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山东埠西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古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济南章丘埠西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并对山东章丘埠西黄土剖面进行了粒度、磁化率以及光释光测年等指标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 根据粒度测量数据和粒度参数变化特征,并运用萨胡判别公式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判别,可知山东埠西剖面黄土沉积主要为风成沉积。通过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的环境敏感粒级分别为7.08~8.91 µm和39.81~50.12 µm;② 磁化率变化与不同粒级百分含量的变化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低频磁化率变化范围为32.38×10-8~138.46×10-8m3kg-1,高频磁化率在 30.62×10-8~123.31×10-8m3kg-1 之间变化,其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埠西黄土剖面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信息;③ 结合光释光年代的测量数据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可将该黄土剖面划分为3个黄土层和3个古土壤层,该剖面记录了末次冰期以来该区域古气候环境的变化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2.
Xinchao Sun Yuichi Onda Akiko Hirata Hiroaki Kato Takashi Gomi Xueyan Liu 《水文研究》2018,32(8):1038-1049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roughfall (TF) isotopic composition, used as tracer input, influences isotope hydr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forested watersheds. Notwithstandi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dominant canopy factors and processes that affect the patterns of TF isotopic variability remains ambiguous. Here, we examin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F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a Japanese cypress plantation, in which intensive strip thinning was performed and investigated whether canopy structure at a fine resolution of canopy effect analysis is related to TF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how this is affected b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anopy openness, as an index of canopy structure, was calculated from hemispherical photographs at different zenith angles. TF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 10 × 10 m experimental plot in both pre‐thinning (from July to November 2010) and post‐thinning (from May 2012 to March 2013) period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inning resulted in a smaller alteration of input δ18O of gross precipitation, whereas the changes in deuterium excess varied in both directions. Despite the temporal stability of spatial patterns in TF amoun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F isotopic composition was not temporally stable in both pre‐ and post‐thinning periods. Additionally, after thinning,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F was best related to canopy openness calculated at the zenith angle of 7°, exhibiting thre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tha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nonsignificant. Changes 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wind speed,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were found to affe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F δ18O and canopy openness. The observed shifts in the relationships reveal different dominant factors (partial evaporation and the selection), and canopy water flowpaths control such differences. This study provides useful insights into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F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improv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f interception through canopy passage.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语义分割模型的绿视率提取缺乏适用性研究,本文首先基于DeepLabv3+语义分割预训练模型和自主标注样本,采用迁移学习策略,构建街景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然后基于构建的街景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取计算北京三环内绿视率(GVI),分析点、线尺度下绿视率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相比DeepLabv3+语义分割预训练模型,迁移学习后模型F1值和mIoU值分别提高了7%和3%;(2)点状尺度上北京三环内绿视率整体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聚类式分布特征,0~0.15区间内街景采样点GVI约占58.1%;(3)线状尺度上整体呈“环线低环内高”且中心发散式特征分布,0~0.15区间内研究区道路GVI约占59.8%。该研究对于提升城市街道绿化感知程度和城市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外源氮输入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气氮沉降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沉降量不断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不仅体现在地上植被生长和群落动态的变化,其地下各种生态过程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此外,世界范围内的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施氮是寻求草地恢复的有益尝试.综述了大气氮沉降和人为施氮引起的外源氮输入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微生物呼吸、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酶)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施氮有利于细菌数量的增加,但对真菌数量的影响甚微或是降低真菌的数量.②长期施氮降低土壤微生物量,但短期施氮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③施氮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微生物可获得的碳源的量.输入地下的植物碳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输入地下的有机质减少则抑制微生物呼吸.④施氮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底物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出负效应.⑤施氮提高了β-葡糖苷酶、磷酸酶和大部分糖苷酶的活性,降低了脲酶的活性.迄今为止,施氮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效应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后的研究中应开展氮输入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长期试验研究、加强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研究以及合理确定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氮饱和阈值,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测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半潜平台在复杂海洋环境作用下,会发生不规则的六自由度运动响应。这种平台运动的不规则性和随机性对平台作业、栈桥控制以及直升机起落等造成极大的不确定和未知风险。因此,在极短期内准确快速预报平台运动响应对深海浮式平台作业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目前针对浮式平台运动响应的计算主要是基于势流理论,对确定波浪激励下的平台一阶运动和二阶慢漂运动进行求解,计算的时效性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此外,还需要对入射波浪时历进行准确预报,导致平台运动响应准确计算更加困难。针对上述难题,提出了基于EMD-LSTM模型进行平台运动极短期预报的方法。该方法以半潜平台模型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平台运动响应的时间序列进行预处理,接着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D)将时间序列分解成相对平稳的分量,再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可以处理复杂非线性长时间序列的优点,对时间序列进行训练预测,最后进行仿真,同时与传统LSTM模型与EMD-BP模型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EMD-LSTM模型的平台极短期预报方法精度较高,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工程应用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影像分割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前提,遥感影像分割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遥感分类的精度。为提高喀斯特山区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精度,采用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对喀斯特山区高分辨率影像分割,通过标准最近邻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对比了仅多尺度分割、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两种分割方法下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的精度。结果表明:(1)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能改善过分割和欠分割现象。(2)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优于单一使用多尺度分割。(3)多尺度-光谱差异分割综合了影像的光谱、纹理、形状等特征,进而提高了喀斯特山区影像分割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16年大渡河流域1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上、中、下游三个分段流域的面雨量,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计算流域内雨季开始及结束期。结果表明:(1)大渡河中、上游面雨量呈上升趋势,下游呈下降趋势,下游年降水量相对变率和极差最大,其次是中游,上游最小;夏季流域面雨量最大,占全年降水的50%~60%。5-9月流域面雨量在100~200 mm之间,11月至翌年2月在5~20 mm之间,流域内面雨量峰值出现时间由北向南延迟,上、中、下游相差近1个月。(2)依据雨季转换指标计算出的雨季开始及结束期比依据强降水计算的更稳定,大渡河流域下游进入雨季最早,其次是中游,上游最晚,而上游雨季结束最早,其次是中游,下游最晚,上、中、下游雨季持续时间分别为172 d、182 d和195 d。(3)当上游出现强降水时,中、下游很少同时出现强降水,当下游出现强降水时,中游经常同时也出现强降水。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方法的分割参数选择方案,从各个类别的训练样区中提取分割参数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区域分割,计算得出一个最大的目标函数值,为每个类别推演出最佳分割参数;在单个类别参数影像分割和分类的基础上,融合所有处理结果,最后完成影像分类。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