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880篇
测绘学   531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546篇
地质学   1957篇
海洋学   317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30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通过对生排烃模拟实验产物 (残留油和排出油 )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揭示出生排烃过程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生烃初期,液态正构烷烃主要来自干酪根的初次裂解,它们的碳同位素组成不论是在排出油中还是在残留油中,随温度的变化都不明显,呈现较相似的分布特征;在生烃高峰期,早期形成的沥青质和非烃等组分的二次裂解以及高碳数正构烷烃可能存在的裂解,使得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13 C,尤其在高碳数部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另外,实验结果显示排烃作用对液态正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942.
马新  熊青山  刘静 《世界地质》2001,20(2):202-205
偏心钻头在钻进的过程中轨迹呈曲线,而影响曲线曲率半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对冲击矛及土体做了若干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冲击矛受力的力学模型,从力学的角度对可控冲击矛的钻进轨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研究,从本质上找出了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43.
DMO方法综述     
戴志阳  孙建国 《世界地质》2001,20(4):402-409
DMO(倾角时差校正)是一种将非零偏移距地震道转换为零偏移距地震道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针对地层倾角不为零的情况。通过应用DMO,共中心点道集变成以自激自收(垂直入射)定义的共深度点道集。DMO是地震资料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对DMO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主要算法进行总结,各向异性DMO将有望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4.
可控冲击矛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进了可控冲击矛试验设备、试验方案,在提高测量精度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大量数据。利用计算机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各数据点进行拟合处理,得出了可控冲击矛钻进轨迹和轨迹偏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945.
提出了以日平均降水滤除自然降水的随机变动,同时以五日滑动平均降水寻找自然天气周期和者第二次平滑的办法选择对比区。同时,本文还就五日滑动日平均降水的正态性和正态化问题进行检验,说明经过二次平滑后的日平均降水值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其回归分析和统计检验符合气候学和统计学原理。此方法可用于湘中、湘南阵性降水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和效益评估。系统软件由VB5.0做成,在Windows95/98下运行。  相似文献   
946.
气溶胶与全球热辐射平衡、水循环、人类健康密不可分,其观测精度直接影响天气预测、气候建模以及对人类健康影响评估的精度,激光雷达能监测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对污染气溶胶的扩散趋势、污染源反演、气候预测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激光在大气中的辐射传输过程,根据米散射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使用雷达的多个系统参数计算雷达常数,建立激光雷达气溶胶质量浓度反演模型,从地面向上在晴空条件下进行了珠三角地区典型区域的秋冬季节气溶胶垂直观测的实验,计算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垂直廓线,反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情况。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1)激光雷达反演结果显示,白天的反演结果中噪声大大减少,表明反演算法能够有效减弱太阳光的影响。(2)相比于传统方法,使用雷达常数而非边界值的反演结果波动较小,更符合实际,能够有效避免高空噪声的影响。(3)高层大气在晴朗静稳天气状况下较为干净,气溶胶基本分布在低空区域,质量浓度随高度基本呈负指数分布。  相似文献   
947.
隆起与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地表热流和5公里深度内区域地温场时,考虑构造形态对地温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对几组不同导热系数比值和盖层厚度模型的数学模拟,讨论了隆起和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以及岩石导热性变化对地温场影响的程度,为研究一些特殊构造部位局部热异常带形成的原因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48.
中国南北地震带的范围及其活动特征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北地震带是最近提出的概念,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本文试图从该带发生的地震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分布的角度,叙述该地震带的范围及其地震活动性的特征。 我们看到此带基本上沿东经104°线从北向南延伸,北纬33°处被分为南北两段。强地震似乎从1700年以来,正从北段向南迁移,表明两段可能是连接的。这一点,从近代该带上发生的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也有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949.
本文给出了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的高频多卜勒观测结果,发现掩食阶段电离层E区出现三次明显的扰动,生光以后出现两次扰动。利用当时太阳活动区离化源的变化可以解释扰动的主要特征。表明太阳活动区的急剧变化与电离层E区的短期扰动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活动区的急剧变化是引起E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0.
对于羌塘盆地是否存在横贯东西的中央隆起带,目前学术界仍有分歧.本文提供的最新高精度航空重、磁资料证实存在呈东西向贯通羌塘盆地的中央隆起带,并对该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隆起带受南北两侧深大断裂控制,其空间跨度(宽度)由西向东逐渐收敛,并被一组近南北向的隐伏断裂系切割、左滑错动.重、磁场资料还显示中央隆起带在双湖东、西两侧存在明显差异:西段基底大规模隆起,基岩深度一般在3~5 km以内,明显浅于南北羌塘坳陷7~15 km的基底埋深;东段基底隆起幅度明显降低,主要表现为潜伏的低隆起,其中双湖—雅曲段基底埋深5~7 km,雅曲—岗尼段基底埋深7~9 km;即中央隆起带基底自西向东"台阶状"降低,隆起的幅度和分布范围受到近南北向断裂控制.构造分层表明,与南羌塘地块相比,北羌塘地块的基底隆起幅度小、稳定性更好.南北羌塘基底地球物理属性的显著差异说明羌塘盆地并不存在统一的前寒武系变质基底,中央隆起带的形成应该与古特提斯洋关闭时形成的混杂岩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