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5篇
  免费   2118篇
  国内免费   2844篇
测绘学   631篇
大气科学   2365篇
地球物理   3126篇
地质学   5912篇
海洋学   1364篇
天文学   595篇
综合类   1204篇
自然地理   155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666篇
  2018年   734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598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60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水入侵水化学指标及侵染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赵建 《地理科学》1998,18(1):16-24
选择Cl^,M、Br^-,rHCO3/rCl及SAR5项水化学要素作为综合判断海水入侵的指标:染程度划分为4级;确定了各项指标入程度的等级范围。入侵程度的衡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判模型。  相似文献   
12.
抑食金球藻(Aureococus anophagefferens)可以形成褐潮, 并对贝类、浮游动物等多种生物均能造成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抑食金球藻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本文以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实验生物, 研究抑食金球藻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摄食、存活、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日本虎斑猛水蚤具有易于在实验室培养、生长周期短、雌雄异体等优点, 是海洋毒性污染物检测的模式生物。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在日本虎斑猛水蚤体内色素中检测到了抑食金球藻的特征色素19’-丁酰氧基岩藻黄素(But-fuco), 表明日本虎斑猛水蚤能够摄食抑食金球藻。当微藻生物量(相对碳含量)分别同为0.7 μg/mL和7.2 μg/mL时, 在抑食金球藻中无节幼体发育至桡足幼体及成体的存活率均高于以青岛大扁藻为饵料的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异, 并且在前者中无节幼体的发育时间显著低于后者, 12 d内雌体的产卵次数与产卵量显著高于后者。结果表明, 日本虎斑猛水蚤在抑食金球藻中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并且是首次报导的一种能够在抑食金球藻中正常摄食、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浮游动物。因此, 当褐潮发生时, 由于贝类幼体等生物会受到显著的不利影响, 日本虎斑猛水蚤等抗性较强的生物可能会成为优势种, 从而会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组成, 进而可能会使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褐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审查回归模型,分别选取了中国东、中、西部的三个典型城市无锡、武汉和西安,计算了三城市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支付意愿值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无锡、武汉和西安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分别为21.68,17.15和10.07元/年;(2)年龄越长者,由于其天气知识更丰富、日常消费较节俭,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越低;(3)文化程度越高者,更能理解和支持气象服务事业,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越高;(4)月收入变量对气象服务的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就不同城市的受访者而言,影响的方向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 SAR)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measure surface deform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However, th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D-In SAR method are not well estimated due to the lack of in-situ validation. In this paper, we mapped the seasonal and long-term displacement of Tanggula(TGL) and Liangdaohe(LDH) permafrost regions with a stack of Sentinel-1 acquisitions using the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 SAR(SBAS-In SAR) method. In the TGL region, with its dry soils and sparse vegetation, the In SAR-derived surface-deformation trend was consistent with ground-based leveling results; long-term changes of the active layer showed a settlement rate of around 1 to 3 mm/a due to the melting of ground ice, indicating a degrading permafrost in this area. Around half of the deformation was picked up on monitoring, in contrast with in-situ measurements in LDH, implying that the D-In SAR method remarkably underestimated the surface-deformation. This phenomenon may be induced by the large soil-water content, high vegetation coverage,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in this reg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urface deformation could be mapped accurately for a specific region with Sentinel-1 C-band data, such as in the TGL region.Moreover, although the D-In SAR technology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broad surface-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permafrost regions, it shows a poor performance in the region with high soil-water content and dense vegetation coverage.  相似文献   
15.
16.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23,自引:8,他引:123  
张晓东  池天河 《地理研究》2001,20(4):506-515
在阐述经济环境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度模型。并通过对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空间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度基本符合“U”型曲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选取宜兴市为研究区,在GIS和RS技术的支撑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模变化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引起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速度逐年减慢,主要新增来源是农用地,主要转移去向是城镇建设用地;2在地形平坦、距离水源和农用地较近的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3经济发展、人口减少、交通改善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选择13个典型样地,研究了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植被组成、群落特征和植被格局。结果表明:调查的样地中有荒漠植物31种,其中灌木12种,多年生草本11种,一二年生草本8种。种群密度3 000—14 000株·hm-2,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显著,群落稳定性较差;植被斑块面积小、最大斑块指数低。沙漠南缘年降水量虽然仅100 mm左右,但有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等灌木和半灌木天然植物群落分布,有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灌丛沙堆,沙丘上生长着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等种群生存,且在沙漠延伸带流动沙丘上已成功建立了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人工固沙植被,表明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建立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固沙植被是可行的。在未来研究中,应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加强从区域尺度上解析水、植被和沙的关系,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连通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等问题,优化生态景观格局,确定生态保护目标和建设规模,同时要加强对乡土植物适应干旱风沙机制和扩繁保育技术研究,以便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陕西黄土高原人工林土壤干层及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 Abroad, a lot of research on soil water removal, seeping and evaporation has been done (Ole, 1998; Rapp, 2000). A seeping model of soil water was suggested (Yuin, 1998) and it was known that water removal is very slow in the unsaturated zon…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及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基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法,以南京市为例,从城市居民感知视角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从旅游偏好、旅游频率和空间分布等方面探讨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知晓度、居民对各乡村旅游点开发水平的感知与其空间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印象与旅游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