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21篇 |
免费 | 2642篇 |
国内免费 | 20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5篇 |
大气科学 | 2394篇 |
地球物理 | 2769篇 |
地质学 | 5375篇 |
海洋学 | 1335篇 |
天文学 | 694篇 |
综合类 | 1047篇 |
自然地理 | 1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2篇 |
2023年 | 253篇 |
2022年 | 445篇 |
2021年 | 497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465篇 |
2018年 | 479篇 |
2017年 | 481篇 |
2016年 | 590篇 |
2015年 | 469篇 |
2014年 | 614篇 |
2013年 | 563篇 |
2012年 | 535篇 |
2011年 | 541篇 |
2010年 | 641篇 |
2009年 | 551篇 |
2008年 | 537篇 |
2007年 | 495篇 |
2006年 | 385篇 |
2005年 | 386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314篇 |
2002年 | 286篇 |
2001年 | 337篇 |
2000年 | 350篇 |
1999年 | 546篇 |
1998年 | 489篇 |
1997年 | 443篇 |
1996年 | 461篇 |
1995年 | 380篇 |
1994年 | 323篇 |
1993年 | 314篇 |
1992年 | 262篇 |
1991年 | 203篇 |
1990年 | 164篇 |
1989年 | 132篇 |
1988年 | 135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0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34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9篇 |
1973年 | 5篇 |
1958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Tripod measured residual currents and sediment flux: Impacts on the silting of the Deepwater Navigation Channel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ur bottom-mounted instrument-equipped tripods were deployed at two sections spanning the region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he Deepwater Navigation Channel (DNC) along the North Passage of Changjiang Estuary in order to observe currents, near-bed suspended sediment, and salinity. Seaward residual currents predominated in the up-estuary section. In contrast, a classical two-layered estuarine circulation pattern occurred in the down-estuary section. Flow moved seaward in the upper layer and a heavier inflow, driven by the salinity gradient, moved landward in the lower layer. The near-bed residual currents in the up-estuary section and the down-estuary section acted in opposing directions, which implies that the region is a convergence zone of near-bed residual currents that trap sediment at the bottom. The maximum salinity gradient at the maximum flood current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 front that induces sediment trapping and associated near-bottom convergence of sediment, which explains the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his section of the estuary. 相似文献
952.
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全新世控震断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表调查表明,沿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拉萨段存在5条重要的全新世控震断裂带,从北到南分别是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带、安多盆地北缘断裂带、崩错断裂带、谷露西缘断裂带和当雄-羊八井断裂带.构造-地貌和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北部的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和安多盆地北缘断裂带的活动强度相对比较小,平均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2~0.5mm/a.南侧的谷露西缘断裂带和当雄-羊八井断裂带的全新世垂直活动速率为约(15±0.5)mm/a.而中部的崩错走滑断裂带的活动强度最大,晚第四纪期间的走滑速率可达(11±4.5)mm/a.全新世断裂活动和古地震研究表明,其中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带、安多盆地北缘断裂带、崩错断裂带的西北分支、当雄-羊八井断裂带的当雄段等区域未来发生强震的概率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953.
渤海夏季底层环流的观测与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分析用人工水母在渤海夏季进行的首次底层环流的 L agrange观测 ,发现在渤海底层 Lagrange余流只有几 cm/s,在海峡处基本是北进南出的情况 ,在辽东湾有 1个逆时针的环流 ,在渤海湾有 1个顺时针的环流。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 ,底层人工水母的运移 (代表了物质输运 )并不完全反映环流的方向 ,在有些站位甚至出现相反的趋势。通过数值模拟知道瞬时的扩散及沉降等过程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而根源在于环流场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54.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要构造边界之一,北缘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山格局演化、高原扩展隆升与变形的地质记录。因此,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断裂构造和断裂控制的沉积盆地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构造系统形成和高原隆升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新生代盆地的南部边界断层F1断层结构分带、断层岩类型、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获得如下认识:1)F1断层总体走向为290°~300°,倾向北北东,倾角60°~80°,发育近百米宽的由韧性、韧脆性和脆性断层岩等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断层带;2)构造分析揭示了F1断层至少经历了 3期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为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第二期为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断层作用,第三期为近直立的脆性斜向左旋走滑作用;3)该断层近百米宽的断层带内形成于不同构造层次的韧性、韧脆性、脆性等变形现象叠加交织出现在现今地壳浅表层次,说明该断层带经历了从早期较深层次韧性变形域逐渐抬升而进入晚期较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域到现今的脆性变形域的韧—脆性变形机制转换;4)根据F1断层对西秦岭北缘渐新统—中新统漳县含盐红层盆地的空间构造配置、控制和改造以及新生代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历史分析,认为第一期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断陷盆地形成相匹配,活动时代为晚渐新世—晚中新世;第二期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地层翘起、褶皱和底部抬升剥蚀及上新世磨拉石盆地充填相对应,活动时代应该始于中新世末期或上新世早期,持续至第四纪早期;第三期斜向左旋走滑则与西秦岭北缘断层带第四纪以来广泛发育的左旋走滑作用相对应。综上所述,西秦岭北缘新生代漳县盆地南部边界断层F1,虽然仅是北缘构造带中一条断层,但作为构造敏感带,其多期变形历史应该代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演化及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如果这一新生代沉积盆地边界断层F1在渐新世—中新世一直处于伸展正断作用,那么西秦岭北缘在这个阶段应该处于地壳伸展拉张状态,渐新世—中新世漳县盆地只能是伸展断陷盆地而不可能是挤压挠曲前陆盆地或压陷盆地。因此,我们认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产生的构造挤压缩短和地壳隆升效应在中新世尚未波及到西秦岭北缘区域。F1断层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的构造反转挤压冲断和上新世具有再生前陆磨拉石堆积出现才标志着西秦岭北缘卷入青藏高原挤压构造动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955.
