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63篇 |
免费 | 3580篇 |
国内免费 | 486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88篇 |
大气科学 | 3419篇 |
地球物理 | 4642篇 |
地质学 | 10130篇 |
海洋学 | 2488篇 |
天文学 | 739篇 |
综合类 | 1871篇 |
自然地理 | 23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9篇 |
2023年 | 498篇 |
2022年 | 1066篇 |
2021年 | 1266篇 |
2020年 | 1069篇 |
2019年 | 1138篇 |
2018年 | 1222篇 |
2017年 | 1082篇 |
2016年 | 1176篇 |
2015年 | 1026篇 |
2014年 | 1256篇 |
2013年 | 1195篇 |
2012年 | 1181篇 |
2011年 | 1204篇 |
2010年 | 1197篇 |
2009年 | 1080篇 |
2008年 | 953篇 |
2007年 | 840篇 |
2006年 | 709篇 |
2005年 | 629篇 |
2004年 | 498篇 |
2003年 | 460篇 |
2002年 | 495篇 |
2001年 | 522篇 |
2000年 | 537篇 |
1999年 | 706篇 |
1998年 | 572篇 |
1997年 | 523篇 |
1996年 | 509篇 |
1995年 | 394篇 |
1994年 | 396篇 |
1993年 | 344篇 |
1992年 | 301篇 |
1991年 | 210篇 |
1990年 | 162篇 |
1989年 | 137篇 |
1988年 | 111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55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6篇 |
1958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大河流域的水系统是支撑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理解水系统的结构变化是深入揭示区域系统演化的关键。基于自然-社会水系统视角,从黄河全流域和二级水资源分区尺度,利用1998—2018年降水、蒸发、径流、社会经济耗水等水系统变量,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水系统要素的变化趋势及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全流域尺度,降水、蒸发分别以4.25 mm·a-1、4.09 mm·a-1的速率上升,但蒸发在空间上的变化更显著;径流量呈现先减少再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且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社会系统耗水量呈现增速减缓的特征,农业灌溉占耗水结构的比例以0.50%的速率逐年下降;城镇公共、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耗水比例分别以0.07%、0.29%、0.11%的速率上升。在二级水资源分区尺度,各水系统分异特征明显,兰州至头道拐段及花园口以下区域水系统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已经出现了超载。各水系统要素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协同演变趋势,在湿润区域,蒸发相较于降水具有明显的滞后现象,但在干旱区域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黄河流域水系统要素在时空上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未来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区域的水资源压力加剧。 相似文献
142.
江苏省四季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江苏省气温明显升高,使得江苏省四季的起止时间和长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多种季节划分方法,根据江苏省的气温分布特点,定义了适用于江苏省的四季划分方法.通过分析四季的变化,结果显示:(1)江苏省四季分明,且南北有明显的差别,就全省常年平均而言,冬季最长,其次是夏季,秋季和春季长度很相近,秋季略短.(2)过去几十年里,江苏省各地区各季节的长度和起止时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自21世纪以来,这种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最主要的变化特点为:春季发生的时段向前移了近10d;夏季明显变长,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秋季的发生时段整体向后移;冬季明显缩短,特别是结束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143.
ZHANG Qiang CHEN MuHong ZHANG LanLan WANG RuJian XIANG Rong & HU WeiFen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14,57(4):682-692
Detailed radiolarian biostratigraphy in the Plio-Pleistocene was analyzed by using samples from IODP Site U1340 that was drilled to a core depth of 604 m in the southern Bering Sea. A total of 227 species belonging to 102 genera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radiolarian index species at Site U1340, five radiolarian zones since the Pliocene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southern Bering Sea for the first time, and 25 radiolarian bioevents were recognized. Their ages were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age-depth plot that was constructed by the synthetical datum of the effective biostratigraphic and magnetostratigraphic events. The radiolarian zones at Site U1340 were syste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its adjacent regions since the late Early Pliocene, which further improved and interpreted the biostratigraphic datum as well as their correlations in the middle-high latitude of the North Pacific. In addition,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of radiolarian zones show that Botryostrobus aquilonaris Zone emended in this paper is equivalent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same zone defined by Hays, 1970, and Druppatractus irregularis-Dorydruppa bensoni Zone as well as Spongodiscus sp. Zone, newl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Cycladophora sakaii Zone and Stylatractus universus Zone in the subarctic North Pacific,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4.
