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357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Yu  Zhi  Shi  Xiuzhi  Zhou  Jian  Chen  Xin  Miao  Xiaohu  Teng  Bing  Ipangelwa  Timo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2020,29(2):843-865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A large ore loss and dilution can be expected when using a pre-blast ore boundary for shovel guidance because of the movement and re-distribution of ore in the muck...  相似文献   
42.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与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探索了"地理素养、测绘技能"驱动下的GIS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厚基础、重知识、强技能"的贯通式培养途径。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创新型教师团队与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与创新条件、创新人才发展评价与激励机制等4个方面开展了创新型发展探索。结合实践表明,本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43.
邓非  颜青松  肖腾 《测绘学报》2020,49(2):181-190
针对多视密集匹配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GPU-PatchMatch多视密集匹配算法。该算法使用GPU提高PatchMatch的计算效率;同时充分利用稀疏场景信息,对深度信息进行规则初始化;为提高传播效率,使用了金字塔红黑板并行传播深度信息。最后在DTU、Strecha和Vaihigen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并与常用的多视密集匹配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重建效率上有较大提高,与CPU算法(PMVS、MVE、OpenMVS)相比有7倍以上提升,与GPU算法相比也有2.5倍以上提升,表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现代摄影测量实习”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重要实习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测绘技能培养。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过程等方面探讨“现代摄影测量实习”实践中的教学改革问题,以帮助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现代摄影测量技能,提高其就业与科研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5.
最近和即将发生的崩解事件不会削弱埃默里冰架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架崩解约占南极物质损耗总量的一半。借助卫星遥感本世纪已经观测到多次大型崩解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冰架消涨的自然循环,某些崩解事件只是周期性重现而并非近年来南极升温导致。2019年9月-10月,我们通过“哨兵一号”雷达卫星和“京师一号”小卫星完整地记录到发生在埃默里冰架前端的一次大型崩解事件,并利用冰流数值模式模拟了本次以及未来两次即将发生的崩解事件对该冰架的动力学影响。遥感观测表明,埃默里冰架前端发育有两条纵向、两条横向和一条斜向共五条大型裂隙。它们沿尖端继续向上游延伸可以造成三次崩解事件,其中第一次发生于2019年9月末,D28冰山随普里兹湾涡流向西北方向旋转漂移。依据前人推测的崩解周期,我们在模型中设置五组试验,选择露出海面体积、接地面积、冰流通量三个参数估算冰架对三次崩解的响应。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合理的网格系统,我们的模型能够捕捉到每次崩解事件释放的物理信号。三次崩解总体响应趋于一致,仅表现出微弱的差异。在一个60年的崩解周期内,三次崩解引发冰流加速70 m/a,前端减薄2 m,接地线退缩60 km2,共约造成40亿吨额外的物质损耗。然而上述变化仍然处于最新卫星估算误差内部,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崩解事件并不会显著削弱埃默里冰架整体的稳定结构。考虑到这还是首次明确观测到该冰架进入新一轮崩解周期,未来仍必要收集更长时间序列的遥感资料用以验证模式结果。  相似文献   
46.
利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在印度河上游流域Bagrot山谷降水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D)观测结果以及当地气象资料,利用同位素示踪及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HYSPLIT模型,对研究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大气水线以及水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agrot山谷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季节变化明显,δ18O与δD秋冬季偏低,春夏季偏高,且与气温变化一致,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而降水量效应不明显。而且发现,研究区局地大气水线截距和斜率均低于全球的,反映了降水过程中云下二次蒸发作用较为强烈,特别是,不同的降水形态导致该研究区局地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不同。当液态降水(降雨)发生时,由于在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下,雨滴在降落的过程中受到二次蒸发相对较强,使得局地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偏低;而当固态降水(降雪)发生时,由于温度较低,受再循环水汽和二次蒸发的影响较小,导致局地大气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偏高。Bagrot山谷及其周边地区,从南到北局地大气水线的斜率相差不大,而其截距总体上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可能与云下二次蒸发导致稳定同位素发生的不平衡分馏逐渐强烈有关。通过Bagrot山谷站点降水稳定同位素观测结果并结合HYSPLIT模型的后向追踪,研究还发现,研究区全年主要受西风环流以及局地环流的影响。但与研究区以北的临近站点(慕士塔格、和田等)相比有所不同,由于Bagrot山谷位置更靠南,其仍然偶尔受到来自南方的海洋性水汽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可能对该地区树轮稳定同位素记录的解译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7.
在吐哈盆地中东部地区已投入部分铀矿找矿工作,但是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本文拟对吐哈盆地中东部长流水地区铀成矿条件进行前景分析,对找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区位于骆驼圈子浅凹陷中,南部蚀源区总体铀含量较高,目的层也具有较高的铀背景值,满足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层间氧化带发育,通过钻探工作发现部分的铀异常以及铀矿化现象,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48.
Teng  Bin  Huang  Jin 《中国海洋工程》2019,33(5):509-521
The extraordinary transmission(ET) phenomenon is examined for waves propagating through gaps of vertical thin barriers in channels with a hypersingular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model on the linear potential theory, and an estimate formula based on small gap approxim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number of ET frequencies is proposed.Numerical comput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s of barrier number, barrier interval, gap size, gap position and barrier arrangement on extraordinary transmission and wave height in the channel. It shows that all of those factors evidently affect the extraordinary transmission frequencies. The contours of wave amplitude show that very high waves can be excited in the basins between barriers at the extraordinary transmission frequencies. Proper arrangement of barriers in a channel can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ET phenomenon and reduce wave height in the channel.  相似文献   
49.
Wang  Huanshan  Wang  Teng  Li  Wenjing  Liu  Huanzhang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9,37(3):1042-1050
Megalobrama pellegrini is a cyprinid fish endemic to upp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China,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economic species in the local area. In recent years,resources of this species have decreased sharply and its conservation has drawn great atten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llected 120 individuals from the Longxi River, a tributary isolated from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where M. pellegrini is still relatively abundant. Using two different molecular markers,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 b) gene, and nuclear microsatellite(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 we analyz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is isolated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quence genetic diversity was low(H_d:0.290 and P_i: 0.000 77 for cyt b gene),while the SSR genetic diversity was high(H_o:0.824 4±0.147 2,H_e: 0.823 510.145 1).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is population had experienced a bottleneck,with inbreeding and small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around 50). Based on SSR data, relatedness analyzing revealed that the 120 samples were grouped into 10 completely independent clusters.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mating system of M. pellegrini was polygamy. We suggested that the low genetic diversity could be induced by the overfishing and inbreeding depression. Therefore, we suggested that the urgent conserv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the overfishing and give better conditions for the fish to grow and spawn, then to restore population size.  相似文献   
50.
采用郯庐断裂带苏皖段及邻区近50 a的地震数据,在定量分析区域最小完备震级Mc和推导b值计算的极大似然法基础上,重点研究G-R关系,尤其是b值时空分布演化特征,并依据b值指示意义进行5级以上地震关联性和断裂带影响区域的构造应力分布状况分析.结果显示,依据b值的时间分布特征,研究区中强地震发生时段与中短期b值下降时段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