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2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1526篇
测绘学   759篇
大气科学   831篇
地球物理   932篇
地质学   2638篇
海洋学   874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484篇
自然地理   70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81.
基于RS和GIS的农业土地利用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馨  吴健平  石纯 《现代测绘》2004,27(3):12-14
农业已被确认为地表和地下水最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而土地利用方式又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性因素。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化肥与农药用量的增加、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增加等,这些非点污染源严重威胁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为了更好地预测和控制、管理非点源污染,必须研究其负荷定量化问题。本文从以上几方面入手,讨论了非点源污染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利用组件GIS技术,以网格为评价单元,实现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及可视化分析。文章最后以上海市松江区作为研究区域,对该区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赵明  王庆  陈昕  鞠建荣  张凤梅 《现代测绘》2004,27(5):44-45,48
对矢量地图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图形拓扑、数据冗余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研制了基于AutoCAD2000平台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83.
白云岩成岩收缩晶间孔、洞、缝与构造网状缝相互沟通可以组成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这种复杂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随机性强、发育程度和差异性大,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以中国西部酒泉盆地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白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碳酸盐岩裂缝的方法。本文描述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的实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4.
85.
马新  陈宝义  刘三虎 《探矿工程》2005,32(1):13-15,17
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地下厂房防渗帷幕工程身处岩溶发育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以层间错动断层为主,并有部分陡倾角断层发育,岩层受构造挤压强烈,断层、节理、破碎带发育;水平岩溶、垂直岩溶发育。以此工程为例介绍了高压灌浆施工工艺,阐述了岩溶地区高压灌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6.
城市防震减灾是地震潜在频发区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福建省永安市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设计防震减灾数值模型,分析模型集成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地震风险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价、生命与财产损失估算、救援与救灾管理调度等模型和基于GIS开发的震害预测和应急模拟系统。该系统在福建省永安市的实际应用表明,通过对地震灾害预测结果的分析,可加强城市抗震中的薄弱环节,为灾区政府应急响应和制订对策提供决策支持辅助信息,从而显著提高城市防震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7.
88.
A sequence of shallow reef cores from Heron Reef, Great Barrier Reef,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Holocene reef growth models. Isochron analysis of a leeward core transect suggests that the north‐western end of Heron Reef reached current sea‐level by ca 6·5 kyr bp and then prograded leeward at a rate of ca 19·6 m/kyr between 5·1 kyr and 4·1 kyr bp (pre‐1950) to the present reef margin. A single short core on the opposing margin of the reef is consistent with greater and more recent progradation there. Further to the east, one windward core reached modern sea‐level by ca 6·3 kyr bp , suggesting near ‘keep‐up’ behaviour at that location, but the opposing leeward margin behind the lagoon reached sea‐level much more recently. Hence, Heron Reef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ef growth behaviour o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ame margin. Mean reef accretion rates calculated from within 20 m of one another in the leeward core transect varied between ca 2·9 m and 4·7 m/kyr depending on relative position in the prograding wedge. These cores serve as a warning regarding the use of isolated cores to inform reef growth rates because apparent aggradation at any given location on a reef varies depending on its location relative to a prograding margin. Only transects of closely spaced cores can document reef behaviour adequately so as to inform reef growth models and sea‐level curves. The cores also emphasize potential problems in U‐series dates for corals within a shallow (ca 1·5 m) zone beneath the reef flat. Apparent age inversions restricted to that active diagenetic zone may reflect remobil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 in irregularly distributed microbialites or biofilms that were missed during sample vetting. Importantly, the Th‐containing contaminant causes ages to appear too old, rather than too young, as would be expected from younger cement.  相似文献   
89.
90.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卡拉岗组火山岩岩性揭示该区火山岩岩相主要包括火山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不发育。为了明确不同岩相分布规律,本文系统利用测井、地质、地震等多种资料,建立测井岩性识别模板,以单井相作为约束,开展地震反演,明确火山岩岩相的平面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喷发方式以裂隙式为主,火山口呈串珠状沿主断裂排列;溢流相平面呈层状分布,溢流相安山岩最为发育。研究结果可有效指导该区火山岩油藏的勘探评价工作,同时为火山岩岩相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