从平面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利用Fourier积分变换等数学手段,推导出了单层平面问题的刚度矩阵,然后按有限元法组成总体刚度矩阵。通过求解由总体刚度矩阵所构成的代数方程和Fourier积分逆变换,得到在任意静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平面问题的精确解。由于刚度矩阵不含有正指数项,计算时不会出现溢出现象,从而克服了传递矩阵法的缺点。推导过程中摒弃了应力函数的选择,使得问题的求解更加合理化,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此类问题如温度场、动力学等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实例证明了推导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探究溶丘洼地土壤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驻马哨溶丘洼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坡度、坡向、土壤深度分析土壤容重、水分及有机质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为强变异,变异系数为0.71,容重和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15、0.11,属中等变异,土壤容重和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0.581;(2)块基比介于0.78~0.97,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程度较大,空间自相关较小,且模型拟合较好。(3)耕地土壤有机质、水分含量最低,容重最大,而灌木土壤反之;(4)北坡土壤容重高于南坡,变异系数小于南坡;而土壤水分、有机质低于南坡,变异系数高于南坡。从不同坡位、坡向的比较中,皆体现了土地利用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在土地利用作为主要因素的影响下,驻马哨洼地土壤水分、容重、有机质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增加,空间自相关减小。 相似文献
146.
甘肃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甘肃西峰红粘土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碳酸盐含量较高,而Si、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为消除碳酸盐的影响,样品经酸溶处理后其化学组成十分均一,反映物质来源的一致性。稀土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分布形式揭示出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风成成因的相似性。研究表明,红粘土的化学风化尚处于脱Ca、Na为主的早期阶段;CIA值和酸不溶物中的Na/K比及Rb/Sr比参数一致地指示了红粘土化学风化程度高于第四纪的黄土和古土壤,反映出晚第三纪以来黄土高原的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向第四纪逐渐变干变冷演化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47.
Agegraphic dark energy (ADE) and New-ADE models have been introduced as two candidates for dark energy to explain the accelerated expansion phase of the Universe. In spite of a few suitable features of these models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several drawbacks in them. Therefore in this investigation a new version of ADE and New-ADE are studied which can improve such drawbacks appearing in the ordinary ADE and New-ADE scenario. In fact we consider an interacting model of scalar field with matter and after re-deriving some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 find out the best fit for the model. Actually by finding the best fitting for fre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 show that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相似文献
148.
在现代生物科学中,应用生物卵壳亚微结构的物种特异性进行分类研究已成为可行性现实。在海洋生物学研究中,曾发现海胆类未受精的卵壳层颗粒中即存在着眀显的物种特异性差别( L?nning,1967)。很多学者通过对鱼类卵细胞发生期间的亚微结构及卵壳形成的研究,证实在鱼类卵壳结构中亦存在特异性的种间差异,并认为这些差异与分类学、生物学及其区系分布有密切关系( Müller& Sterba,1963; Yamamoto,1963;G?tting,1966; Anderson,1967; Flügel,1967)。目前我国对鱼类卵壳( Egg chorin)结构的研究还鲜为人知,本文亦是首次通过对12种海洋经济鱼类受精卵的卵壳结构差别的探讨,为进行鱼类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9.
地方认同是衡量人地情感、理解人与地方认知关系的重要概念,能够反映人地互动的复杂动态关系。企业社区作为重要的城市居住空间,理解居民地方认同对于科学开展城市社区更新、街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西北第一印染厂社区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社会环境变迁和社区重构影响下,居民个人身份与地方认同的变化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企业社区居民个人身份认同是从单位人向社会人,以及未来作为留守老年群体的转变。2)延续传承的集体记忆维系居民积极式认同,社会交往生疏化和社区管理社会化加剧地方认同弱化,破败的建筑环境和落后的配套设施带来消极式认同。3)居民在生活、成长的企业社区环境和社会互动中构建了自身及对地方的认同,随着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居民个体特征而变化。外部社会环境的国企改革、住房改革使企业转轨、社区社会空间转变,加以居住时间差异、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与个人经历变化等内部因素,共同塑造居民的地方认同及其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0.
对湖北郧县辽瓦店剖面的沉积学特征及磁化率、粒度、Rb、Sr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瓦店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1)-过渡层(Lt)-古土壤(S0)-全新世黄土(L0)-表土(TS)地层序列;不同地层单元的风化成壤差异明显,其成壤强弱顺序为古土壤S0成壤最强、全新世黄土L0和过渡层Lt次之、马兰黄土L1最弱。成壤强弱的变化揭示出该区晚更新世末期(11 500 a BP以前)气候干冷,全新世早期(11 500~8 500 a BP)气候处于晚更新世干冷向全新世中期暖湿的过渡阶段,全新世中期(8 500~3 100 a BP)气候最为温暖湿润,全新世晚期(3 100 a BP以来)气候转为干冷且逐渐恶化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