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西天山博罗科努地区的玉奇布拉克和乌图精河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闪长质包体,包体发育矿物相互包裹的嵌晶及岩浆冷凝矿物不平衡结构,同时出现淬冷形成的针状磷灰石,指示岩体形成过程经历了二元岩浆的混合作用。包体较寄主花岗岩有明显低的SiO_2、K_2O,高CaO、FeO~T和MgO,但二者的微量元素高度一致,相对富集Rb、Th、U、K等LILE,贫HFSE,亏损Sr、Nb、Ta、P和Ti等元素,为二元岩浆混合作用所致。经LA-ICP-MS锆石U-Pb定年,两个岩体寄主花岗岩和包体分别获得301 Ma、308 Ma和303 Ma、298 Ma的形成年龄,指示同期不同源岩浆活动并存。寄主花岗岩的ε_(Hf)(t)值分别为+4.20~+8.33和+4.97~+7.0;Hf陆壳模式年龄T C_(DM)为782~1045 Ma和863~998 Ma,揭示它们主要源自新元古代早期陆壳物质。包体的εHf(t)值分别为+2.75~+6.41和+4.63~+7.92,与区域上同期基性岩脉正的εHf(t)和εNd(t)值相当。结合区域上同期花岗岩类高ε_(Hf)(t)和ε_(Nd)(t)、中等n(~(87)Sr)/n(~(86)Sr)推断,该期花岗岩是新元古代早期陆壳物质部分熔融的岩浆与被消减带组分改造的略亏损岩石圈地幔岩浆混合作用的结果,并构成由晚石炭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向早二叠世富钾花岗岩/或A型花岗岩转换的岩浆演化系列,表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西天山造山带转入后碰撞晚期向伸展转化的构造环境。陆壳伸展导致幔源基性岩浆上侵,诱发陆壳部分熔融产生壳源岩浆,二者混合形成晚古生代以来西天山最为广泛的花岗岩浆活动,成为区内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82.
九江-瑞昌5.7级地震调查及其思索和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扼要介绍了该次地震基本特征,分析了房屋破坏和地震地表变形的可能原因,指出在中国东部尤其是以往被视为少震弱震的地区完善地震监测设施、加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普及避震抗震知识、注重建构筑物尤其是民居群选址工作和落实必要的抗震结构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3.
甘肃庆阳地区沿河谷萨拉乌苏组分布普遍,在庆阳附近和环县曲子该组底部砂砾层和上部粘土层中发现了陶片。同一层位产哺乳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14C测年资料也反映它是一套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堆积,与根据哺乳动物化石所确定的地质年代相一致。这一发现把陶器出现的年代提前了大约2万年,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4.
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地下流体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高小其  王道 《内陆地震》1999,13(3):243-252
依据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地下流体的交换资料,分析了它们对天山及其邻区强震的映震特征,认为:(1)水化学异常时间与水动态异常的时间不同;(2)气体,离子,水动态异常形态多样;(3)水化学正负正常不确定;(4)异常幅度变化复杂;(5)强震远场效应明显;(6)震后效应显著并具有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85.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地壳放气现象是地壳不同层次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重要形式。因此,强烈放气通道实际上是一个洞察地球内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应力应变的"窗口"。通过系统观测和记录释放地点、释放量与释放方式,可以了解地壳内压力的变化与通道的开启状况,从而给地震预报、构造活动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断层土壤气测量在地震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且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断层土壤气流动观测研究现状,并对其技术思路、数据分析等展开调查,为深入开展断层土壤气与气体运移关系的研究提出设想,以期形成相对成熟的观测技术系统,为开展地震相关研究服务。笔者认为,地震断层土壤气观测方法尚处于研究初期,不够成熟,但因其具有轻便、快捷、价廉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巨大的科学潜力。  相似文献   
86.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环境污染事件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雪雁  王蓉  王晓琪  刘江华 《地理科学》2019,39(9):1361-1370
环境污染事件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急需厘清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提供借鉴。利用Theil指数、变异系数、ESDA等方法,分析了2006~2016年中国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了不同尺度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6年省级尺度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总频次与不同等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发生频次和区域差异呈“东--西”洼地型格局;地级市尺度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次随城市规模减小有所降低,随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呈倒U型,同时,环保重点城市污染事件发生频次高于普通城市的特征;而环境污染事件的差异性表现为随城市规模减小有所降低,随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而递减,及环保重点城市高于普通城市的特征。“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环境污染事件多发且类型多样,以西地区污染事件少发且类型单一,不同等级环境污染事件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且随尺度增大,影响因素与环境污染事件的关联性趋于增强。其中,经济发展和环境监管水平对不同尺度环境污染事件均有显著影响,环境监管水平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不同尺度环境污染事件的解释力较高。  相似文献   
87.
GPS buoy methodology is one of the main calibration methodologies for altimeter sea surface height calibration.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results of the Qinglan calibration campaign for the HY-2A and Jason-2 altimeters. It took place in two time slices;one was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2014, and the other was in July 2015. One GPS buoy and two GPS reference stations were used in this campaign. The GPS data were processed using the real-time kinematic (RTK) technique. The fi nal error budget estimate when measuring the sea surface height (SSH) with a GPS buoy was better than 3.5 cm. Using the GPS buoy, the altimeter bias estimate was about -2.3 cm for the Jason-2 Geophysical Data Record (GDR) Version ‘D' and from -53.5 cm to -75.6 cm for the HY-2A Interim Geophysical Data Record (IGDR). The bias estimates for Jason-2 GDR-D are similar to the estimates from dedicated calibration sites such as the Harvest Platform, the Crete Site and the Bass Strait site. The bias estimates for HY-2A IGDR agree well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Crete calibration site. The results for the HY-2A altimeter bias estimated by the GPS buoy were verifi ed by cross-calibration, and they agreed well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analysis method.  相似文献   
88.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2012~2016年中国城市不同职业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变动特征及驱动力的研究表明:①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整体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异态势,较高及以上等级房租收入比地市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中西部省会城市。②各职业房租收入比逐渐形成金字塔形结构,但职业间房租收入比差距较大。③东部地区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多呈向下和平稳混杂分布,中部地区呈向下、平稳和向上镶嵌分布,西部地区以平稳为主,向上转移为辅。④经济、人口、社会及预期因素对房租收入比的解释力依次降低,消费水平、租赁户比例、地产投资密度、人口吸引力及收入水平是影响房租收入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9.
一种基于形状特征进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灰度一致性的图像分割方法并结合形状特征进行道路提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割,对分割结果使用形状特征进行道路段的选择,可以获取直线和曲线道路段,克服了许多方法只能提取直线道路段的缺点,然后在确定的道路段上选择种子点进行区域增长,从而实现自动选取种子点并提取道路网的过程,最后结合边缘信息和形态学方法规整化道路网.提出的方法能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直线和曲线道路段的提取.经过实验分析和比较证明:该方法对于路面灰度均匀性较好和路面灰度均匀性较差的图片,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在较详细分析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中等地震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华东地区中等地震活动条带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中等地震活动具有由西向东的整体性迁移特征,其迁移速率约25 km/a,可能起源于地幔应力波.对华东地区而言,目前东部的北西向条带北部,是未来最有可能出现"关门"地震的区域.该项研究为地震趋势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