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国华  邵生俊 《岩土力学》2013,34(3):679-684
基于综合结构势理论,通过自主研发的真三轴仪,研究了原状黄土、重塑黄土和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土的结构性变化规律,针对反映黄土变形过程结构性演变的应力比结构性参数,揭示了不同含水率黄土结构性参数与广义剪应变关系随固结压力、应力路径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数学描述模型,同时验证了真三轴仪和应力比结构性参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土的状态不同,其应力-应变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原状土更易呈现应变软化或双曲线特性,而重塑土或饱和土更易呈现双曲线或应变硬化特性。随着剪切变形和含水率的增大,土的结构性均逐渐减小,而固结压力? c和中主应力参数b值也会影响土的结构性变化规律。提出的结构性参数的拟合公式与理论和试验结合吻合较好,可推广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2.
玉树和汶川地震前后区域水平形变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华  杨博  占伟  陈欣  华彩虹  王利 《地震》2012,32(2):40-51
以1999—2007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间段的GNSS观测资料为基础, 借助于多核函数解析、 滤波和应变场的无偏算法以及区域无旋转基准, 在运动场连续变化的条件下获得了玉树MS7.1和汶川MS8.0地震前后青藏高原东南地域运动与形变场, 并得到如下基本认知: ① 玉树和汶川地震前震源区构造活动在空间和较长时间上明显弱化, 最大正应变和最大剪切应变均处在区域构造活动的最低水平。 ② 与地震破裂相应的旋剪形变最大部位既不位于震源区也不远离震源区, 似乎存在某种协调有序活动, 玉树地震发震构造断裂带基本上处在区域右旋活动与左旋活动的过渡区上, 而左旋活动最大条带却为平行于该断裂带且相距约150 km的东北构造活动区内;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断裂虽处在右旋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但右旋活动最大条带为平行于该断裂带且相距约200 km的西北活动区内。 ③ 玉树地震震时较大水平形变的范围较小, 汶川地震震后水平形变仍较突出。 ④ 理塘—德巫断裂带的北段及周边地区应给予关注, 面应变为象限分布图像, 最大正应变和最大剪切应变均显示闭锁的迹象。  相似文献   
53.
主要介绍了一种海洋环境连续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有的水下监测仪器一般长时间放置在水下,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海洋生物附着和损坏,通常3个月到6个月左右需要清理或者更新一次。设计采用新型监测结构,将被测海水抽样到舱内进行相关参数的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海水排回海中,舱内仪器采用消毒液和清水自动冲洗。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海洋生物的附着和污染,检测仪器可以长期可靠地运行,减少了设备的维护次数,在海洋监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顾国华  王武星 《地震》2011,31(3):1-8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000个观测站的GPS非连续观测区域网分别在1999年、 2001年、 2004年、 2007年和2009年作了5次观测。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 级地震震中(31.0°N, 103.4°E)恰好在区域网GPS观测站密集的地区。 区域网长期、 多期GPS观测可降低年周期变化影响, 有利于获取此次地震前后的垂直位移趋势变化。 简要讨论了GPS垂直位移观测的精度。 分析了垂直位移观测的主要干扰地面沉降, 特别是华北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产生的严重地面沉降。 为获取汶川地震前垂直运动信息, 首先剔除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产生的大幅度沉降干扰结果, 通过趋势面分析中国大陆垂直位移空间分布, 显示了3个垂直位移沉降最显著区域。 对比分析表明, 临近汶川震区的沉降区, 未见大量抽取地下水干扰影响。 汶川地震前1999—2007年区域网GPS观测站得到的垂直位移表明, 汶川地震紧临显著沉降区的西北侧, 龙门山断层北段垂直运动闭锁。 该沉降区与另两个沉降区的时空变化明显不同, 也与区域网水平应变异常区的空间分布不同, 但该沉降区与区域网水平应变异常区同时出现。 大幅度同震垂直位移集中在龙门山断层北段震前垂直位移闭锁区。 这些事实表明, 汶川地震前GPS观测到的紧临震中的沉降区及垂直运动闭锁区与汶川地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5.
