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309篇
地球物理   402篇
地质学   1241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61.
362.
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aline-alkali land area in Qian’an County, Jilin Province, China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field flux observations and regional climate diagno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accounts for 71.6% of the total variation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 area, and that of human activities accounts for 28.4%.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interdecadal scale,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the increase of the saline-alkali land area accounts for 43.2%, and that of human activities accounts for 56.8%.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variation of saline-alkali land area is very clear on the interdecadal scale,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should not be negligible. Besides, changes in the area of heavy saline-alkali land have some indic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Qian’an County.  相似文献   
363.
谈云志  孔令伟  郭爱国  万智  张华 《岩土力学》2011,32(Z1):334-0338
了解压实红黏土的持水性能是预防路基土体开裂和失稳的基础。首先,利用15 bar压力板仪研究了4种干密度压实试样脱湿路径下的土体持水特征曲线。发现持水曲线随着干密度减小,曲线中间部分呈现水平台阶状,且干密度越小水平台阶的长度越长。然后,结合相同干密度试样的孔隙分布特征曲线,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压实土体不同持水性能的原因。最后,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建立了不同压实度土体的持水特征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364.
公路隧道中系统锚杆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华  林志  李星平 《岩土力学》2011,32(6):1843-1848
系统锚杆是锚喷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应用到公路隧道的初期支护中。然而,系统锚杆到底对隧道结构的稳定起到多少作用一直没有有效的定量计算方法。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不同地质条件下锚杆对隧道安全系数大小的影响。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锚杆各种效应的分析后得到如下结论:在很多地质条件下锚杆对公路隧道稳定性影响不大,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开展取消系统锚杆的工程试验验证,为公路隧道不设置系统锚杆提供更多的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365.
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矿物学研究Ⅱ:热分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以NaOH和Ca(OH)2作为碱化剂,合成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Na,PAFCCa),比较样聚合氯化铝(PACNa,PACCa)、聚合氯化铁(PFCNa,PFCCa),制成低温干燥样进行热分解检测.热重分析证明,PAFCCa中的含水量高,主要是配位水与结晶水.当n(Al)/n(Fe)>5:5后,PAFCCa的含水量平均为42.3%.按Ca6Al2(SO4)3(OH)12·26H2O分子式计算,钙矾石的结构水(含OH水)含量为43.06%,两者含水量相当接近.TG-DTG热分析结果支持XRD对PAFCCa中存在含Ca3Al2(OH)12柱体的类钙矾石结构体的认定.PAFC-Ca根据其DTG曲线上的125℃和180℃两个脱水速率(肩)峰可以判别其中有无钙矾石结构体,以及相对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366.
在中国的造山带中普遍发育优质烃源岩,它们形成于海槽环境,而海槽环境也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环境。水合物有良好的封盖作用,其下的油气受到封盖会向相邻的台地区运移,即油气从古海槽区(现今为造山带)向台地区(现今为盆地区)转移。因此造山带中的烃源岩对盆地区油气资源应有积极贡献。认为现今台西南海域的水合物与相邻油气藏具有同源性,这是水合物的封盖作用与油气藏形成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生动实例。四川盆地有限的烃源岩分布不能提供巨大的天然气储量,周边造山带可能也提供了相当的资源量。建议在四川盆地和秦岭造山带中系统采集气-液包裹体,以对比它们的亲缘关系,借以验证造山带中的烃源岩是否对盆地区的天然气成藏具有贡献。  相似文献   
367.
青藏高原分布有羌塘—囊谦—滇西和冈底斯两条新生代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带。羌塘—囊谦—滇西超钾质岩浆活动的峰值时间为40~30Ma,主体岩石具有Ⅰ型超钾质岩的高MgO和低CaO、Al2O3含量特征;30~24Ma期间羌塘中、西部出现Ⅲ型钾质-超钾质岩浆活动,主体岩石以贫SiO2、高CaO、Al2O3和低MgO/CaO为特征。冈底斯新生代超钾质火山岩也显示I型超钾质岩的高MgO和低CaO、Al2O3含量特征,其形成时间为25~12Ma。综合超钾质岩石的实验资料,可知区内I型超钾质岩的源区以富硅、富钾流(熔)体交代形成的金云母方辉橄榄岩为主;Ⅲ型钾质-超钾质岩浆源区则以斜辉橄榄岩地幔为主。囊谦—滇西Ⅰ型超钾质岩带空间上严格受红河走滑构造带所控制,40~28Ma出现I型超钾质岩浆活动,16Ma转变为OIB型钾质火山岩。岩浆源区从岩石圈地幔向软流圈演变,暗示大型走滑断裂引起的岩石圈地幔减薄和软流圈上涌是导致交代岩石圈地幔金云母分解熔融产生区内I型超钾质岩浆的主控因素。羌塘中部35~34Ma有软流圈来源为主的钠质碱性玄武岩岩浆的喷发,30~24Ma转变为以岩石圈地幔为主要来源的Ⅲ型钾质-超钾质岩浆活动,岩浆源区从软流圈向岩石圈迁移,指示软流圈上涌伴随的富CO2流(熔)体活动是导致古交代岩石圈地幔升温熔融产生Ⅲ型钾质-超钾质岩浆的主控因素,软流圈上涌可能是俯冲板片断离或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8.
综合物探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在岩土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瑞雷波勘探和直流电法在九寨沟核心景区水循环系统中的应用,对方法原理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探讨了对综合工程物探技术在九寨沟景区第四系化学沉积钙华层和冰碛地层的划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69.
Bloom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occur frequently in many freshwater eco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but the mechanism of recovery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I...  相似文献   
370.
测定堆石体密度的附加质量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附加质量法具有方便,无损等优点,近年来在堆石体密度的检测中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对于该方法的研究仍不够深入,而且常用的附加质量法测试过程仍然有一定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以在糯扎渡水电站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为基础,对附加质量法检测堆石体密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1)通过公式推导和实验发现,当附加质量的级数较小时,主频提取的误差会对刚度的测试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建议将附加质量的级数由常见的5级增加到10级以上;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目前的主频数据确定方法包含较强的主观因素,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而采用t检验准则剔除异常数据并求取算术平均值的主频统计确定方案更为合理;3)利用实验研究了测试参数及质量块旁边放置重物对主频提取的影响情况,发现偏移距和震源高度及质量块旁边放置重物对主频的数值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震源高度较高,偏移距较小时主频提取的稳定性较高.因此建议测试过程中应保证震源参数不变,偏移距取20cm,震源高度取60cm.并且在距离质量块1m以内的区域内应尽量避免放置重物,尤其是尽量避免放置重量接近或超过质量块的重物.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附加质量法在测定堆石体密度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