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1.
本文分析了苏北浅滩外侧34°N断面上潮生陆架锋的多年变化,指出海上调查期间的日平均风速和大小潮变化是影响陆架锋多年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还用诊断模式给出了横跨锋断面的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412.
降水测量对比试验及其主要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芝花  李伟  雷勇  熊安元  涂满红  王柏林 《气象》2007,33(10):96-101
为了实现国内固态降水测量的自动化,同时了解我国降水测量与国际标准仪器DIFR间降水测量的差异,2006年中国气象局在大西沟、长春、通河气象站进行了为期近1年的降水测量对比试验。分别针对固态和液态降水分析了我国台站长期使用的普通雨量器的捕捉率大小及其与风速的简要关系、不同安装方式的雨量器间的防风效果。根据降水捕捉率及观测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对参加对比试验的7种自动化雨量计进行了性能分析,为业务上完全实现降水自动化观测而提供依据及建议。  相似文献   
413.
用Q值刻画的地震衰减在地震信号处理和解释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利用反射地震资料进行Q值估计需要解决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序列耦合的问题。从反射地震资料中去除反射系数序列的影响,这个过程称为频谱校正。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波估计的求取Q值的方法,进而设计了一个反Q滤波器。该方法利用反射地震资料的高阶统计量进行子波估计,并利用所估计子波实现频谱校正。我们利用合成数据实验给出了质心频移法与频谱比法这两种常用的Q值估计方法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性能。人工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处理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频谱校正后,可以得到可靠的Q值估计。经过反Q滤波,地震数据的高频部分得到了有效地恢复。  相似文献   
414.
本文就郯庐断裂带南段东部的黄栗树—破凉亭断裂带内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细致的野外考察、采样,在室内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和视域进行透射电镜制样观察,在对各超显微构造特征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讨论了构造岩的塑性变形特征,并对构造岩的应变参数(最大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行了计算,从显微—超显微构造角度仔细研究该断裂带内典型的构造岩的变形特征,初步判明断裂带的性质和运动发展历史,证实了该断裂带是形成在较深构造层次的一条以韧性变形为主的脆—韧性剪切带,应变形式为简单剪切。应变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自东向西从前陆褶皱冲断带根部到后缘带,构造岩中石英的位错密度逐渐减小,最大差异应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15.
彭立才  陈土胜  张楚勇 《岩土力学》2006,27(Z2):670-679
通过对角钢插入式基础抗拔试验,分析了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及应力分布特点,探讨了角钢插入式基础抗拔破坏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插入式基础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个比较符合实际且又方便设计的平均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416.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系统科学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以地球系统及其整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迫切需要大量多学科、多来源、多类型、综合性地学数据资源的支撑。针对这一需求,我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设立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这一支撑条件。为了构建该支撑条件的标准规范环境,本文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特征,剖析了“研究型”数据对标准规范的需求,指出了其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研究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的概念模式,根据定义的4条基本原则,分析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的定位,构建其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包括4个大类,即机制条例类、数据管理类、平台开发类、数据服务类,具体包括18项条例、办法、规范和技术标准。其中,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章程、核心元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办法、数据分类标准是该体系中的引领性、核心标准规范。经过近6年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该标准规范体系已经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总中心和13个分中心试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服务效果。未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标准规范将“向下”、“向上”两个方向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417.
贵州中部喀斯特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屠玉麟  杨军 《中国岩溶》1995,14(3):199-208
本文采用收获法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灌丛群落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喀斯特灌丛群落的总生物量在24.5593t/ha至45.6746t/ha之间,其中地上部分约14.2367t/ha,地下部分约13.3177t/ha。不同群落类型其生物量存在一定差异。生物量在群落的垂直空间上,集中分布于近地表空间;在器官分布上则主要集中于根和茎枝。文章还对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18.
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屠玉麟 《中国岩溶》1991,10(2):127-136
采用多因子综合原则,以气候、地貌、土壤等条件及农业利用方式为依据,对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划分为15个类型,并概述各类型的分布、自然条例及农业利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对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19.
We collected two subspecies of masu salmon: Oncorhynchus masou masou from four localities (southern Sea of Japan northward to Hokkaido) and O. masou ishikawae from upstream from Ise Bay close to a heavy industrial area. All 209 PCB congeners were analyzed using HRGC/HRMS. PCA ordination of congener concentrations divided data into three groups: (i) ssp. masou from Hokkaido, (ii) ssp. masou from the other regions and (iii) ssp. ishikawae. The highest ∑ PCB concentration (40.39 ng/wet wt) was in ssp. ishikawae followed by ssp. masou from southern waters; however the TEQdioxin-like PCBs was highest in ssp. masou from southern water (1.96 pg-TEQdioxin-like PCBs/g wet wt.) due to the high proportion of congener #126 in its complement (#126 has the highest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 among congeners). There is likely a contamination source offshore in the southern Sea of Japan and/or along the migratory route of ssp. masou.  相似文献   
420.
We determined concentrations of 23 trace elements (TEs), and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δ13C and δ15N) signatures in barramundi (Lates calcarifer) specimens collected along the coast of Vietnam in the Northern (NCZ), Central (CCZ) and Southern (SCZ) zones in the period 2007–2010. A combination of δ13C and δ15N signatures provided insight into ontogenetic shifts in barramundi foraging choices. There were clear zone-dependent differences in Mn, As, Sr and Tl concentrations; levels of Tl were highest in the NCZ, As in the CCZ, and Mn and Sr in the SCZ. Lowest concentrations of Rb occurred in the NCZ, Bi was lowest in the CCZ, and Cd and Cs were lowest in the SCZ. δ15N valu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Zn, Se, Sn and Cs. Concentrations of TEs in barramundi from Vietnam were below worldwide guidelines for human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