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6篇
  免费   2735篇
  国内免费   3355篇
测绘学   1583篇
大气科学   2462篇
地球物理   3733篇
地质学   7024篇
海洋学   2026篇
天文学   462篇
综合类   916篇
自然地理   151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685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939篇
  2016年   772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1438篇
  2011年   1243篇
  2010年   914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1365篇
  2004年   1209篇
  2003年   893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1928年   3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代内公平、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商品交流的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大。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在等经济价值交换规律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逐渐恶化。文章通过构建开放经济的物质流模型,探讨了物质交换行为对系统内部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对1987年日本的物质流动状况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国家内部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32.
试论世博会后昆明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9昆明世博会后,如何实现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世博园管理者不可回避、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论述世博园的性质、现状、面临的问题、影响世博园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出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3.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934.
21世纪初叶中国的贫困形势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共存。文章针对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妥善解决城镇贫困问题、加强国际间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935.
本文从比较文化学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比较了东西文化的诸多差异,侧重剖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地理原因,评介了“东化”与“西化”之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36.
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特征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存在着城市空间格局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重复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措施,确保环湖区内城镇体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7.
郑州市城市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城市环境问题及城市建设发展概况的分析,认为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并探讨了保证城市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切实做好总体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注重绿化效果,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等。  相似文献   
938.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区域开发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绿洲内部产出大幅度增加,但整体生态环境趋向恶化,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为例,从分析区域开发活动入手,总结了区域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有利与不利方面,进而,讨论了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9.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降雨入渗产流点面转化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袁建平  蒋定生 《地理科学》2001,21(3):262-266
在充分考虑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点面转化及地表结皮等影响因素在内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点面转化公式 :fm=fn×Sn/S×an×bn。以纸坊沟小流域为例 ,将实测的流域土壤入渗速率值 (点渗值 )利用上式进行转化 (面渗值 ) ,并与流域径流出口观测站由降雨径流观测值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出的面渗值进行对比 ,平均相对误差仅为 2 .42 %。初步得出流域土壤面渗率与不同治理度、年内 5~ 9月降雨总量间的单因子和复合因子高精度回归方程 ,为流域综合治理后的水资源量变化趋势提供一条量化途径  相似文献   
940.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物质来源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多金属结核丰度、品位、多波束地形测量、深拖光学覆盖率探测、地震勘探等一系列调查资料综合研究表明:①东区和西区结核在其化学成分和形态上有差异,但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能按区域断然分开;②因子分析得出东、西两区结核4种主因子是Mn组元素Mn、Cu、Ni、Zn,Fe组元素Fe、Co、Ti、Sr,岩源组元素Si、Al、K,生物元素Ca、P;③西区结核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覆海水中金属元素的化学沉淀,火山成矿作用使结核富集和丰度增加,趋势面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表明结核主要分布在海底坡度≤5°地区,该地区的结核量占总结核量的89.62%,坡度>5°地区结核量占10.38%;④东区结核丰度、覆盖率、地形三者变化一致,重大相变距离为10~15km,来自地幔成矿物质通过玄武质洋壳裂隙和断层,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地球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如基底岩浆房活动可能对结核分布产生重要影响;⑤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矿带的形成应归于海底板块扩张活动的一种资源效应和经后期表生地质作用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