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1篇
  免费   3384篇
  国内免费   2722篇
测绘学   1120篇
大气科学   1819篇
地球物理   4436篇
地质学   5899篇
海洋学   2068篇
天文学   744篇
综合类   1044篇
自然地理   179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768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844篇
  2018年   843篇
  2017年   848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961篇
  2014年   1002篇
  2013年   1173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1024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623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中国陆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初步汇集了在中国陆区观测到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流体等多学科震时和震后效应的异常变化,包括地震活动性(特别是云南地区)的显著增强;地壳形变观测,尤其是钻孔应变观测记录到地壳应力-应变的震时和震后显著变化,以及地下水温度、化学成分、特别是水位的突出变化。同时,还从库仑破裂应力触发、动态应力触发以及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动变形机制等方面,对这些大震效应作了一些成因机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安徽地区地震波衰减、场地响应及震源新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安徽数字地震台网7个地震台的143条波形资料,研究了安徽地区的衰减模型和各台站的场地响应。采用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拟合,得到了安徽及邻近地区的几何衰减函数,得到安徽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235.3×f0.616;7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均无明显的放大效应,这与它们均处于岩石地基相符;并在本地区地震预测研究中尝试使用新参数,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M apg is、SCS G 2000软件在1∶1万比例尺地形图生产中的特点及利用软件的各自优点进行数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4.
物元可拓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可以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解决问题的物元可拓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对物元可拓法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了验证。Piper-三线图显示,研究区地下水主要为HCO3—Na和HCO3—Ca·Na型水,水质本底条件较好。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上第三系馆陶组地下水水质显著优于明化镇组,1984~1999年间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的地下水水质均有变坏趋势,前者趋势较为明显。物元可拓法采用综合关联度与可拓指数判断地下水水质级别,不仅能反映其相对性,也能反映绝对性,可延拓连续的特点使其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北缘哈拉湖近800年来 湖泊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文章以青藏高原北缘高山祁连山湖泊——哈拉湖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放射性核素210 Pb和137 Cs测年资料,通过对此高海拔湖泊沉积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含量、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揭示了这一地区近8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分析表明哈拉湖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206~1700A.D.环境较为寒冷、湿润,并有持续变湿的趋势;1700~1920A.D.环境由冷湿的状况趋向温暖干旱,1771年之后,环境保持相对稳定;1920~2002A.D.是自1206年以来最为温暖干旱的阶段。  相似文献   
996.
997.
Effect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urea, NH4Cl, Ca(NO3)2, KCl and KH2PO4) on the fractionation of Cu, Cr and Ni was studied by a 4-month incubation experiment. Using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could change the distribution of Cu, Cr and Ni in the fractions of soil. Applying urea (CO(NH2)2)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Cr and Ni in water soluble plus exchangeable (WE) fraction, but increased those in Fe–Mn oxides bound (FM) fraction (p < 0.01). However, application of NH4Cl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WE fraction by 27.7% for Cu, 111.5% for Cr and 20.4% for Ni. The CO(NH2)2 raised the soil pH from 4.51 to 4.96, whereas NH4Cl lowered the pH of soil by 0.44 units. The WE fraction of the three heavy meta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FM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adding KCl (p < 0.01). Moreover, the supply of KH2PO4 reduced the WE and carbonate bound (CB) fractions of Cu, Cr and Ni in the soil, however, it raised Cu and Ni in the residual (RS) fraction and Cr in the FM fraction. In addition, the mobility index indicated that KCl and NH4Cl increased the mobility of Cu, Cr and Ni in the soil, whereas urea and KH2PO4 decreased the mobility of the three metals in the soi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pplying chemical fertilizers does not only provide plant nutrients, but may also change the speciation and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998.
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逆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分析乌鲁木齐低层大气逆温变化特征,通过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2000-2004年的探空观测资料,从逐日探空原始记录中提取得到贴地逆温、脱地逆温的底部、顶部高度、温度,分析它们的变化情况。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全年以弱稳定为主,一年四季都存在逆温层。冬季是逆温特征最为显著的季节,强度最强,平均为1.06℃/100 m。冬季逆温发生频率最高,平均为89%,贴地逆温厚度最厚,平均为860 m,脱地逆温底高平均为534 m,顶高平均为1 187 m。由于蒙古反气旋的冷空气在准噶尔盆地堆积,使得乌鲁木齐冬季近地面大气稳定。  相似文献   
999.
王杰  刘珂  李健  宋传华 《地理科学》2007,27(Z1):118-125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将继续产生长远而巨大的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对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的影响倍受关注.从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影响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人手,对近10 a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概括出气候变化对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影响的监测和评估方法主要分为3类,即统计资料方法、实验观测方法和模型模拟方法,并指出未来开展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和森林碳功能的影响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应将遥感方法和地面定位监测结合起来,积累连续的监测资料;应用遥感数据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应保证遥感数据有足够的时间序列.从而减小数据选择的随机性带来的影响.②在荒漠化面积随气候变化变幅较大的生态脆弱区,除关注荒漠化土地边缘进退发展外,还应格外关注荒漠化程度的转变和景观格局的变化.③应加快中国碳通量观测网络建设,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国碳循环(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碳功能)的影响积累连续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低纬高原地区多个冰雹和暴雨个例的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冰雹和暴雨的发生在大气环境背景、大气层结、大气不稳定性及云图特征上既有一些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研究发现,发生冰雹时,中纬度低槽较偏南,受北方天气系统影响明显;发生暴雨时,受热带系统影响明显,中纬度低槽稍偏北.在冰雹发生前,大气中层较干、低层较湿,但层结仍为较稳定的状态;在暴雨发生前,大气中、低层均较湿,层结为弱稳定状态.冰雹的发生要求下层大气气温相对较低,以使雹粒在溶化之前可到达地面,而暴雨的发生要求大气富含水汽.冰雹以冬春多见,夏季较少;暴雨以夏季较多,而冬春较少.与此对应,产生暴雨的强对流其对流强度要强于产生冰雹的,但对于同一季节发生的冰雹和暴雨,两者的对流强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