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59篇 |
免费 | 1158篇 |
国内免费 | 18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2篇 |
大气科学 | 581篇 |
地球物理 | 1020篇 |
地质学 | 2985篇 |
海洋学 | 835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290篇 |
自然地理 | 5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165篇 |
2022年 | 301篇 |
2021年 | 345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337篇 |
2018年 | 316篇 |
2017年 | 277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327篇 |
2014年 | 314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440篇 |
2011年 | 423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44篇 |
2007年 | 344篇 |
2006年 | 300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18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4篇 |
1934年 | 2篇 |
1928年 | 3篇 |
192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前人在讨论水深对内潮能通量影响的时候得出结论:有限深海洋中海面对内潮的反射使得正压潮向内潮的能量转化相比较无限深海的情况显著降低,对于选定的地形,在无限深海假定下得到的能通量是该地形上内潮能通量的上限。鉴于前人所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平滑的地形,而实际的海洋地形总是比较粗糙的,本文探讨了粗糙地形上内潮能通量随水深的变化。选取了弦函数地形、随机白噪声地形、弦函数地形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随机白噪声地形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和随机白噪声地形与弦函数地形同时叠加在高斯地形之上5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这5种情况,都存在海洋有限深时的能通量大于无限深假定时的能通量,这说明前人得出的"有限深海洋中海面对内潮的反射使得正压潮向内潮的能量转化相比较无限深海的情况显著降低"的结论对于粗糙地形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92.
基于PHC3.0极地科学中心水文气候数据集(简称PHC3.0数据集)的温度和盐度资料,使用聚类分析和Bayes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北纬70°以北海域的水团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北冰洋区域划分出4个水团:北冰洋表层水(ASW)、大西洋中层水(AIW)、太平洋水(PW)和北冰洋深层水(ADW)。北冰洋表层水(ASW)遍布于欧亚海盆和加拿大海盆,以低温低盐为特征。大西洋中层水(AIW)位于约200~900m深度,在北冰洋环极边界流的作用下,其影响可达到加拿大海盆。太平洋水(PW)受经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的海水影响,相对高温低盐,夏季时影响显著。北冰洋深层水(ADW)在海盆中相当均匀,几乎没有季节变化,盐度约在34.95psu,温度在加拿大海盆约为-0.3℃,欧亚海盆约为-0.7℃。 相似文献
93.
随着莺—琼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2 700 m以下的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迫切需要提高,而改善信噪比提高成像质量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共反射面元(CRS)叠加在改善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方面具有理论和技术应用优势,由于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对复杂地质问题的适应性得以增强,真正实现了高信噪比叠加,从而改善中深层低信噪比区的成像质量。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模型试处理及莺—琼盆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具体的应用与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即该区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显著增强,大大提高了解释的可靠程度。总之,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在莺—琼盆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分析讨论了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在产生季风逆风流的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中的作用;应用季风逆风流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解释冬季风和夏季风逆风流是如何产生的。结果表明:季风风应力是产生季风逆风流的主导因素;冬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合生成高水位带和高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NE向的冬季逆风流,南侧产生SW向顺风流;夏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散生成低水位带和低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SW向的夏季逆风流,南侧产生NE向的顺风流;冬季风盛行期间,风致经巴士海峡流入南海的黑潮水,将加速冬季逆风流的形成,加大冬季逆风流的强度;夏季风盛行期间,风应力的作用使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不能进入南海,即使别的原因令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流入南海,但高温、高盐的黑潮水对夏季逆风流具有阻扼作用。 相似文献
95.
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materials collected from the middle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etween 12°-15°N and 111°-118°E during May to July in 1978.The biomass of the phytoplankton (Y, dependent variable) is established to give the biomass of each Speci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 e. water temperature, salinity, oxygen, silicate and phosphate contents), X1,X2...,X139tt a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at are used to stepwisc regression analysis. Accordicg to the mathematical tests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by which a lot of species are deleted and added to the equation,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4th equation as shown below is optimal one for the model of the biomass on the phytoplankton from this waters.The optimal equation refers to text. 相似文献
96.
97.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从方证对应角度探究从虚、瘀、湿、郁论治消化性溃疡(PU)的潜在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筛选从虚、瘀、湿、郁论治PU的代表性药串(党参、茯苓、三七、川楝子)的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点,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结合TTD、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上述药串治疗PU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网站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工具和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党参、茯苓、三七、川楝子作用于PU的活性化合物共35个,药物与PU共同靶点49个;核心靶标主要是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等;关键靶点的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党参、茯苓、三七、川楝子治疗PU的作用机制涉及抗氧化、调控炎症因子表达与释放、介导细胞凋亡等过程,体现了中药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
辽西凸起南端X构造中生界为裂缝型火成岩潜山,裂缝发育极不均匀,同时,中生界油气藏地质响应特征与上部常规储层油气藏特征明显不同;钻井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因素对综合录井资料质量造成极大影响,这加大了录井综合解释以及储层有效性识别评价难度。通过对录井资料质量甄别筛选,优选出真实反映地层流体的指示参数,并结合录井工程参数建立了潜山储层录井评价标准,对储层流体进行准确解释评价。对比取样及测试结果发现,本构造的录井综合解释标准及解释方法极大提高了中生界火成岩储层流体解释评价的符合率;为围区火成岩储层流体解释评价及复杂井况下的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提供全新的解释思路,指导了X构造高产轻质油田的发现,实现了辽西凸起X构造油气勘探的突破,对渤海湾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