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0篇
  免费   1900篇
  国内免费   2915篇
测绘学   1448篇
大气科学   1308篇
地球物理   1912篇
地质学   5709篇
海洋学   1399篇
天文学   170篇
综合类   812篇
自然地理   105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88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562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699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青藏直流线路冻土地基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是继青藏公路、 青藏铁路等之后, 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建设的另一种新结构的冻土工程. 系统地分析了青藏直流线冻土工程与其它工程的差异, 并就该工程冻土基础温度、 水分、 应力和应变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观测要素, 以及初步观测结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对2011年全年观测数据分析发现, 整个监测系统可以准确、 及时反映输电线路冻土基础的不同性状和特征, 可以反映影响塔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初步观测结果表明, 在不同时段, 监测塔式基础底部总体处于冻结状态、 塔基基本稳定, 但个别监测塔基地温增温幅度、 上限融化深度较大, 沉降变形呈现增加趋势. 鉴于工程完工和荷载作用的时效性, 塔基稳定性应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 为正确评价塔基稳定性, 需要对塔基回填土的冻融、 水热变化和塔基变形等重要过程进行长期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952.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有必要开发一种简单实用、适于各类型污染物的场地污染数学模型。通过污染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在包气带、饱和带迁移转化的概化,建立了污染物运移的自由入渗模型以及降雨入渗模型并给出各自相应的解析解。无降雨时,考虑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随包气带向下渗透的作用,建立一维垂直入渗模型。有降雨时,考虑污染场地(包气带)中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对流作用、扩散作用及挥发、生物降解、吸附、根系吸收等作用,建立包气带剖面二维溶质运移模型和饱和带平面二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建模过程中,假定降雨量的平均分布及土壤质地、水力参数以及有机物成分、种类均相同,同时假定污染物与多孔介质间的作用为线性吸附,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吸附遵循一级动力学。基于模型的解析解,实现案例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模拟高效快捷等优点,能够较准确预测污染发生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动向、到达饱和带的时间以及饱和带中污染物的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953.
通过对赣江河漫滩剖面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OCPs和PCBs沉积记录进行研究,确定赣江流域有机污染历史。根据其浓度变化,进行了分子地层学的划分,其中在26~46 cm层段都存在HCHs、DDTs和PCBs的高浓度残留量,并且DDTs高浓度残留量则延续的更长。整个剖面中OCPs和PCBs残留量属于非污染状态,但应注意其重新被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POPs分子沉积记录与赣江流域使用历史记录相一致,从而具有一定研究近现代沉积物的年代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4.
重庆大学危岩锚固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大学18层高层建筑物拟建在嘉陵江高陡斜坡脚下,斜坡上部陡崖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巨厚层砂岩,岩石原生及岸剪裂隙发育,危岩直接威胁着建筑物。川地208队采用锚杆加固及涂抹砂浆水泥护坡综合防治工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5.
札达盆地构造旋回层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勇  丁林  邓万明  张进江 《地质科学》2000,35(3):305-315
札达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南西部,其北东和南西侧分别为阿依拉日居和波林断裂系所限.在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上新世-更新世地层,从下至上可分四段,上部为湖相泥岩段,下部三段代表了三个构造沉积旋回,它们有类似的沉积特征,即:每段下部为辫状河沉积的砾岩层,中部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的砂岩层,并逐渐过渡到上部湖相泥岩.旋回沉积特征和地层变形反映了本区从上新世以来处于挤压状态,并有强烈垂向运动,为青藏高原在近几个百万年来持续隆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6.
阿拉善高原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异常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慰祖 《水科学进展》1998,9(4):333-337
1987~1995年对降水、黑河水和古日乃草原地下水作了定位观测,在巴丹吉林沙漠水文探险中采集了沙漠和戈壁地下水及湖水.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与Craig线相同,但发现了地下水的δD~δ18D关系平行于降水线且有氘盈余为负且达-22‰的异常,其成因不明.由地表、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分析了黑河治理规划实施后可能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的工程影响,它近期不会成为古日乃草原沙漠化进程的因素,但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57.
苏丹Muglad盆地Fula坳陷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ula坳陷位于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 000 km2,FN油田是该坳陷最大的亿吨级油田。油气储层主要为白垩系Abu Gabra、Bentiu和Aradeiba组。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的方法对FN油田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FN油田Abu Gabra、Bentiu和Aradeiba组原油特征相似,来源于同一套烃源岩,原油既表现出正构烷烃、藿烷、甾烷系列分布完整等正常油特征,又表现出色谱基线抬升、高峰度UCM、25 降藿烷出现等生物降解油特征,这些特征表明FN油田经历了至少两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的原油遭受生物降解后又接受后期成熟度较高的原油充注。根据构造演化、埋藏史和生排烃史可以研究生烃期次及油气成藏特征。Abu Gabra组烃源岩发生了两次生烃作用,第一次生烃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Ro达到0.6%以上,进入生排烃作用阶段,晚白垩世末构造抬升作用使这次生烃产物遭受较为严重的生物降解;第二次生烃作用发生在古近纪,Abu Gabra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是本区最重要的一次生油作用和成藏过程,与该次成藏事件相关的构造圈闭是Fula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958.
富铜斑岩岩浆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兴旺  吴琪  黄雪飞  刘杰  张永 《岩石学报》2012,28(2):421-432
斑岩铜矿在现代经济和科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一种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自Schwartz(1947)首次使用"斑岩铜矿(porphyry copper deposit)"术语以来,地质学家对其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本文对斑岩铜矿成矿岩浆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回顾。结果显示,富铜斑岩岩浆的形成经历了在洋壳俯冲或大陆岩石圈地壳拆沉机制下形成含矿岩浆,中间岩浆房岩浆的结晶分异与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的富集,以及富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岩浆(富矿斑岩岩浆)上侵至地壳浅部结晶固化并与围岩、地下水相互作用等过程,斑岩铜矿是该"生产线"的"终端产品"。最后,本文对斑岩铜矿形成机制待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概括。  相似文献   
959.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构造、岩浆活动强烈,蕴藏着丰富的内生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本文通过对该区内生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年代学研究,初步将区内内生铜矿床划分为斑岩型、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银、铜锡)和接触交代型三种成因类型,除铜锡矿床外,它们的成矿作用均与高钾钙碱系列I型花岗质岩浆密切相关;其中斑岩型和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银)的成矿分别发生在485Ma、180~170Ma和170~160Ma;而浅成热液高硫化型(铜锡)矿床与A型花岗质岩浆相关,成矿在150~135Ma之间;接触交代型与它们相伴生,主要发生在180~160Ma和150~135Ma。其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与早古生代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合碰撞造山、中侏罗世的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陆缘增生带碰撞缝合造山与早白垩世碰撞造山后的地壳伸展减薄作用过程相适应,矿床在不同阶段的造山挤压与伸展转换或造山期后的伸展阶段就位,这项研究为深入研究该区内生多金属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0.
江西仙姑台铜多金属矿位于九瑞矿集区,是近年整装勘查区中发现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床. 本文在系统分析其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找矿标志、土壤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等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并提取了矿床的找矿信息. 根据前二者基本可以圈定找矿区段,再结合1:1万土壤异常、1:1万高精度磁测上延50 m磁异常、激电探测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异常,以及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异常等多元信息,便能较为有效地确定隐伏矿体的大致分布位置. 依此建立了仙姑台铜多金属矿床的综合勘查模型,对该区寻找此类矿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