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9篇
  免费   9844篇
  国内免费   7001篇
测绘学   4336篇
大气科学   2916篇
地球物理   4376篇
地质学   17059篇
海洋学   4363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1881篇
自然地理   3462篇
  2025年   46篇
  2024年   972篇
  2023年   1030篇
  2022年   1547篇
  2021年   1910篇
  2020年   1570篇
  2019年   1744篇
  2018年   1508篇
  2017年   1525篇
  2016年   1523篇
  2015年   1826篇
  2014年   1612篇
  2013年   1963篇
  2012年   2215篇
  2011年   2031篇
  2010年   2043篇
  2009年   1934篇
  2008年   1946篇
  2007年   1773篇
  2006年   1782篇
  2005年   1443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745篇
  2002年   809篇
  2001年   703篇
  2000年   568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双带测量方式,法拉第杯和离子计数器同时接收与跳峰接收相结合,建立了超微量钐同位素的热表面电离质谱的测量方法。优化了制样程序和质谱测量程序,研究了蒸发带电流对离子流强度的影响,考察了从纳克至微克不同样品用量的测量效果及其中Nd、Eu干扰核素的情况。对4 ng~2μg的天然丰度钐样品进行了同位素比值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  相似文献   
152.
陈杰  杨太保  曾彪  何毅  冀琴 《沉积学报》2018,36(2):333-342
以中国境内帕米尔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剖面上部进行土壤色度指标与其他常用气候替代指标(如磁化率、碳酸盐和有机碳)对比研究后发现:在帕米尔黄土沉积期间,亮度L*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颜色分量a*和b*,进而可能与影响a*、b*的物质相对含量有关。红度a*在整个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变化特征明显,与磁化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可能与土壤中铁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关系密切。由于a*和b*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认为它们具有较为一致的致色物质,可能受控于相似的气候因子。色度a*、b*和亮度L*的变化表明其可以作为帕米尔地区良好的气候代用指标,结合磁化率共同反映该地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3.
奥陶纪—志留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时期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赫南特冰期。该冰期的形成不仅诱发了显生宙第二大的两幕生物绝灭事件,同样使海水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受到强烈的影响,如海洋碳酸盐与大气CO2的循环受到扰动,全球海平面的降低促使水体逐渐富氧化,进而导致海洋水体Mo、S、U等同位素值出现波动,而冈瓦纳大陆被冰雪大面积覆盖则削弱了铝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并限制了陆壳放射性187Os、87Sr同位素向海水的运移。赫南特冰期的成因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被归结于风化作用、火山活动的增强或有机碳的大量埋藏等因素,但对冰期的成因机制与持续时间仍具有较多的争论,其原因很多,比如缺乏独立的生物地层单元同时能够控制浅水碳酸盐岩及深水泥页岩区,缺少转折界限处高精度的地球化学信息与全球等时地层格架下的对比,以及未能排除风化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热事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重建时的扰动等。  相似文献   
154.
系统性地对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叠层石特征进行的详细研究。结果显示,叠层石在研究区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分乡组和红花园组均有分布,在纵向上具有规模、厚度和数量逐渐减小的特征,横向上叠层石类型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由水平层状、波状逐渐变为柱状的类型。新发现并命名了两种叠层石类型,即凝块状叠层石和双锥柱状叠层石。根据几何形态特征,可以将研究区的叠层石分为层状、波状、柱状、丘状以及凝块状五种类型。在对各类型叠层石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基础上,根据叠层石发育的形态类型,结合不同类型叠层石内部的岩性、微相及显微特征,对研究区各类叠层石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研究区叠层石的沉积模式。根据中奥陶世初期后生动物的大量增加与叠层石突然减少的对应关系,结合研究区叠层石中发现大量后生底栖食草腹足类Ecculiomphalus化石等现象,认为叠层石的逐渐减少、衰退与后生动物丰度增加有一定关系,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并形成了独具研究区特征的凝块状叠层石。此外,研究认为,中奥陶世开始,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也是研究区叠层石减少直至消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5.
当拟建隧道从地表水体底部穿越时,隧道建设对地表水体的疏干和地表水体渗漏对隧道的施工、运行的影响是建设者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次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采用了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压水试验、现场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试、室内水质全分析试验、钻孔波速测试等工作手段。通过多种勘探测试方法,查明了隧道区洞身段青草凹水库、清水沟水库的水文地质条件。青草凹水库、清水沟水库地表水与钻孔内地下水水力联系不明显。隧道开挖对青草凹水库、清水沟水库影响小,地表水体对隧道涌水量影响小。采用多种勘探测试方法能较好地查清地下工程与地表水体的相互影响关系。在类似项目的地下水含水介质研究及相关的勘察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6.
黄土是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土,季节性的降雨和蒸发作用必将引起其力学性质和结构改变,从而造成其强度降低和变形增大的问题。通过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黄土抗压强度与含水率、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借助SEM图像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其强度变化的微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黄土单轴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减小表现为非线性的增大;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经历多次干湿循环后趋于稳定;含水率增大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不仅仅会使得粗颗粒的接触方式改变与胶体物质和腐殖质数量减少,还会使得土体孔隙直径增大,大、中孔隙所占百分比之和明显增多,进而从微观结构阐述了土体宏观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7.
从颗粒级配良好程度和粗粒含量两方面设置了4种颗粒级配,并利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煤矸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的煤矸石,应力差均随围压和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应力-应变曲线无明显峰值,属应变硬化型;级配良好时,峰值强度与曲率系数Cc和不均匀系数Cu呈先减小后增加的抛物线分布,当级配由良好过渡到差时,峰值强度呈下降趋势;黏聚力随粗粒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其值主要由细颗粒决定,内摩擦角不仅受粗粒含量的影响还与颗粒的良好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8.
库岸边坡发生失稳破坏大多与库水变幅有关,为了有效指导岸坡设计和防治工作,本文以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区一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Rocscience Phase2有限元软件,基于瞬时流模拟库水快速升降时坡体内渗流-应力耦合场,并采用SSR自定义搜索功能对迎水坡和背水坡分别计算稳定性后发现:在水位升降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当水位上升时,背水坡的安全系数持续减小,而迎水坡的安全系数先减小后增大,但两侧坡体均未发生破坏;当水位下降时,背水坡安全系数同样持续减小,但未发生破坏,迎水坡的安全系数也在持续减小,但在水位下降19 m时骤减,最终破坏。在水位升降幅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升降速度变化时,背水坡安全系数基本没有变化;当水位上升速度增大时,迎水坡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当水位下降速度增大时,迎水坡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建议水库运营时,库水下降幅度不宜超过18m;若要满足发电量要求并确保边坡不会发生失稳破坏,可将正常蓄水位抬升12m后进行发电。  相似文献   
159.
王双  王睿  邱存家  杨彪  黄金 《工程地质学报》2018,26(s1):248-253
西南地区山区机场因复杂的地质、地形及净空条件,导致出现大量的挖填量巨大、填料极为复杂、施工条件恶劣等工程难度巨大的高填方机场,对这类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对类似工程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西南某高填方机场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边坡出现裂缝的原因,经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坡脚反压、铺设土工材料、边坡下部设置抗滑桩、改造排水系统及增设仰斜排水孔的治理措施,治理后超过1.5a的监测资料表明上述措施大幅地减小了边坡变形速率,工程措施可靠有效。本文对机场高填方边坡变形原因的探讨、理论计算方法及治理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0.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书  尹努寻  杨秀丽 《贵州地质》2012,29(3):220-224,219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贵州矿山企业的规模结构、开发布局、矿山的矿种结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和经济类型,以及矿山的地域分布的现状等,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全省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