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地震计性能测试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个地震计性能测试装置,使其在地震计的生产过程中提供仪器的频响特性曲线及三分量一致性,提供更方便可靠的测试手段。结合目前现有的电法标定原理以及数据处理理论,给出测试装置的原理、硬件电路、软件设计以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72.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1.8~2.1MPa/100m,过剩压力达30~35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素,基本不存在欠压实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成因机制的可能性,以此为依据,定量评价了气柱浮力、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等因素对砂岩内异常高压的贡献,并提出了克拉2气田超压形成的概念模式。研究发现,该气田不同深度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完全是气柱浮力引起的,但气柱浮力对超压的贡献不超过10%;明确指出欠压实作用肯定存在,且对砂岩中超压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其贡献一般为20%~30%,部分层段高达40%~50%;从构造压实作用机理出发,分三种情况讨论了构造挤压对流体增压的影响,认为构造应力能够传递给流体的最大压力为侧向上的最大主应力与沉积压实阶段的上覆负荷之差,其对本地区超压的贡献最大可达40%~50%,部分层段仅20%~30%。克拉苏地区超压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概念模式)为:首先因欠压实作用而出现超压,形成了封闭体系;其次为天然气的快速注入;而康村期(N1-2k)以来的构造挤压则引起流体压力幅度的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273.
本文讨论了数据共享平台开发过程中的相关Java技术,运用了Java Servlet、JSP、JDBC等技术实现平台的运行,利用Java Servler、JSP技术实现用户请求的转换,利用JDBC技术实现数据库的Web直接访问,利用Java的平台无关性讨论开发跨平台的共享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274.
Taiyuan city has experienced serious land subsidence since the 1950s, with the maximum accumulated subsidence of 2,960 mm and a total affected area of 585 km2 by 2003. Tectonic settlement was found to contribute about 1% and the major cause is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The spatial–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that of groundwater drawdown from 1956 to 2000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land subsidence centers overall match 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s, there are local deviations, and that although the time series curves are similar, land subsidence always lags behind groundwater level decline, with different lag time at different site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work on the control of stratigraphic heterogeneity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subsidence at Taiyuan include: (1) land subsidence centers shif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s to the sides with thicker accumulated clay layers; (2) under the same pumping rate, land subsidence at places with more clay interlayers and thinner individual interlayers is greater and the lag time shorter; and (3) land subsid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lay soils. The Interbed Storage Package-1, a modular subroutine of MODFLOW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areal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layer compression. 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ssion of different clay layers has different contribution to land subsidence. Pumping groundwater from water-bearing zones close to the most compressible clay layers should therefore be carefully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275.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修  滕风 《现代测绘》2006,29(3):25-26,32
根据本地实际地质状况,阐述了沉降观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进行沉降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沉降观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76.
高原地形对四川盆地西部突发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η模式对1995年8月24日四川盆地西部一次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减半、无地形数值试验。由对数值模拟与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1)青藏高原地形有利于高原东麓暴雨区的扩大与强度加大。(2)高原地形对其以北的天气系统南伸和以南的天气系统北扩有阻碍作用。(3)高原地形可影响高原附近以东地区的物理特征场分布,从而影响暴雨区的位置与强度。  相似文献   
277.
保护地球环境与“净化”人类生存空间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地球科学领域乃至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近年来人类生存的空间受到严重破坏。本文通过对当代国际上和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与进程,存在问题与前景的概要分析,提出了环境的监测,治理与保护是一个四维空间的问题,而且是各向异性的,并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地球物理学在四维环境科学研究中在着重要作用,环境科学的综合研究已为必然,环境地球物理学已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分支,为了形成一个社会  相似文献   
278.
The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wo polymetallic nodule (GSPN-2, GSPN-3) and two marine sediment (GSMS-2, GSMS-3) reference materials was completed in 1996.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 and prepared to less than 74 μm fine powder. The homogeneity of the materials was tested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 of measurements of selected elements in samples taken from thirty bottles selected at random were less than 0.5%. Thirty four laboratories worldwide participated in the collaborative analysis programme. The number of elements or constituents analysed was seventy nine for nodules and eighty one for sediments. Among those, sixty three elements were certified in each sample. The sum of major elements or components is 99.7% for GSPN-2, 99.5% for GSPN-3, 99.8% for GSMS-2 and 99.8% for GSMS-3.  相似文献   
279.
珲春经济开发区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珲在经济开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地质环境开始恶化,作者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全区划分为两个环境地质和五个环境地质亚区,详尽地记述了全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对策和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0.
阻尼耗能在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用计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在弹塑悸地震反应过程中的阻尼耗能与塑性耗能的数量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