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53篇 |
免费 | 2105篇 |
国内免费 | 30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2篇 |
大气科学 | 1468篇 |
地球物理 | 2173篇 |
地质学 | 5102篇 |
海洋学 | 2129篇 |
天文学 | 118篇 |
综合类 | 862篇 |
自然地理 | 15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276篇 |
2022年 | 675篇 |
2021年 | 791篇 |
2020年 | 587篇 |
2019年 | 669篇 |
2018年 | 635篇 |
2017年 | 560篇 |
2016年 | 635篇 |
2015年 | 678篇 |
2014年 | 625篇 |
2013年 | 785篇 |
2012年 | 789篇 |
2011年 | 784篇 |
2010年 | 788篇 |
2009年 | 681篇 |
2008年 | 664篇 |
2007年 | 654篇 |
2006年 | 634篇 |
2005年 | 503篇 |
2004年 | 384篇 |
2003年 | 248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224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Abstract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lcareous silt interlay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island-reef foundations. Direct shear and consolida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calcareous silt. Based on the consolidation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settling examples,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soil settling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hesion and water content of calcareous silt can be represented by an M-shaped curve. The water cont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peaks of the M-type curve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ry density. (2) When the dry density is less than 1.33?g/cm3, increasing the densit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calcareous silts. When the dry density of the calcareous silt is greater than 1.33?g/cm3,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is affected by both the dry density and the water content. (3) The shear strength decreases when the water content exceeds the optimum level. (4) The compressive modulus of calcareous sil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errigenous silt. Specifically, it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dry density and increasing water content. (5) The stepwise loading method should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soil settling before fil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02.
WOX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参与调控干细胞多能性、侧生器官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和胚发育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同时是一类比较古老的转录因子,因此也有以此为基准进行进化分析的研究。目前,WOX转录因子家族在大多数陆生植物和淡水生植物中被发现,在海洋植物中,这一类转录因子的研究尚较少。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是一种热带区域常见的海洋单子叶植物,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泰来草的转录组信息,从中筛选获得了一个WOX基因(命名为ThWOX8),CDS序列全长597 bp,编码198个氨基酸,对其进行三维结构建模,显示其具有典型的HB结构,属于W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中间分支。由于对海洋植物的WOX基因研究较少,本研究收集了93个位于中间进化支的WOX转录因子进行了同源比较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了泰来草与豆科和毛茛目莲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这可能暗示了泰来草在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之间存在演化关系。鉴于泰来草是一种重要的潮间带植物,对于平衡海洋生态环境较为重要,深入研究泰来草WOX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泰来草在进化中的关系,以及为针对性地改进泰来草的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等生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序列特异的RNA降解机制.Argonaute蛋白是RNAi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结构、功能和进化模式在无脊椎动物中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在脊椎动物特别是硬骨鱼中的报道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从已测序物种的基因组中鉴定了12种哺乳动物和... 相似文献
104.
105.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咸水湖相生油岩古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水湖相生油岩样品的微量元素、有机物、粘土矿物组成的基础上,揭示了研究区生油岩的无机元素和有机质组成特征;并结合沉积环境的无机与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生油岩沉积时的古沉积环境。生油岩的B、Cl-及伽玛蜡烷含量表明,沉积时的水介质条件是半咸水—咸水环境,并伴随湖盆沉积中心北迁过程各层位地层的盐度发生规律性时空]化;生油岩的Fe2 /Fe3 、S2-、Pr/Ph比值、藿烷碳数分布模式及黄铁矿含量反映其沉积时的沉积环境为强还原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含量揭示这些生油岩的沉积相带介于中心咸湖相和边缘咸湖相之间。 相似文献
106.
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定义及内涵,分析了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特征及构成,在此基础上估算了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结果表明: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是鳝鱼滩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空间容量.鳝鱼滩旅游步行道可分成南路和北路,北路为水路游线,南路为陆路游线.北路游线环境空间日容量为800人次/d,南路游线环境空间日容量为1144人次/d.鳝鱼滩湿地生态旅游环境空间年容量为451202人次/a.这一环境容量可作为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旅游活动环境容量的最高限制量. 相似文献
107.
108.
采用水质监测方法对2008—2010年南太湖水域三个入湖口(小梅港、新塘港、大钱港)水体中蓝藻生物量、CODMn和DO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并通过SPSS10.0软件对蓝藻生物量与CODMn和DO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年内南太湖入湖口蓝藻颗粒数在1.0×106个/L以上范围的频率每年超过50%,最高在3.0×107个/L左右;(2)南太湖入湖口CODMn指标大部分处于较高的污染水平,最高有6.5mg/L,最低约3.0mg/L;(3)蓝藻生物量与CODMn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7之间,呈现中低度正相关;(4)3年内蓝藻生物量与DO的相关性系数r介于0.30—0.50,呈现低度正相关,DO浓度有70%以上的频率大于6.0mg/L。结果表明,3个入湖口溶解氧指标能达Ⅱ—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但有机物污染已经不容忽视,并且与蓝藻暴发呈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饲料中高水平铜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和铜、铁、锰、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适量(4.47mg/kg)和铜过量(1127.51mg/kg)的两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2.9±0.2)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8周,研究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组成和鱼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铜含量由4.47mg/kg升高到1127.51mg/kg时,斜带石斑鱼增重率由228%下降到63%,饲料效率由1.12下降到0.51,肠脂比由2.90%下降到1.69%。全鱼和肝脏中的铜含量均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斜带石斑鱼全鱼铜含量由2.98mg/kg上升到34.98mg/kg,肝脏铜含量由36.6mg/kg上升到1364.0mg/kg。但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的存活率、鱼体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全鱼体组成没有显著性影响。摄食高铜饲料的斜带石斑鱼肝脏锌含量显著升高,锌可能在铜的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根据2011年6月茅尾海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水叶绿素a变化范围1.384~4.060 mg/m3,平均值为2.143 mg/m3,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范围为0.006~0.740 mg/kg(湿重),均值为0.124 mg/kg;海水与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均呈现自河口向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单位面积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上方水柱叶绿素a平均含量的129.44%,沉积物对该海域初级生产力有显著的潜在贡献。相关分析表明,海水和沉积物叶绿素a均与无机氮及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