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78篇 |
免费 | 5438篇 |
国内免费 | 89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22篇 |
大气科学 | 2735篇 |
地球物理 | 4290篇 |
地质学 | 16619篇 |
海洋学 | 4232篇 |
天文学 | 247篇 |
综合类 | 1783篇 |
自然地理 | 34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6篇 |
2023年 | 797篇 |
2022年 | 1443篇 |
2021年 | 1871篇 |
2020年 | 1483篇 |
2019年 | 1690篇 |
2018年 | 1465篇 |
2017年 | 1473篇 |
2016年 | 1505篇 |
2015年 | 1788篇 |
2014年 | 1592篇 |
2013年 | 1932篇 |
2012年 | 2203篇 |
2011年 | 2035篇 |
2010年 | 2048篇 |
2009年 | 1944篇 |
2008年 | 1954篇 |
2007年 | 1778篇 |
2006年 | 1789篇 |
2005年 | 1457篇 |
2004年 | 1066篇 |
2003年 | 755篇 |
2002年 | 818篇 |
2001年 | 709篇 |
2000年 | 598篇 |
1999年 | 316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76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50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0篇 |
1975年 | 4篇 |
1957年 | 13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报告分子外流源L1211 中新发现的12 个近红外HH 天体.在L1211 的~4’区域,取得了JHK’宽带和H2 v = 10 S(1) 发射线窄带的近红外图像.分析表明,新探测到的许多红外源与浓密分子云物理成协,其中有20 多个源表现出典型的T Tauri 星、Herbig Ae/Be星和原恒星的红外超.L1211 中的IRAS点源没有被观测到,可能是更深地埋于分子云中.对红外观测和分子线观测消光估计的比较显示,小于2μm 的近红外观测还不足以揭示深埋于分子云的整个年轻星团.根据近红外HH 天体的形态分布和红外源性质,能进一步证认这些HH 天体的激发源.其结果表明,L1211 分子云中具有多个红外源驱动的多个外流活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用广义相对论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内边缘半径r(ms)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吸积盘的中心黑洞在由Schwarzschild型向极端Kerr型演化的过程中,黑洞的角动量变化对r(ms)的影响始终比黑洞的质量变化对r(ms)的影响大。在此过程中r(ms)始终是连续、单调减小的。本文得出r(ms)对时间变化率的取值范围,并对其物理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对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要求,阐述了折射延迟改正值应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必要性.指出,在尚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值的情况下,现有的各种改正模型对大气分布模型的依赖性,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降低观测的截止角.根据云南天文台低纬子午环的特殊结构,和测定大气折射的实践,提出了提高折射延迟改正精度的新方法,即:利用各观测站不同方位从天顶附近直到低地平高度角的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数据,求解得到折射率差和映射函数的参数,从而建立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延迟改正模型.这一新方法的实施,将能在不需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情况下,把天顶延迟的改正精度提高到1 mm以内,低地平高度角的折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厘米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以内. 相似文献
994.
从VLBI相关处理结果中提取的延迟值包括了天线、终端等设备的时延,必须对其加以修正,最终结果才能达到精度要求。提取相位校正信号,可以消除这些设备引入的时延,从而校正同一波前信号到达基线两端的几何时延。该文介绍了提取相位校正信号的原理、算法及软件实现方法。软件采用多线程和SSE技术,具备4台站多通道全部相位校正信号提取能力。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离子束抛光技术的关键在于对驻留时间进行求解,通常通过反卷积运算来完成.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是当需要加工量很小或趋于零时,加工时间就变为无穷大,此时变成一个病态问题.因此驻留时间的求解变得困难,出现的奇异值使加工难以实现.以Clean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天文望远镜离子束抛光技术中对驻留时间求解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拟合来处理数据,理论上可以实现任何精度.更好地方便计算机控制的实现,为加工提供了基础.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所求驻留时间符合天文光学镜面离子束抛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J. I. GOLDSTEIN J. YANG P. G. KOTULA J. R. MICHAEL E. R. D. SCOTT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2009,44(3):343-358
Abstract— We have measured the size of the high‐Ni particles in the cloudy zone and the width of the outer taenite rim in eight low shocked and eight moderately to heavily shocked IVA irons using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hin sections for TEM analysis were produced by a focused ion beam instrument. Use of the TEM allowed us to avoid potential artifacts which may be introduced during specimen preparation for SEM analysis of high Ni particles <30 nm in size and to identify microchemical and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due to the effects of shock induced reheating. No cloudy zone was observed in five of the eight moderately to highly shocked (>13 GPa) IVA irons that were examined in the TEM. Shock induced reheating has allowed for diffusion from 20 nm to 400 nm across kamacite/taenite boundaries, recrystallization of kamacite, and the formation, in Jamestown, of taenite grain boundaries. In the eleven IVA irons with cloudy zone microstructures, the size of the high‐Ni particles in the cloudy zone increases directly with increasing bulk Ni content. Our data and the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cooling rate and high‐Ni particle size for irons and stony‐irons show that IVA cooling rates at 350‐200 °C a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bulk Ni concentration and vary by a factor of about 15. This cooling rate variation is incompatible with cooling in a metallic core that was insulated with a silicate mantle, but is compatible with cooling in a metallic body of radius 150 ± 50 km. The widths of the tetrataenite regions next to the cloudy zone correlate directly with high‐Ni particle size providing another method to measure low temperature cooling rates. 相似文献
1000.
由单颗脉冲星定义的脉冲星时受多种噪声源的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稳定度都不够好.为了削弱这些噪声源对单脉冲星时的影响,可以采取合适的算法对多个单脉冲星时进行综合得到综合脉冲星时,从而提高综合脉冲星时的长期稳定度.文中介绍4种综合脉冲星时算法:经典加权算法、小波分析算法、维纳滤波算法和小波域中的维纳滤波算法,将这4种算法分别应用于Arecibo天文台对两颗毫秒脉冲星PSR B1855+09和PSRB1937+21观测得到的计时残差并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