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8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海洋环境是影响印度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资源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1960-2002年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亲体-补充量数据,基于以0~40m海水垂直平均温度(Verticalaverage sea temperature,VAST)为代表的环境因子对Ricker式亲体补充量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表明,印度洋4月0~5°N、80°E~85°E,5月、6月0~5°N、45°E~50°E,7月、8月5°N-10°N、90°E-95°E,12月5°N-10°N、70°E-75°E等海域的VAST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补充量影响最为显著,加入这些VAST环境因子的Ricker模型,其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明显降低,拟合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这表明水温等环境因子对黄鳍金枪鱼的种群补偿过程产生了干扰。  相似文献   
132.
Although chub mackerel (Scomberjaponicus) is a primary pelagic fish species,we have only limited knowledge on itskey life history processes.The present work studied the age and growth of chub mackerel in the East China and Yellow Seas.Agewas determined by interpreting and counting growth rings on the sagitta otoliths of 252 adult fish caught by the Chinese commercialpurse seine flee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November 2006 to January 2007 and 150 juveniles from bottom trawl surveys on the spawn-ing ground in May 2006.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ssumed birth date of 1 st April and date of capture was used to adjust the agedetermined from counting the number of complete translucent rings.The parameters of three commonly used growth models,the vonBertalanffy,Logistic and Gompertz models,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Based on the Akaike InformationCriterion (AIC),the von Bertalanffy growth model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l.The size-at-age and size-at-maturityvalues were also found to decrease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the 1950s,which was caused by heavy exploitation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相似文献   
133.
食物资源对海洋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海洋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描述了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及功能, 对分析种间关系和资源分配模式、了解群落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在整理近30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系统归纳了当前海洋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的主要方法(胃含物分析、整体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脂肪酸组成分析和特定化合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应用领域, 着重归纳总结了量化营养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的生态模型, 并分析了各营养生态位评估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在此基础上, 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以期为我国海洋动物摄食生态学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面对无处不在且不可预测的变化,减轻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增强恢复力成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与振兴的必要途径。基于田野调查与扎根理论方法,以黄土高原佳县为研究区,自下而上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恢复力的演化路径与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设施与服务系统范畴形成了7组典型脆弱性-恢复力演化路径。其中,地形与生态、气候变化与灾害、农业农村市场、人口发展等范畴为演化路径中的扰动来源,政策与工程、家庭行为范畴为应对扰动的行动策略,每条路径表现出相应的脆弱性、恢复力演变特征。(2)聚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现实困境,政府与家庭两大利益主体做出了减轻脆弱性、建立恢复力的响应行动。家庭响应聚焦于生计及公共服务领域,缺乏应对生态风险、人口空心化与文化淡化的行动。政府层面侧重于响应经济与生计困境、生态风险,而在建立文化恢复力与应对公共服务供给脆弱性的广泛行动较为缺乏。(3)提出了“三足式”系统脆弱性-恢复力演化理论模型。“三足”分指扰动、行动、脆弱性-恢复力演化结果,三足之间交互耦合,且行动内部政府层与家庭层相互适应。最后,文章基于热点范畴、脆弱性与恢复力联合、家庭行为方面提...  相似文献   
135.
以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为例,基于2007—2010年中国鱿钓船的生产统计原始点位数据,利用Voronoi图和空间自相关方法,评估柔鱼资源的全局空间模式、局部空间聚集特征,并以空间可视化方式呈现。在渔业资源及空间分析中,高产值聚集的海域称为空间热点,而低产值聚集的海域称为空间冷点。研究表明,全局自相关统计量Morans I和General G均指示了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的聚集分布状态。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2007和2009年均具有2个热点和1个冷点区域,2008年具有1个热点和1个冷点区域,2010年具有1个热点和2个冷点区域,这些热冷点呈南北向或东西向分布态势。热冷点格局的叠加图显示,研究区内存在1个强热点、1个弱热点和1个强冷点,其中弱热点覆盖的区域在4年间表现为热点和冷点的交互变动。对7—11月平均海表温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分析显示,热点和冷点均为中心渔场,热冷点形成的温度条件无显著差异;热冷点形成的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2~1.1mg/m3,其中冷点区域的浓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6.
