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转型期深圳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深圳居民活动日志调查的一手资料,结合时间地理学方法与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深圳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进行描述,将近期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揭示近年来居民行为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工作在居民的日常活动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男性的工作强度大于女性;工作日出行以单次多目的为主,休息日出行以多次多目的为主,休息日出行比工作日活跃;近年来,居民在时间利用及出行特征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作、移动、购物活动时间增加,工作日出行频度下降,休息日出行频度上升,出行的多目的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2.
孙延伟  许有鹏  高斌  王强  李升峰 《湖泊科学》2021,33(5):1574-1583
长江下游秦淮河流域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崛起导致不透水面迅速扩张,改变了流域水文过程,导致暴雨洪水灾害风险增大.本文以南京秦淮河流域为例,基于1988—2015年间下垫面和水文气象资料建立了流域水文模型,通过不透水面扩张情景分析,探讨了 1988—2015年间不透水面空间扩张及对流域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秦淮河全流域1988—2015年不透水率从3.92%增长到19.11%,且不同区域扩张速度有所差异;(2)2006—2015年不透水面情景下的洪峰流量平均涨幅大于城市化初期;受流域上下游位置和下垫面地形条件的影响,流域溧水河和句容河两河源处的不透水面变化对洪峰的影响较流域下游出口处更显著;(3)秦淮河流域及不同位置的不透水面扩张情景下,小洪水的洪峰响应均大于大洪水,且不透水面扩张发生在下游主干河流域时的大、小洪水洪峰涨幅差距略大于河源流域.  相似文献   
73.
边界层辐合线对强对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天津CINRAD/SA雷达探测到的边界层辐合线信息,对2008—2009年6—9月发生在天津地区的边界层辐合线进行了统计分析,与2002—2007年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边界层辐合线的雷达低仰角基本反射率因子产品的回波特征一般表现为弱的窄带回波,回波强度仅为15~25 dBZ,宽度一般为3~10 km。在合适的层结状态和水汽条件下,这些边界层辐合线的演变和碰撞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单一边界层辐合线一般不能形成大范围的雷暴天气;两条以上边界层辐合线之间碰撞,一般在碰撞交叉处能够形成强对流天气。若已存在强对流天气,则强对流天气将加强。  相似文献   
74.
曹彦伟  李谦 《探矿工程》2021,48(11):84-93
钻进时的振动会引起钻具疲劳失效和损坏,为提高井下钻具的稳定性,本文设计了依靠行星齿轮系驱动内外钻头同轴双向回转的钻具结构。通过对其核心的齿轮、密封、轴承等部件进行的强度校核,证明该结构的设计强度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工况。同时基于数值模拟对该结构的振动效果进行了验证,将钻进时钻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简化为简谐荷载,对双向回转钻具整体结构进行谐响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单向回转钻进结构,同等条件下双向回转的钻具结构能够有效抑制扭转振动。  相似文献   
75.
研究区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本文利用MODIS的植被覆盖度栅格数据,对区内的286个表土花粉样品进行覆盖度估算的误差与精度检验,并且选取了尕海湖和青海湖6.0kaB.P.,2.5kaB.P.和现代的3个时间片段进行裸地、草地和乔木覆盖度变化的研究。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必然导致荒漠-草原-森林草原的边界发生位移,钻孔第四纪花粉数据的植被覆盖度重建是一个新的尝试,它可以为该地区植被带的位移和季风变化提供重要的环境替代指标。本文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多变量花粉数据进行了组合变换,然后采用弦距离类比法获得覆盖度的定量重建值。两个钻孔的花粉-覆盖度转换结果清楚地揭示出柴达木盆地6.0kaB.P. 时期较为湿润,而2.5kaB.P.和现代较为干旱,其中青海湖在6.0kaB.P.的乔木覆盖度达到6.13%,而到了2.5kaB.P.和现代降至0.5%左右。尕海的草地覆盖度在6.0kaB.P.达到46.87%,而到了2.5kaB.P. 降至21.75%和现今的0%。本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表土花粉数据作为标准数据集来进行古代植被覆盖度转换是可行的,该方法相对于A/C比值对指示干旱程度方面更具有说服力,在季风边缘区和农牧交错带的环境变迁定量化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6.
