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44篇 |
免费 | 9882篇 |
国内免费 | 54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77篇 |
大气科学 | 2856篇 |
地球物理 | 4140篇 |
地质学 | 15575篇 |
海洋学 | 4179篇 |
天文学 | 251篇 |
综合类 | 1840篇 |
自然地理 | 31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7篇 |
2024年 | 874篇 |
2023年 | 984篇 |
2022年 | 1435篇 |
2021年 | 1767篇 |
2020年 | 1459篇 |
2019年 | 1603篇 |
2018年 | 1472篇 |
2017年 | 1433篇 |
2016年 | 1401篇 |
2015年 | 1657篇 |
2014年 | 1457篇 |
2013年 | 1798篇 |
2012年 | 2041篇 |
2011年 | 1838篇 |
2010年 | 1780篇 |
2009年 | 1750篇 |
2008年 | 1735篇 |
2007年 | 1579篇 |
2006年 | 1569篇 |
2005年 | 1316篇 |
2004年 | 943篇 |
2003年 | 703篇 |
2002年 | 759篇 |
2001年 | 674篇 |
2000年 | 555篇 |
1999年 | 334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14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10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豫西南山区。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地表多出露变质岩及侵入岩,岩体风化强烈,多赋存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园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野外调查及评价,园区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针对地质公园这一特色旅游,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保障当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104.
105.
106.
描述河流横断面的窄深程度,无非是用来衡量它对过流能力和输沙能力的影响大小,及其在河流地貌方面的时空上的调整变化。回顾总结了以往描述横断面形态的常用指标,包括河相系数、宽深比,或湿周与平均水深的比值,指出这几种指标在描述黄河中下游河道时所存在的共同缺点:(1)缺乏物理意义;(2)不能真正代表断面的窄深程度;(3)明显的夸大了宽浅和窄深断面的差别。从表称流量的概念出发,作者认为,应该使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等面积的表称流速来描述断面形态。如果用表称流速来衡量黄河下游河南和山东河道的断面形态的差别,就会发现,断面形态的不同,其对过流能力的影响不过1:2,远不象河相系数和宽深比所描述的达到1:6甚至1:11那样的悬殊程度;黄河下游河道主槽“多来多排”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表称流速。 相似文献
107.
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已成为国际的前沿和重点。在大理河流域,LUCC(包括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循环和水量平衡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流域LUCC水文效应的研究势在必行。根据研究区1990年代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LUCC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及降水-径流模型对LUCC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近10年来,耕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而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流域年径流和月径流演化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LUCC及水土保持具有减少流域年径流、汛期流量以及增加枯季流量的作用,相对于降水因素,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在1990~2000年期间,主要由LUCC引起的年均径流减少量达2616.6×104 m3,占该期间实测减水总量的62.19%。 相似文献
108.
109.
轨道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道参数是InSAR数据处理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从最初的图像配准到最后的高程值或形变值图像生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含有误差的轨道参数造成基线误差以残差条纹的形式存在于干涉图中.完全去除残差条纹要求轨道绝对精度低于1 mm,目前的定轨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里推导了轨道误差和残差干涉条纹的关系,分析了轨道误差对高程值和形变值影响的特点,提出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去除残差干涉条纹,并以巴姆地区的ENVISAT数据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Ⅰ.分析技术在化学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顺序提取步骤,以形态分析发展动态。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