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3篇
  免费   1007篇
  国内免费   1266篇
测绘学   623篇
大气科学   594篇
地球物理   1014篇
地质学   2649篇
海洋学   524篇
天文学   135篇
综合类   391篇
自然地理   52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81.
通过现场浸水试验,研究了郑西高速铁路豫西段典型黄土场地浸水后的自重湿陷特征,分析了湿陷土层深度随浸水时间的演化规律,判定了浸水水平向影响范围。研究表明:浸水边界对沉降的影响十分明显,浸水后的湿陷速率呈现出慢-快-慢直至稳定的特点,在浸水10 d后已完成总沉降量的60%,浸水30 d时完成总沉降量的约90%;该场地实测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 为1.30,大于规范推荐的0.9,说明该地区黄土的湿陷程度比以往认识地更为强烈;该场地自重湿陷土层下限深度室内试验值是19 m,而现场实测值是16 m,前者是后者的1.2倍。通过综合判定,该场地浸水后的湿陷变形范围为距试坑边缘20 m,与试坑的直径相当,建议在郑西高速铁路沿线此类黄土场地,线路两侧20 m范围内不得积水。该研究成果已在郑西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应用,也可为该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重庆酉阳伏羲洞不仅发育有洁白无瑕似千秋田的“边石坝”、酷似人脚的“仙人脚”、神似清朝将领佩戴的“将军帽”等独特的景观,而且洞穴规模宏伟、形态险峻秀美,洞宽多在10~20m,高多在20~35m,其中的“伏羲大厅”直径达130m,高达85m;龙宫石瀑布高43m,宽93m;擎天石柱高26m,直径3.5m;地下河川流不息,池水觥筹交错。为了充分发挥伏羲洞景观资源优势,促进酉阳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酉阳伏羲洞景观资源特色、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神秘”特色、强化科普性与趣味性,以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生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开发规划理念。与此同时,还认为灯光配套对突出伏羲洞“神秘”特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布光上,对峡谷洞壁形态可采用白、蓝、浅绿、青等不同色调来分层次展示;对地下河宜用淡绿色光表现;对流石、钟乳石等景观可采用冷、暖光相结合;对于伏羲大厅鳞次栉比的岩层纹理可采用白光处理。   相似文献   
983.
隧道掘进面接近地质界面时围岩的应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道开挖地层中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地质变异性,如软硬岩层的不均匀分布等,使隧道开挖后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本文采用FLAC3D初步分析了隧道掘进面接近地质界面时围岩的应力状态,并探讨侧向应力、纵向应力、断面形式对围岩应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当隧道由硬岩往软岩或由软岩往硬岩向地质界面掘进时,掘进面前方围岩均有应力集中现象.隧道无论由硬岩往软岩还是由软岩往硬岩掘进至地质界面时,掘进面前方边墙位置围岩径向应力均随侧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掘进面前方拱顶和边墙位置围岩纵向应力均随纵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马蹄彤隧道开挖至硬岩与软岩的地质界面时,掘进面后方边墙位置围岩应力均小于圆形隧道相应位置的围岩应力.  相似文献   
984.
地电阻率观测系统由于技术及环境变化等原因,在观测资料中常常会出现与地震孕育及地壳区域应力状态无关的变化,其中降雨就是比较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嘉山台2000—2013年的数字化资料分析降雨与地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与地电阻率的季节性变化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并尝试通过数字方法剔除资料中的降雨影响。  相似文献   
985.
The overriding of the Luzon volcanic arc atop the underlying Chinese rifted‐continental margin has caused the formation of the Taiwan mountain belts and a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west of the orogen since the late Miocene. In this study, lithofacies analysis and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Dahan River section in northwestern (NW) Taiwan were performed. Our results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the competing effects of the sedimentation and basin tectonics of the NW Taiwan foreland basin from the Pliocene to early Pleistocene.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upper Kueichulin Formation and the overlying Chinshui Shale can be assigned to the NN15 biozone of the Pliocene age, and the Cholan Formation pertains to NN16–NN18 of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 NN15–NN16 boundary coincides roughly with the boundary of the Chinshui Shale and Cholan Formation. We recognized three majo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the studied foreland succession comprising the upper Kueichulin Formation, Chinshui Shale, Cholan Formation and Yangmei Formation, in ascending order.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upper Kueichulin Formation in the early Pliocene, the dominant environment was a wave‐ and tide‐influenced open marine setting.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 the environment deepened to an outer‐offshore setting when the sediments of Chinshui Shale were accumulated. In the Pleistocene, the environment then shallowed to wave‐dominated estuaries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lower Cholan Formation, and the basin was rapidly filled, generating a meandering and sandy braided river environment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upper Cholan to the Yangmei Formation. In summary,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n the studied succession shows a deepening then a shallowing and coarsening upward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Pliocene to the Pleistocene, spanning the age from approximately 4 to 1 Ma.  相似文献   
986.