区域一体化下的跨界合作与产业协同有利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论文借助流空间网络、耦合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的演化特征及耦合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大湾区区域合作突破地理邻近性,网络化趋势明显加强,城市网络联系指数整体上升;(2)大湾区城市产业布局、要素一体化过程中极化效应显著,产业发展内部差异悬殊;(3)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其空间演化呈集聚趋向,空间布局结构具有局部稳定性,整体分布格局呈“东南独高、中北趋凸、周边低凹”的特征;(4)大湾区西部及东南沿海城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增长过程具有显著的负向整合性,大湾区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化具有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大湾区区域合作与产业一体化具有显著的时空关联性,大湾区应持续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区域合作,促进产业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高度耦合。  相似文献   
77.
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在城市构建的基本工具,其研究是理解历史、解读转型的重要视角,其积极因素将构成规划城市未来的重要理念.单位制研究已有30年的历史,涉及社会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总体而言,单位制度研究比较成熟,单位空间和社会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相对不足.单位制度起源研究有路径依赖、资源约束等视角,但确切性还不充分.单位制度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划分还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转型以来,不同类型的单位之间分化明显,不同类型的单位均有研究,但整体的判断还不明确.空间研究中,物质空间研究成果较多,但解释不足,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相对缺乏.从单位制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得以广泛关注,但转型的路径、阶段、机理及其影响、优化策略等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8.
为了了解浙江洞头岛自由生活线虫(Nematoda)的种类和多样性, 作者对该海域线虫进行分类研究, 发现了2个优势种并进行了重新描述。其中, 丑萨巴线虫(Sabatieria foetida Gagarin & Nguyen Vu Thanh, 2008)为一新纪录种, 主要特征为: 表皮具环状排列的小点, 有较大的点组成的侧装饰, 4根头刚毛较短(3~4 μm), 化感器呈螺旋状(2.5~3.0圈), 交接刺细长, 近端略膨大, 中间开始至远端变细(65~69 μm), 引带具直的引带突(20~25 μm), 具13~15个小的乳突状肛前辅器; 厦门后菱光线虫(Metachromadora xiamenensis Zhou, Zeng, Cai, Fu & Tan, 2020)特征为: 表皮具明显环纹, 4根头刚毛短且粗, 脊线由食道中部延伸至尾中部, 双环状化感器位于身体最前端, 交接刺近端具头状膨大(58~65 μm), 肛前辅器细管状(15个), 尾为短圆锥形。同时, 获得了两种线虫核糖体大亚基(LSU)的D2-D3片段序列数据, 构建了两种线虫基于贝叶斯推论法(Bayesian inference, 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的系统发育树, 结果表明萨巴线虫属和后菱光线虫属表现出了多系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9.
大连市内部地域结构转型与郊区化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曹广忠  柴彦威 《地理科学》1998,18(3):234-241
在回顾大连城市内涪地域结构形成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80年代以来大连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尝试提出了大连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式图。80年代期间,大连市内部地域结构已开始由单中心集聚型向多中心集聚与扩散并存型转型,而这种转型是大连市效区化现象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反映。  相似文献   
80.
With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effect of urban spatial organization, at both city and neighborhood scales, on urban CO2 emission reduction has attracted much scholarly and practical attention. Using Beijing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neighborhood-scale urban form may contribute to reduction of travel-related CO2 emissions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We derive complete travel-activity records of 1,048 residents from an activity diary survey conducted in 2007. Analysi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finds that residents living in a neighborhood with higher land use mix, public transit accessibility, and more pedestrian-friendly street design tend to travel in a “low-carbon” manner and emit less CO2 in daily travel, even controlling for residential and travel preferences. This article offers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sheds light on debates about policy measures to facilitate China’s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le and low-carbon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