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3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1952篇
测绘学   503篇
大气科学   2048篇
地球物理   1889篇
地质学   3574篇
海洋学   1035篇
天文学   373篇
综合类   749篇
自然地理   80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27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7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王钊  李涛  黄文杰 《地理科学》2023,43(1):82-91
地理学视角的物流网络研究已成为物流科学领域的热点方向。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出发,在明确城乡物流网络理论来源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城乡物流网络的内涵、构成及研究框架进行梳理。基于研究,首先给出了城乡物流网络的定义,认为城乡物流网络的本质是旧的城市物流网络和乡村物流网络在空间上的延伸、衔接和提效。其次,从空间视角将城乡物流网络分解为节点、连线和域面3要素,指出网络各要素均出现了功能强化和更新,如节点的管理、衔接和经济社会功能强化;连线的联结功能和平衡功能出现,域面的协同组织、动态调整功能突出。最后,遵循地理学“格局-过程-机理-决策”的科学逻辑,提出“数据采集与融合、要素映射与解析、时空比较与分析、机理探究与优化”4个模块的城乡物流网络分析框架,为深刻揭示城乡物流网络结构及其演化机理提供基础。进一步指出未来应探讨城乡物流节点、连线、域面及网络的地区类型、区域适宜性及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提炼适应不同区域、能有效提升要素流通效应的多尺度空间组织模式,加强对城乡要素流通系统的科学认知,科学支撑城乡地域融合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43.
电子自旋共振法年龄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自旋共振(ESR)法适用于第四纪样品的年龄测定.本文报道近2年来作者等对鹿角、丽蚌、石筍、黄土、珊瑚和贝壳样品的年龄测定,其结果与地层、TL和14C年龄相符.预示ESR法将会成为第四纪年代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4.
国外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脆弱性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着结论不兼容和工作重复等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来整合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对脆弱性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外多学科领域中的脆弱性理论模型及评估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评述.研究发现:脆弱性概念的泛化是制约通用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的关键因素,结合未来脆弱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整合的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即多时空尺度特征、多重扰动特征、耦合系统特征和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45.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ways to improve the microstructure of expansive soil by adding nanomaterials. Mechanical tests were don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shear strength and compression index of expansive soil that was modified by adding different amounts of two kinds of nanomaterials (nano-alumina and nano-silic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1.2% nano-alumina and about 2% nano-silica to expansive soil provides the optimal compression index.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1.2% nano-alumina and about 1.5% nano-silica to expansive soil provides the optimal unconfined compression stres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expansive soil modified by nanomaterials provid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on improving expansive soil.  相似文献   
46.
Huang  Yubing  Zhang  Tiantao  Lu  Wei  Wei  Huayong  Liu  Yue  Xiao  Yuchi  Zeng  Zhaonan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21,39(7):5213-5227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creep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 super large section tunnel, taking Letuan tunnel of Binlai expressway, a...  相似文献   
47.
山东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彭庄煤矿位于巨野煤田北部,是巨野煤田7个生产和在建煤矿(包括梁宝寺、彭庄、郭屯、赵楼、龙崮、万福、郓城等煤矿)的第一对投产的矿井。2006年8月开始试生产,2007年3月正式投产。彭庄煤矿2007年底核实保有资源量为12698.9万t,  相似文献   
48.
在对山东黑泥湾沉积物中Cu、Pb、Zn、Cd、Hg、As、Cr和有机质进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山东黑泥湾沉积物中存在Pb、Zn和Cd污染;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4.656%、19.068%和18.098%;认为山东黑泥湾重金属污染主要有3个来源:有机质降解、海上船舶排污和环境背景。  相似文献   
49.
Geo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jian province was done based on remote-sensing imaging, digital elevation maps, and slope gradient data acquired by ArcGIS 9.2.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units in the Fujian province we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by the geomorphologic shape and genesi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eomorphological typ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unit, and site category was determined using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ata and site category data. Then, after making a preliminary site classification adjusted by drill hole data, the site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0, I1, II, and III according to sit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equivalent shear-wave velocity and overburden thickn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te categories in the Fujian province mainly consist of type II, which accounts for 85.26 % of the land area. The percentage of I0 was the smallest, which accounts for only 2.44 % of the total area.  相似文献   
50.

对广西田阳县那赖旧石器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在百色盆地右江第Ⅳ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中发现了一件玻璃陨石和大量的旧石器(包括12件手斧)。玻璃陨石的特征表明其为原地埋藏,未经后期流水作用搬运。玻璃陨石和石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百色盆地第Ⅳ级阶地中保存的玻璃陨石可以代表手斧的埋藏年代。那赖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与百色盆地其他遗址的类似。通过与世界上其他阿舍利手斧在形态上和技艺上对比表明,该遗址手斧代表了早中更新世之交东亚的阿舍利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