区的湿地以及有些特殊类型湿地的估算因数据源问题可能远低于实际面积;②根据MA构建的4种情景的分析结果,未来50年(2000—2050年)内,在对生态系统实行被动式管理的全球协同和实力秩序2种情景中,预计全球的湿地面积将会减少,而在对生态系统实行主动式管理的技术家园和适应组合2种情景中,预计全球的湿地面积将保持相对稳定;③湿地的丧失和退化会对人类福祉和减轻贫困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国家湿地附近居民的影响更为严重。为了实现湿地的可持续管理,必须从经济、制度和管理以及相关驱动力方面采取积极对策,减轻湿地生态系统承受的各种压力,保育各项生态特征,增强其自恢复能力,减缓和扭转湿地的丧失和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