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85篇 |
免费 | 1703篇 |
国内免费 | 103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97篇 |
大气科学 | 835篇 |
地球物理 | 1150篇 |
地质学 | 2774篇 |
海洋学 | 745篇 |
天文学 | 121篇 |
综合类 | 395篇 |
自然地理 | 6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36篇 |
2023年 | 142篇 |
2022年 | 272篇 |
2021年 | 320篇 |
2020年 | 293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40篇 |
2017年 | 252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294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335篇 |
2012年 | 335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374篇 |
2009年 | 311篇 |
2008年 | 343篇 |
2007年 | 363篇 |
2006年 | 301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90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123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4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idal effects on temperature front in the Yellow Se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emperature front (TF)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atures in the Yellow Sea, which forms in spring, thrives in summer, and fades
in autumn as thermocline declines. TF intensity ⋎S
T
⋎ is defined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TF. Based on the MASNUM wave-tide-circulation coupled mode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Yellow Sea was simulated with and without tidal effects. Along 36°N, distribution of TF from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s, and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the tidal effects on the forming
and maintaining processes of the TF. Tidal mixing and the circulation structure adapting to it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TF.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 G1999043809)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736190). 相似文献
12.
历次核试验进入海洋的~(137)Cs对中国近海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以来,世界各主要核国家进行了数千次核试验,这些核试验产生的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本文建立了一个准全球海洋的放射性物质输运和扩散数值模式,通过数值模拟手段评估了历史核试验释放的放射性物质137 Cs对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影响。本文借助前人工作评估了核试验释放137Cs进入海洋的途径和总量;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表明本文建立的放射性物质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137Cs在中国近海及其邻近海域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演变特征;模拟结果表明中国近海里的137Cs浓度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达到最大,其中吕宋海峡海域137Cs浓度最高,达80.99Bq/m3;进一步分析了2011年3月份日本福岛核事故前中国近海137Cs浓度分布状况,2011年整个中国近海137Cs浓度介于1.0~1.6Bq/m3间,且其浓度垂向分布较均匀,相对封闭的南海浓度略高于其他海域。 相似文献
13.
14.
15.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位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最西端,具有明显的东西向构造域与北东向构造域叠加特征,其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流纹英安岩和边缘相碎斑熔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其岩石地球化学、地质构造特征,认为相山火山盆地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强烈转换时间为133.87±0.76 Ma至132.01±0.7 Ma之间,可代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强烈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正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石家庄市为例, 通过城市化水平和地下水污染态势的定量计算、分析, 对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机理及其正负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石家庄城市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改善地下水水质, 但却易于加剧地下水盐污染.本研究为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甚至唯一供水水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The mechanisms of 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 were always attracting extensive researches of interest. Among various hypotheses about the mechanism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hydration embrittlement and earthquakes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e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in subducting slabs occur mainly in two distinct layers, corresponding with the dehydra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hydrous meta-basalts and the serpentinite layers. In the past decades, theory researches, interpretations of seismic data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as the major approaches to attest the hypothesis of dehydration embrittlement. However, in the latest ten years, pseudotachylytes and some brittle structur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paleo-subduction zones like Alps, shedding a light for a new way to study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9.
新疆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成矿系统与成矿区带初步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新疆地处中亚成矿域的中段,古生代大陆边缘增生明显、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古生代大陆边缘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即以阿尔泰南缘为主的早中泥盆世和以天山为主的早石炭世。本文在综合研究及与境外对比的基础上,按照北疆地区晚古生代大陆边缘的构造动力学和成矿特征,将研究区大陆边缘成矿系统划分为:活动大陆边缘海相火山岩-盆地流体成矿系统,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岛弧-岩浆活动成矿系统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热水活动成矿系统三类。同时对形成于大陆边缘的成矿区带进行划分,主要包括:阿勒泰南缘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块状硫化物成矿带;阿尔泰南缘-东准噶尔活动大陆边缘卡拉先格尔岛弧斑岩铜金成矿带;东天山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铜钼锌成矿区带;西准噶尔洋内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成矿区带;西天山(伊犁地块)活动大陆边缘金铜成矿区带;塔里木板块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型铅锌成矿带。本文认为大陆增生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是矿床学和成矿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成矿区带是成矿系统发生成矿作用的响应,而成矿系统是成矿区带形成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