介绍了呼和浩特基准地震台运用雷电预警系统进行防雷击保护的措施,通过对雷电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考察分析,说明该系统可靠实用,对观测设备防雷击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87.
冰川槽谷横剖面定量化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姚盼  王杰 《冰川冻土》2015,37(4):1028-1040
冰川槽谷(“U”形谷)是冰川与下伏基岩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典型的冰蚀地形, 对其定量化研究是了解冰川作用过程以及冰川槽谷演化过程的重要途径. 二次多项式(y=A+Bx+Cx2)和幂函数(y=axb)是定量描述冰川槽谷形态的两种较普遍的方法, 二次多项式可以描述冰川槽谷的整体形态且不需要考虑高程基准面的选择, 但是该方法不能用于槽谷间的比较且其只能较准确地描述接近抛物线的横剖面; 幂函数不但可以反映不同作用过程形成的谷地, 还能在不同横剖面间进行比较, 但幂函数在应用过程过会受到坐标原点选取、 对数变化、 后期堆积以及横剖面不对称的影响, 其运用过程更加复杂. 此外, 相同的幂函数指数b可能指示不同的槽谷形态, 形态比率FR的引入并与指数b结合起来使对槽谷形态的描述更加全面. 从冰川动力和外部环境方面出发, 影响槽谷形态的因素主要有冰川作用时间、 基岩的抗侵蚀能力、 岩性的分布以及裂隙、 冰量、 气候、 构造和冰川性质, 后三者对槽谷形态的定量化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运用不同地区槽谷形态参数所做b~FR图探讨了山地冰川槽谷的发育模式, 发现山地冰川槽谷存在对应于两种不同冰川性质的相反的发育模式, 但是由于岩性、 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冰川槽谷发育模式有时出现了不对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988.
冶勒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124.5 m,坝址区地震烈度高,地质条件复杂,两岸坝基条件严重不对称。大坝上布设了9台强震仪组成的强震监测台阵,曾获得2008年汶川地震和攀枝花地震的大坝强震监测记录。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冶勒大坝距震中约212.5 km,坝址区震感较为强烈,强震监测台阵获得了此次地震较为完整的有效记录。对芦山地震主震记录进行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总结冶勒大坝在芦山地震中的动力反应规律,并与汶川地震时坝体动力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主震时冶勒大坝最大加速度记录为47.043 cm/s2,最长持续时间为76.98 s,坝顶动力放大效应明显;芦山和汶川地震时大坝动力反应规律的差异与地震波频谱特性及大坝自振特性等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冶勒大坝在震后运行安全稳定,芦山地震未对冶勒大坝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89.
砂土海床中大直径单桩水平承载与变形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晋超  熊根  朱斌  应盼盼 《岩土力学》2015,36(2):591-599
通过室内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等获得典型剪胀性砂土的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近海大直径单桩基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揭示了加载过程中桩周土的应力路径,探讨了桩周土内摩擦角、剪胀角及桩土接触面特性等对三维数值分析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离心模型试验的验证,进而提出了砂土海床中大直径单桩基础的合理数值分析模型及参数取值方法,并建议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确定以变形作为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现有桩基承载力和变形分析方法对超大直径单桩的有效性,并提出了采用数值分析来确定基础的临界埋深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0.
南方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场对垃圾填埋场的衬垫系统、气体运移和垃圾土工程特性等存在显著影响,导热系数是研究填埋场内温度场的重要参数。以台州卢岙里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采用DRCD-3030型智能化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了不同孔隙率和含水率条件下的垃圾导热系数。试验中,垃圾试样的含水率分别取0%、5%、10%、15%、20%、25%、30%、35%、40%、45%和50%;垃圾的孔隙率分别取77.8%、75.0%、71.4%和66.7%。试验结果表明:干垃圾导热系数较小,仅为标准状态空气导热系数的2.5~3.5倍,并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非饱和垃圾的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含水率相等时,孔隙率越小,垃圾的导热系数越大。根据垃圾导热系数的实测数据,利用修正几何加权平均模型和线性拟合技术,建立了垃圾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垃圾填埋场温度场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