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51篇 |
免费 | 9528篇 |
国内免费 | 56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51篇 |
大气科学 | 3154篇 |
地球物理 | 4468篇 |
地质学 | 14503篇 |
海洋学 | 4885篇 |
天文学 | 371篇 |
综合类 | 1781篇 |
自然地理 | 28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746篇 |
2023年 | 909篇 |
2022年 | 1449篇 |
2021年 | 1601篇 |
2020年 | 1453篇 |
2019年 | 1503篇 |
2018年 | 1532篇 |
2017年 | 1358篇 |
2016年 | 1414篇 |
2015年 | 1595篇 |
2014年 | 1560篇 |
2013年 | 1726篇 |
2012年 | 1892篇 |
2011年 | 1845篇 |
2010年 | 1820篇 |
2009年 | 1749篇 |
2008年 | 1778篇 |
2007年 | 1620篇 |
2006年 | 1509篇 |
2005年 | 1334篇 |
2004年 | 920篇 |
2003年 | 708篇 |
2002年 | 745篇 |
2001年 | 724篇 |
2000年 | 599篇 |
1999年 | 349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191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44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2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5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造山型金矿的成矿作用与H20-CO2流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对阿尔泰山南缘和穆龙套金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无水的CO2-CH4流体在中亚成矿域中一些金矿床中具有同样重要意义。阿尔泰山南缘萨热阔布金矿包裹体的Xch4达0.20~0.23,穆龙套金矿的XCH4为0.07~0.23。CH4扩大了流体不混溶的范围,有利于对Au的富集沉淀。CO2流体在Au成矿中的重要作用至少包括了三方面的意义,即:缓冲流体PH值范围、提高流体中的Au含量并使其维持与还原硫的络合作用进行迁移;扩大超临界流体的温度范围;增加流体不混溶的区域。CH4的加入扩大了流体不混溶的范围,有利于对Au的富集沉淀。 相似文献
53.
Ai-Jun Dong Bin Zhang Jing-Jing Wang Li-Ying Zhu Lin-Qiao Jiang Qi-Jun Zhi Sheng-Bang Qian Wei Xie 《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英文版)》2020,(4):31-38
First multi-wavelength photometric light curves(LCs) of the short-period eclipsing binary(EB)1 SWASP J034439.97+030425.5(hereafter J0344)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2013 version of the Wilson-Devinney(W-D) code. To explain the asymmetric LCs of J0344, a cool star-spot on the less massive component was employed. The photometric solutions suggest that J0344 is a W-subtype shallow contact EB with a contact degree of f = 4.9% ± 3.0% and a mass ratio of q = 2.456 ± 0.013. Moreover,an obvious third light was detected in our analysis. We calculated the average luminosity contribution of the third light to the total light, and that value reaches up to 49.78%. Based on the O-C method,the variations of the orbital period were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Our O-C diagram reveals a secular decrease superimposed on a cyclic oscillation. The orbital period decreases at a rate of d P/dt =-6.07 ×10~(-7) d yr~(-1),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mass transfer from the more massive component to the less massive one. Besides, its O-C diagram also shows a cyclic oscillation with an amplitude of 0.0030 d and a period about 7.08 yr,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presence of a third body with a minimum mass of M3 min= 0.15 ± 0.02 M_⊙. The third componen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J0344 by drawing angular momentum from the central system. 相似文献
54.
推导出频率域有限元声波正演方程,为了消除边界反射,将Clayton-Engquist旁轴波动方程吸收边界条件引入频率域,并对有限元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进行压缩存储,利用广义共轭梯度法求解有限元方程获得正演解.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在某一频率下波场数据残差δU与单元物性参数修改量δλ之间关系的Jacobi矩阵,反演方法允许利用地面二维炮集全波场资料与给出初始模型参数的正演值的差值δU,迭代求得δλ.由于计算机内存的限制,方法计算不允许有过多数目的未知数个数,因此还提出了对同一介质物性单元的Jacobi矩阵元素进行压缩组装的措施,从而使反演的未知量个数减少,结合采用共轭梯度迭代法,使得只需利用有效波频段的少数一些频率即可进行迭代反演.正演和反演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56.
冀北麻粒岩系变质峰期水活度、氧逸度及其化学位变化--以太平寨-娄子山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水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确定本区太古宙麻粒岩系变质峰期水活度很低,太平寨地区富铝片麻岩和紫苏黑云片麻岩麻粒岩中aH 2O值一般均在0.10~0.20之间,娄子山地区相对稍高,一般为0.15~0.25.全区峰期氧逸度lgfO2在-8~-14之间.(μH2O/XBt Mg)和(μO2/XBtMg)系数平均值太平寨地区分别为- 0.293和-1.60,娄子山地区分别为-0.364和-1.42.全区aH2O很低,同一地区上述各种数值相当均匀,不同地区则有一定差异,这些特征与\"碳质变质\"机理相符,说明峰期水活度可能受深源CO2流渗透的控制,属于外部缓冲性质. 相似文献
57.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1986年2月强磁暴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波闪烁活动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在武昌接收到的136MHz卫星信号的反常闪烁现象,计算了武昌暴时闪烁的极大熵功率谱密度。发现8日闪烁的幂律谱大都在约500m尺度附近呈现出明显的“膝(knee)”;谱指数比平时大,以膝为界,较大尺度上的谱指数值在2.6至3.6之间,平均为3.1,较小尺度上的谱指数平均为5.1,最大可达5.9;且在同一谱图上,有时出现不止一个“膝”,出现双膝时,最大谱指数可达8.9日的闪烁谱与8日有较大差异,但与非暴时的多数谱类似,大多未出现明显的“膝”,且谱指数较小,平均为2.8。本文还对引起闪烁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起源机制作了初步讨论,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59.
当代世界地质调查工作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地质调查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地质调查的驱动机制、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技术手段、服务意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趋势为:需求驱动——地质调查工作的驱动机制由传统的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领域拓宽——地质调查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从以寻找、发现矿产资源为主的矿产资源型转变为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灾害减轻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社会型;技术先导——地质调查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地质调查传统的“老三件”正逐渐被“新三件”所替代;服务优先——地质调查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0.
通过进行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牧草田间对比试验,测定植被在生长季内( 6- 8月)的养分动态变化,并结合N / P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岩溶区牧草的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 ( 1)在生长季节的6- 8月,岩溶区4种牧草N、P养分浓度都具有显著的随月份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从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所测定的4种牧草养分结果来看,岩溶区牧草的N素平均值为22. 79 mg /g ,非岩溶区牧草的N素略小于岩溶区,为22. 15 mg /g ;岩溶区的P素平均值为6. 03 mg /g ,非岩溶区牧草的P素小于岩溶区,为5. 35 mg /g。( 2)无论是岩溶区还是非岩溶区,牧草的N /P与N 的相关性最大,相当系数都大于0. 6,与非岩溶区不同的是,岩溶区牧草的N /P与Ca 的相关性也很大,而非岩溶区的则较小。( 3)岩溶区牧草植物体Ca、Mg总含量分别是非岩溶区的2和1. 5倍。不同种类的牧草对Ca、Mg 的吸收和累积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本研究中的类玉米其钙含量远远小于其它3种牧草的钙含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