~(137)Cs示踪法土壤侵蚀量估算的本底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吕一河  傅伯杰  刘国华 《地理研究》2010,29(7):1171-1181
137Cs示踪法因能快速、相对简便地估算土壤侵蚀量而在土壤侵蚀定量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底值获取是137Cs示踪法的关键和基础。在具有空间异质性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本底值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针对本底值空间变异性,从气候气象要素、地形、土壤属性、土地利用/覆被四个方面阐明各因素与本底值空间变异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当前137Cs示踪法应用中在本底值获取时参考点存在性及选点的准确性、单个或几个本底值对研究区本底值的代表性和参考点采样设计。提出划分侵蚀测定单元、建立多本底值体系和进行地形校正解决当前137Cs示踪法中本底值存在问题的对策。侵蚀测定计算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根据已有参考点的137Cs本底值推算各单元137Cs本底值的技术方法、定量化研究各因素对137Cs的作用是今后需要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56.
按照一般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的标准,通常认为红层弱含水岩组中的地下水不具有开采利用价值。根据农村生活需水量小和红层含水层富水性普遍弱但分布广泛的特点,依据勘查示范项目的数据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成果,重点探讨了红层地下水富水等级的划分和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条件,更新了红层地下水资源的价值观,使红层地下水开发具有普遍适用性、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对解决红层地区的干旱缺水困难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针对湖南保靖地区地表覆盖层复杂、地下高陡构造多变、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低,以及页岩气储层与周围泥岩层波阻抗对比度小等特点,研究敏感测井曲线重构与优化处理、地震资料相控非线性反演和叠后地震属性流体检测的综合储层评价方法。通过对多条测线的地震资料反演和流体检测并与实钻井结果对比,获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初步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8.
以活性MgO和纳米SiO2为原料,在仿地质作用的碱性水热环境下控制不同反应参数合成了多个系列的纤蛇纹石样品。利用XRD和IR分析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参数对纤蛇纹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MgO和纳米SiO2在水热环境中很容易转变成纤蛇纹石相,但形成完善纳米管结构须严格控制水热反应条件;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提高均有利于水热合成结晶度及管状结构更加完善的纤蛇纹石,最佳水热反应条件为pH=13.8,200℃,反应60h,此条件下无其它杂质产物生成,合成温度较前人采用的300℃有所降低。利用SEM和AFM对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纤蛇纹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为短柱状,准直性较高,表面光洁无杂质,直径均一,约50nm,长度多为400~500nm。  相似文献   
59.
吉黑地区新生代船底山玄武岩正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船底山玄武岩于1953年创名。半个多世纪以来, 由于在其创名地一直未获得该火山事件的同位素测年资料以及东北地区存在诸多与船底山玄武岩类似的新生代高位玄武岩, 导致多种相关文献对东北地区古新世-上新世众多不同的火山事件所形成的玄武岩地质体均以“船底山玄武岩”命名, 造成了该名称的使用时间跨度太大, 给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事件序列的研究带来不便。层型剖面顶部玄武岩的测年结果表明, 船底山玄武岩的全岩K-Ar年龄为(28.3 ±2.3) Ma, 结合文献资料承传, 船底山玄武岩可作为一事件地层单元, 即船底山火山事件或广义的理解为晚渐新世沉积期( 31 ~23 Ma) 火山事件所形成的火山岩石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60.
浙江桐庐县刘家奥陶纪剖面生物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发现的浙江桐庐刘家剖面位于马金一乌镇断裂与球川一萧山断裂之间,是浙西北地区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代表性奥陶纪地层剖面。根据所获得的宁国组和胡乐组的笔石化石,初步建立了该层段的笔石生物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包括Tetragraptusapproximatus带、Corymbograptusdeflexus带、Azygogr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