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5篇
  免费   2380篇
  国内免费   3447篇
测绘学   1117篇
大气科学   2543篇
地球物理   2799篇
地质学   6226篇
海洋学   1786篇
天文学   445篇
综合类   1150篇
自然地理   161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603篇
  2021年   694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678篇
  2018年   701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713篇
  2015年   677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914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908篇
  2010年   893篇
  2009年   828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768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21.
The sorption of Eu species onto nano-size silica-water interfa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r Ph ranges of 1-8.5 and an initial Eu concentration (Ceu) of 2×10-4 M. The sorption rate of Eu was initially low,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Ph>4. The sorption density of Eu species on a silica surface was ~1.58×10-7 mol/m2 when the dissolved Eu species were completely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t Ph=~5.8. The sorbed Eu species at Ph<6 is aquo Eu3 , which is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s an outer-sphere complex at Ph<5, but may be sorbed as an inner-sphere bidentate complex at 5相似文献   
322.
DLG数据采集中的自动接边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实现自动接边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说明了DLG生产中不推荐使用曲线的理由,给出了接边程序的流程和关键算法。最后介绍了MAP系统中的自动接边功能。  相似文献   
323.
数学形态学着重于分析和处理图像的几何结构信息。根据这一原理,在图像分类预处理过程中,对各种地物区域的几何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构造相应的结构元素,然后对图像进行形态迭代分解法(IMD,Iterative Morphological Decompostion)变换。在变换结果中,地物区域的灰度信息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同时区域的几何结构特点和独立地物得到了有效保留。将多光谱图像的IMD变换结果进行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多光谱图像分类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24.
介绍了铁路缓和曲线设置的目的、作用、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阐述了等间隔放样缓和曲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等间隔放样缓和曲线放样要素采集的基本方法,叙述了缓和曲线等间隔放样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325.
起伏地形下我国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制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 ;成功地解决了起伏地形中地形相互遮蔽对太阳直接辐射影响的难题 ;采用数据集群技术 ,探讨了不同数据集情况下太阳直接辐射计算模式的时空有效性 ;以 1km× 1km分辨率的DEM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反映 ,完成了我国 1km× 1km分辨率各月气候平均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分布制图  相似文献   
326.
水下地形测量高程异常点剔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测深数据的粗差问题,结合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有关的资料,提出了测深数据处理的方法,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27.
本文通过对汾河流域40a气象、水文资料的分析,结合现阶段人工增雨技术的研究,以增加水库蓄水量为目的,设计科学可行的人工增雨方案,并对可能的投入和预期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通过人工增雨增加水库蓄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8.
王哲  张艳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4):354-356
陕西省近年来发生的泾阳和石泉两次地震造成了农村房屋不同程度地破坏。通过对这两次地震的现场考察,分析总结了陕西农村房屋抗震设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9.
岩石水压致裂和诱发地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种岩石各制备了几类不同预裂纹的系列试件,并在不同围压下进行水压致裂强度实验。结合典型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实际资料和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实验结果,以及应用岩石强度理论和岩石断裂力学的一些原理、方法,进行岩石孔隙水压诱发地震的探讨。初步结果为:(1)若岩体内构造应力很小,一定大小的孔隙水压力σp,可直接使岩体内的薄弱面致裂并发生小地震。(2)若构造应力较大,存在两类诱发地震的可能:①对岩体浅部一些走向与构造应力的主压应力σ1方向相近的薄弱面,σp可促使其发生张性破裂并诱发小地震。②当构造应力接近于断裂的抗剪强度时,因σp,降低了断裂面上的正应力σn,使原处于稳定状态的断裂失稳,发生滑移破裂并诱发出地震。σp导致断裂的破裂深度增大,使诱发地震的震级大于原潜在的地震震级。(3)各种岩体均存在着一个极限深度,此深度后不再有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330.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近年来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本文进行了加卸载响应比异常时间尺度的统计研究,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地区5.0~8.1级的部分中强地震共30个震例,并得出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震级之间的拟合函数。结果表明,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未来地震的震级具有正变关系,即震级越高,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越长。根据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的时间尺度与震级之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同时,可以确定加卸载响应比时空扫描过程中时问长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