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91.
拉萨河流域高寒湿地分布(英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The Lhasa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typical distribution regions of alpine wet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It is very important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lpine wetland for monitoring,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Wetland constr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basi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including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CBERS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other thematic data provided by 3S technology.The results are(1) the total area of wetlands is 209,...  相似文献   
392.
本文就郯庐断裂带南段东部的黄栗树—破凉亭断裂带内构造岩,特别是中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进行了细致的野外考察、采样,在室内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和视域进行透射电镜制样观察,在对各超显微构造特征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讨论了构造岩的塑性变形特征,并对构造岩的应变参数(最大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行了计算,从显微—超显微构造角度仔细研究该断裂带内典型的构造岩的变形特征,初步判明断裂带的性质和运动发展历史,证实了该断裂带是形成在较深构造层次的一条以韧性变形为主的脆—韧性剪切带,应变形式为简单剪切。应变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自东向西从前陆褶皱冲断带根部到后缘带,构造岩中石英的位错密度逐渐减小,最大差异应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93.
彭立才  陈土胜  张楚勇 《岩土力学》2006,27(Z2):670-679
通过对角钢插入式基础抗拔试验,分析了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及应力分布特点,探讨了角钢插入式基础抗拔破坏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插入式基础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一个比较符合实际且又方便设计的平均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394.
贵州中部喀斯特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屠玉麟  杨军 《中国岩溶》1995,14(3):199-208
本文采用收获法对贵州中部喀斯特灌丛群落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喀斯特灌丛群落的总生物量在24.5593t/ha至45.6746t/ha之间,其中地上部分约14.2367t/ha,地下部分约13.3177t/ha。不同群落类型其生物量存在一定差异。生物量在群落的垂直空间上,集中分布于近地表空间;在器官分布上则主要集中于根和茎枝。文章还对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5.
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屠玉麟 《中国岩溶》1991,10(2):127-136
采用多因子综合原则,以气候、地貌、土壤等条件及农业利用方式为依据,对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划分为15个类型,并概述各类型的分布、自然条例及农业利用方向。在此基础上对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96.
中国东部季风区过去千年降水变化特征已有大量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国北方和中部地区,南方地区重建记录相对较少.本文对浙江雁荡山雁湖沉积物的总有机碳、色度和粒度等多指标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小冰期以来研究区域的降水变化,结果显示:1)1400-1600 AD,湖区集水发育,研究区气候偏湿润;2)1600-1650 AD,降水量减少,气候偏干旱;3)1650-1750 AD,气候偏湿润;4)1750-2000 AD,研究区气候处于干旱状态,其中1500-1650 AD期间的干湿变化与历史文献记录的雁湖水位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年代误差范围内,雁湖沉积物与浙江天目山泥炭、福建仙山泥炭以及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等记录的干湿变化同步,指示了小冰期期间中国东南地区气候波动的一致性.另外,中国东部南、北地区古气候记录反映的降水变化趋势相反,表明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中国东部南北地区降水存在着"南涝北旱"和"北涝南旱"的空间特征.通过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对比,显示PDO对中国东部地区小冰期期间出现的南-北"偶极型"空间降水特征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97.
气候条件的变异和流域下垫面特征的改变是影响流域蒸散耗水的重要因素。本文聚焦于1900 2008年间全球83个典型流域数据,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探究100多年间不同条件下流域蒸散耗水率(AET/P)对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变异响应关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从长时间尺度看,大部分流域蒸散耗水率与气候干燥指数(PET/P)和流域特征参数(n值)变异的响应关系呈现较强的时间稳定性。从短时间尺度而言,半湿润流域内蒸散耗水率对干燥指数的响应系数?(AET/P)/?(PET/P)在20世纪内持续降低。不同气候条件下蒸散耗水率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响应系数?(AET/P)/?(n)的变化差异显著。分不同下垫面特征来看,低n值(n<2)流域内AET/P对n值的变化更为敏感;(2)气候条件(PET/P)是大多数湿润区内蒸散耗水率的主导因素,在干旱与半干旱流域内,下垫面特征参数(n值)对AET/P贡献最大。在湿润区内,PET/P对AET/P的贡献程度随时间小幅提升;半湿润区内PET/P对AET/P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在低n值(n<2;流域持水能力较弱)流域内,n值对AET/P的贡献更多。在...  相似文献   
398.
时值侯德封先生百年华诞之际,仅以此文缅怀他老人家在中国开拓矿业及发展地学两个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99.
单颗锆石UPb 年龄测定结果显示,星子变质核杂岩中的海会花岗岩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22 Ma~130 Ma,表明星子变质核杂岩形成于中生代,这与当时华南岩石圈的伸展构造环境一致。花岗岩中1 723±348 Ma的残留锆石年代信息显示,海会花岗岩是由古元古代地壳重熔形成的。扬子古陆南缘确实存在古元古代的基底  相似文献   
400.
气象场序列几种插补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 E O F S的主分量回归( P C R)、 E O F S迭代法( I E O F)和基于主分量典型相关的典型变量回归( C V R)3 种不同的统计插补计算方案,对同一区域同一种气象要素序列进行缺测资料的插补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方案插补精度都与参数选择有关,无论缺测站点空间分布类型如何,当缺测点数小于 60 % 时,3 种方案均有较好效果,以 C V R 最佳,且随缺测年数增长, C V R 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