石阡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石阡-花桥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温泉群。断裂构造对地热资源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对石阡-花桥断裂带显微构造、运动学等构造地质特征和该地区地热特征,系统分析石阡-花桥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石阡地区地热资源的主要热源为地温梯度增温,地热资源的分布严格受控于石阡-花桥断裂。石阡断裂为逆冲兼左行平移断层,为地热水的传导和储集提供了有利空间。花桥断裂带发育拉张裂隙、扭裂隙及分枝状断层,圈闭了含水岩系,在拉裂破碎带上形成热储。温泉大多沿主要控热、导热断裂出露,平面上呈线状分布于石阡和花桥断裂上盘及花桥断裂的断夹块中。 相似文献
956.
随着应用、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对历史地震参数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历史地震参数校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公元294年(晋惠帝元康四年)记载了北京延庆的一次强震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简略,对史料的理解及对此次地震的参数存在分歧.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原有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其异同,并通过细读原始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定量分析1970年以来的中小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强震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此次地震参数进行了校订.校订后的结果是:地震名称应为北京延庆海坨山地震,发震时间为公元294 年9月,震级为6级,震中位置为115.85deg;E、40.59deg;N,震中误差为Ⅱ类.并以此为例,探讨了历史地震参数校订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7.
东天山平顶山巨眼球状片麻状花岗岩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摘要本文以东天山平顶山岩体为例,探讨中天山晋宁旋回晚期巨眼球状片麻状花岗岩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野外地质关系、岩相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平顶山岩体是岛弧钙碱性火山-沉积岩系经原地改造的产物,其Rb—Sr等时线年龄为927Ma.花岗岩形成作用的动力、热力来源可能与碰撞后天山岩石圈的拆沉有关。拆沉导致的底侵和内侵引发了地壳岩石的韧性剪切,剪切后的岩石有利于部分熔融、熔体-流体运移和化学反应,而熔体和流体的作用反过来又会促进韧性剪切,并将较浅层次的变形变质岩石改造为片麻状花岗岩。平顶山岩体的成岩作用体现了部分熔融、韧性剪切和流体作用的相互反馈,也是这些作用的共同产物。这种原地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岩过程主要为深源熔体和流体与原岩的相互作用,并使原岩发生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因而其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受到原岩和外来熔体-流体的控制。底侵和内侵是造山过程晚期-期后挤压-拉张转折期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而平顶山这类片麻状花岗岩则是这种垂向增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58.
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切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长期以来,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工作流程与二维地震勘探基本相同,三维地震资料相对二维地震资料所具有的许多解释方面的优越性未能有效发挥出来,人机联作的过程相对简单.在三维地震勘探获取的三维数据体基础上,可做进一步的运算和分析,提取速度、振幅、频率、相位等相关信息,并利用等时切片、层拉平切片、断层切片、面块切片、方差体、相干体等各种技术,有效解释小构造、小褶曲及岩性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9.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from a near real-time data set produced from satellites data has been assimilated into a coupled
ice–ocean forecasting model (Canadian East Coast Ocean Model) using an efficient data assimilation metho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n optimal interpolation scheme by which SST is melded into the model 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surface heat flux. The
magnitude and space–time variation of the adjustment depend on the depth of heat diffusion into the water column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surface flux, the correlation time scale of the data, and model and data errors. The diffusion depth is scaled
by the eddy diffusivity for temperature. The ratio of the model and data errors is treated as an adjustable parameter.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assimilation, the results from the model with and without assimilation are compared to independent
ship data from the Atlantic Zone Monitoring Program and the 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It is shown that the assimil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odeled SST, reduc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difference (RMSD) between the model SST and the
ship SST by 0.63°C or 37%. The RMSD of the assimilated SST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atellite SST by 0.23°C. This suggests
that model simulations or predictions with data assimilation can provide the best estimate of the true SST. A sensitivity
study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change of the model RMSD with the adjustable parameter in the assimilation eq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optimal value of the parameter and the model SST is not very sensitive to the parameter. 相似文献
960.
从区域构造入手,对单侯井田构造进行分析,认为井田内断层发育以走向NW—NE、落差≤5m的小型正断层为主,且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构造的两侧.特别是在其弧形转折带附近往往形成“羽”状雁列的小断层密集带。断层垂向上多分布于4—7号煤层之间的厚煤层发育区,其严重破坏了煤层的连续及完整性,是影响煤层开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井田褶皱构造相对不发育,以短轴小型背、向斜为主,均属缓波状褶曲,对煤层的开采无影响或影响较小。根据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对其进行预测及分区评价:井田东部为强烈的构造挤压带,以发育走向NW-近EW—NE向的大型逆掩断层为特点,构造最复杂;井田西北部是相对较轻微的构造挤压带,以发育走向NE向的逆断层为特征,构造较复杂;井田南部以发育近SN或NNW向正断层为主,构造相对简单。评价结果对矿井设计及采区与工作面布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