Fish biomass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fishery stoc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and it is often estimated from ocean primary production(OPP).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mass of a fish stock and OPP is always complicated due to a variety of trophic controls in the ecosystem.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mass of chub mackerel(Scomber japonicus)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 in the southern East China Sea(SECS), using catch and effort data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large light-purse seine fishery logbook and NPP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We further discuss the mechanisms of trophic control in regulating this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non-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standardized CPUE(Catch-Per-Unit-Effort) and NPP(P〈0.05). This relationship can be described by a convex parabolic curve, where the biomass of chub mackerel increases with NPP to a maximum and then decreases when the NPP exceeds this point.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ecosystem in the SECS is subject to complex trophic controls. We speculate that the change in abundance of key species at intermediate trophic levels and/or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might contribute to this complex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37.
瓦努阿图周边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表温(SST)是影响渔场的重要环境因子.根据2008年我国冰鲜金枪鱼延绳钓船在瓦努阿图周边海域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SST资料,分析了长鳍金枪鱼各月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K-S检验表明,长鳍金枪鱼渔场形成与SS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8.
海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10年来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急需加强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耦合模拟研究是实现流域地表与地下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支撑。本文探讨了当前3种不同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方式,基于现有数据条件和应用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将成熟的流域地表水SWAT与地下水MODFLOW模型进行松散耦合的技术框架,并构建了海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模型。在流域地表空间上,根据流域特性和管理需求,划分了283个子流域和2100个水文响应单元(HRU);在平原区地下空间上,基于15个大的岩性分区剖分出若干个4km×4km网格。通过GIS平台,建立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计算单元的转换关系。并利用1995.2004年水文气象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取得较好模拟精度。该耦合模型不仅能够支撑流域现状管理,而且可用于气候变化与南水北调工程对流域水资源影响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139.
乡村类型视角下干旱区社区恢复力评估及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西北典型干旱区民勤绿洲为例,基于582份农户调研问卷,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界定乡村类型,测度乡村社区恢复力,明确乡村类型和社区恢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抽样的71个行政村中,传统非农型乡村40个,在绿洲分布最广;传统农业型乡村17个,主要分布于湖区;新型农业型乡村6个,分布于坝区和泉山区;非农型乡村8个,在县城周围呈环形分布。(2)民勤绿洲乡村社区恢复力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除湖区东湖和西渠2镇外,其余地区恢复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民勤绿洲不同类型乡村社区恢复力的大小为:传统非农型(0.520)>新型农业型(0.495)>非农型(0.472)>传统农业型(0.453)。基于上述结果,针对不同类型乡村与社区恢复力的关系,提出民勤绿洲乡村社区恢复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0.
防止致贫返贫、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落脚点。探究农户贫困脆弱性及其机制可为建立预防致贫返贫机制提供思路和借鉴。通过构建贫困脆弱性分析框架和测度体系,以秦巴山区为例,测度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分析贫困脆弱性差异,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均值为0.046,贫困脆弱性等级呈现“纺锤形”分布。② 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及不同维度间差异明显。补贴依赖型、务农主导型农户受健康冲击或教育压力大且适应力薄弱,贫困脆弱性较高。多元型和纯务工型农户具有低风险与低敏感性,适应力较高,贫困脆弱性较低。③ 农户的暴露风险、适应力具有地域分异性,中山区农户自然风险较高且高贫困脆弱性的农户比例大;河谷川塬区农户的适应力较高。④ 建档立卡贫困识别与贫困脆弱性评估结果具有一定差异。⑤ 农户贫困脆弱性受家庭层面的户主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职业类型、社会连接度、政策依赖性、非农就业人数、生计多样性以及村域层面的地形起伏度、道路可达性、与河流的距离以及教育可及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