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测绘学   489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455篇
地质学   2036篇
海洋学   56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36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2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flection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waves from a partially perforated caisson breakwater located on a step bed. The step bed is treated as an idealized rubble mound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linear potential theory, an analytical solution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regular waves. The matched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is used for the solution. The regular wave method is also extended to irregular waves using a linear transfer functio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btained for limiting cases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corresponding results given by 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The present predictions also agree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variations of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versus its main effect factors, and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22.
基于聚酰胺(PA)膜-甘露醇(M)-NaCl体系分离机理的研究,以及纳滤(NF)膜处理海带废水的前期实验,采用中试规模的NF膜分离装置,系统地进行海带废水中M的NF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影响NF膜分离的工艺参数主要是料液中的M浓度和NaCl浓度以及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NF分离单组分M水溶液时,渗透通量(J)较高,M截留率(RM)大于80%。NF分离M-NaCl混合物水溶液时,RM值稳定在75%~80%,J值稳定在13L/m2·h。当料液中NaCl浓度(CF,S)分别为0.2wt%和0.8wt%时,NaCl透过率(SNaCl)分别约达50%和70%。比较两支NF膜组件的渗透性和选择性,1#优于2#。实验结果与优先渗透和空间位阻的集成效应传质机理预测的相一致。这种新型的去除NaCl和浓缩M双重效果的NF工艺,可以为NF膜纯化提取海带工业中甘露醇的工程应用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23.
通过HPLC/ESI/MS检测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Halorosellinia sp.1403#的次级代谢产物,推断代谢产物的分子量大小、极性,结合HPLC/ESI/MS2推断可能的结构。添加硼酸作为生长因子,将在该条件下获得的代谢产物和标准物对比,发现了10个已经在原来条件下得到的代谢产物,包括两个首次从该菌在原培养条件下发现的新代谢产物和14个在原培养条件下没有发现的代谢产物。实验证明HPLC/ESI/MS对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4.
925.
亚丁湾海域是印度洋西部一个重要海洋运输通道,其海水性质变化多样,海水运动复杂,对航海等起着重要作用。利用了海浪-环流耦合模式建立的全球大洋环流预报系统2008年的预报结果,结合实时/准实时的Argo观测资料,针对亚丁湾海域进行了模拟与观测的对比研究。对比分析包括:不同季节代表月份的预报结果与Argo剖面的比较、预报结果与全年Argo观测温度误差的统计分析等。比较表明:该预报结果与Argo观测剖面吻合较好,温度预报在整体上具有较小的误差,在100 m以深的海洋下层有75%的温度误差分布在±1℃范围内,而100m以浅的海洋上层的温度误差在该范围占67%。比较结果也显示预报的上层混合作用仍略偏弱,剖面中的逆温现象没有在预报中反映出来等,其机制有待深入研究,可能受分辨率低的限制。这些结果为将来在该海域建立高分辨率的海洋环流预报系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6.
悬移质挟沙力是粉沙质海岸航道骤淤预测的关键性参数,目前缺乏有效的研究成果。通过大尺度波浪水槽对缓坡下的粉沙质海岸骤淤期破波掀沙机理进行试验观测和研究,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粉沙质海岸在崩破波作用下悬浮泥沙运动的能量平衡方程式。能量平衡方程式的要点在于波浪所提供的有效能量损耗中,除了传统的底摩擦损耗和悬浮泥沙所消耗的能量外,还应增加崩破波引起的能量损耗。在此基础上提出粉沙质海岸骤淤期悬移质挟沙力公式,并得到试验资料的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927.
阿拉伯海东部边缘地区的有机和无机碳的浓度与埋藏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中到达海底的生物生产力的剩余部分包括以有机(Corg)和无机(主要是CaCO3)形式存在的碳物质与二氧化硅(SO2)。在海洋中,它们的浓度和目前的沉积通量(也称作是“rain rates”)可以通过沉积物捕获的方式来确定。海洋沉积物保留着这些记录,并且提供了过去沉积通量的信息。阿拉伯海是一个以高生物生产力(季风引起的)而著称的地区(Qasim,1977;Madhupratap等,1996),  相似文献   
928.
在地质年代中,陆缘海是主要的沉积环境,其活跃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量地层保存于古沉积岩中。为了准确解释古地层形成过程与事件,对现代沉积过程(本文定义〈100a)的深刻理解至关重要,因此,对亚得里亚海沉积作用的研究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29.
镁铁-超镁铁岩铼-锇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试验建立了镁铁-超镁铁岩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方法,包括Re-Os的化学分离纯化流程,Re同位素比值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量方法和Os同位素比值的负离子热电离质谱测量方法。化学流程包括Carius管溶样,小型蒸馏分离Os,微蒸馏纯化Os,阴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Re。用该流程测定了汉诺坝幔源橄榄岩、辉石岩捕虏体和大别山饶拔寨超镁铁岩样品的Re、Os含量和Os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930.
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波浪是影响海表面温度的重要因素。为了进 一 步 研 究 波 浪 对 全 球 气 候 的 影 响,利 用 ECMWF(European Centrefor Medium-Range WeatherForecasts)发布的波浪参数、海表面温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等再分析数据,采用 EOF(EmpiricalOrthogonalFunction)分析和超前滞后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南太平洋涌浪区Stokes漂流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首先选用一种涌浪指标和多个涌浪特征值总结了全球的涌浪特征,得到涌浪在低纬、南半球和大洋东边界更占优的结论,并由此划定南太平洋涌浪区,发现了其连接南大洋和赤道东太平洋的通道作用。进而研究了南太平洋涌浪区Stokes漂流对赤道东太平洋SST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该区域的经向 Stokes漂流会产 生强化,波浪诱导的Stokes漂流会将高纬冷水输送到低纬海域,使得低纬海域降温,加速厄尔尼诺事件的衰退,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本文为解释厄尔尼诺的衰退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波浪的大尺度效应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