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4篇
  免费   1601篇
  国内免费   2363篇
测绘学   1042篇
大气科学   1315篇
地球物理   1409篇
地质学   4027篇
海洋学   1118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689篇
自然地理   91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627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585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传统LBS应用主要提供城市中的交通、餐饮等大众位置服务,对于小范围的特定场所(如校园、居民小区、公园等)还未提供成熟的个性化位置服务。利用GIS技术对校园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空间位置管理校园数据,并以矢量地图等方式对校园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基于Android技术进行掌上校园APP的开发实践,实现了路线规划、校内街景、周边搜索等功能。实验表明:移动校园与LBS有很好的契合点,将校园生活与位置信息紧密结合,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四元桥地区三维模型试验为例,阐述了城市三维地形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适用于地形模型的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方法、传统影像重叠度条件下的真正射影像制作方法和渲染技术与立体建模相结合的道路建模方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在精度与真实性损失较小的条件下达到了整体美观效果,所建模型符合城市三维地形可视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一种纹理自适应的影像连接点提取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沙漠地区无人机影像对比度低、相似性强、纹理信息不均衡,经常会造成连接点过少甚至提取、匹配失败的突出问题。该方法利用影像金字塔进行粗匹配,建立影像之间近似单应变换关系;通过对原始影像分块计算灰度共生矩阵的熵来评估影像纹理指标,并据此实现特征点的自适应提取与匹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可靠性强的同名点。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许多城市以开展"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多规合一"工作,以期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但是,大部分地区实践的"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侧重于多规空间数据展示和协同审批等方面,而对面向土地规划管理方面并无相关应用.本文首先尝试对土地规划管理与多规合一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梳理出面向土地规划管理的多规合一的信息平台建设思路;最后重点研究解决了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建设用地选址预审、土地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功能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95.
经纬仪测量设备能够获取卫星及星上仪器设备安装的角度和位置等精测数据,而从测量数据本身不易直观分析出航天器壳体结构和星上设备安装的精度。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Unity的航天器精测数据可视化模型——U-SAM。本文在分析目前航天器精测数据可视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和论证结合立方镜准直测量原理设计U-SAM可视化模型的方法;并测试了基于U-SAM模型的可视化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对测量数据可视化能够形象、直观、快速地反映测量数据目前具有的或在随后的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趋势,从而指导工作人员对设备总装、测量手段等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该模型能够高效地对测量数据进行诊断,检测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航空航天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减轻测量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6.
晕渲图的设计与制作一直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晕渲图展示地形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目前有多种思路被提出用于改善晕渲图的显示效果,但是在制作小比例尺晕渲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形破碎导致难以把握地形宏观骨架,缺少海洋地形或海洋地形过于具体干扰到陆地要素表达,传统的DEM与山影数据叠加的模式使得美观与地形清晰无法兼得,这就需要重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以晕渲图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采用地貌晕渲与分层设色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全球范围的晕渲图制作过程中,不同显示比例尺下DEM分辨率配置技巧、海洋地形展示方法与地形可视化新思路.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晕渲图在每级显示比例尺下都能展示出良好的地形效果,为中小比例尺晕渲图增强表现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与遥感影像空间尺度的关系对高分辨率影像在植被分析中的运用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确定最佳分辨率的方法。以云南鲁甸县茨院乡为研究区,先对原始影像(Worldview-2)进行重采样处理,生成一系列低分辨率影像;计算13组数据的NDVI并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出植被覆盖度;运用信息熵理论和按照局部方差的思路等两种方法,定量分析该区植被分析的最佳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NDVI值域区间呈现收敛趋势;植被覆盖度分级图斑斑块数量急剧减少,而所占面积比则保持相对平稳;信息熵中的信息量也随之减少。分析结果认为,该区进行基于Worldview-2影像植被分析的最佳空间分辨率为12m。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北京地区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类宗教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对寺庙、道观、清真寺、教堂等的数据从时间维、地理空间维和属性维三个维度进行规范化组织,建立了明初以来北京宗教文化景观时空数据库.方便数据的存储、检索、查询、浏览、分析和统计,弥补以往对宗教文化景观按时间或者按历史事件等主题整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9.
由于海洋业务化预报模式对中尺度涡等海洋中、小尺度物理过程的准确预报仍然具有较大困难,因此,区域台风-海洋耦合模式初始化采用稳定基态的海洋数据是当前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两组台风个例的模拟,检验了基于稳定基态海洋数据的区域台风-海洋耦合模式的模拟效果,并通过6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初始台风最大风速半径(Radius of maximum wind speed,RMWS)对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台风RMWS的影响贯穿整个模拟阶段,RMWS越大,下垫面热通量输送量级越大,台风强度越强。在台风强烈的风场作用下,海温反馈也越显著,从而引起热通量降低幅度增大。RMWS作为与台风结构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在度量台风强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uses the ARW-WRF model to carry ou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warm-sector heavy rainfall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on the 22–23 May, 2014. A composit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convective cells on a convection line during this rainfall event. This analysis identified three stages: (1) Stage of activation: the 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surfaces as lower layers start to bulge and form warm cells and weak vertical convective cloud towers which are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low-level warm moist updrafts in the rainfall sector; (2)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warm cells continue to bulge and form warm air columns and the convective cloud towers develop upwards becoming stronger as they rise; (3) Stage of maturity: the warm air columns start to connect with the stable layer in the upper air; the convective cloud tower will bend and tilt westward with each increasing in height, and the convection cell is characterized by a “crescent-shaped echo” above the 700hPa plane. During this stage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cell is higher tha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he dynamic structural field is manifested as intensive vertical upward movement. The large-value centers of the northerly and westerly winds in the middle layer correspond to the warm moist center in the cells and the relatively cold center south of the warm air column.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crescent-shaped” convective cell is associated with horizontal vorticity. Horizontal vorticity in the center and west of the warm cell experiences stronger cyclonic and anticyclonic shear transformation over time; this not only causes the original suborbicular cell echo shape to develop into a crescent-like shape, but also makes a convection line consisting of cells that develop to the northw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