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3篇
  免费   1624篇
  国内免费   2206篇
测绘学   860篇
大气科学   1593篇
地球物理   1911篇
地质学   4685篇
海洋学   1265篇
天文学   329篇
综合类   825篇
自然地理   90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545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14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2002年南海季风建立及其雨带变化的天气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南海海 气通量观测试验资料结合NCEP ,GPCP以及GMS - 5云图资料 ,综合分析了 2 0 0 2年 5~ 6月南海西南季风建立过程及其雨带变化 ,确定 5月 14日西沙及北部海区西南季风爆发 ,5月 15日整个南海季风爆发 ,季风爆发时间属于正常年 ;季风爆发时风向、风速、云量、降水、湿度、辐射及海面温度等要素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是由大气环流的突变造成的。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变化过程是 :80~ 90°E越赤道气流加强 ,同时印缅低压加深 ,孟加拉湾南北向气压梯度增大 ,而后东亚大陆上气旋发展东移 ,副热带高压东撤 ,孟加拉湾低压槽前的赤道西风突然加强越过中南半岛 ,南海北部首先出现强西南风 ,继而南海季风迅速地全面爆发。孟加拉湾西南风加强到南海季风爆发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大陆冷空气南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南海季风爆发时呈现单雨带型 ,而后由单雨带型转变为双雨带型 ,雨带受副热带高压和季风系统共同影响 ,并且随着副热带高压移动位置变化。  相似文献   
162.
利用卫星测高资料推求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梁振英 《测绘学报》1997,26(4):344-351
本文根据卫星测高数据和海面动力地形资料,绘制了不相上下北太平洋海域局部大地水准面的精细结构图,对解决卫星测高技术中大地水准面积和海面地形的可分性问题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63.
164.
四川地区强震发生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智  唐荣昌 《地震研究》1997,20(2):185-192
根据发震断层的时代,发震构造的应力和几何结构条件,对四川地区的强震发生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断层主要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主压力方向与断层交角成30°~60°之间的最危险滑动角值范围,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裂的交叉结构,断裂的枢纽结构,断裂上的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陷及其交接部位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强震的  相似文献   
165.
中强地震前山东地下流体地震前兆模糊分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杰  魏焕 《地震研究》1997,20(3):311-315
采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相结合的模糊分维方法,计算山东地下流体在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和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的变化。分析结果认为,模糊分维值反映了地震前兆时序观测资料的结构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为从复杂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值中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对某些台、测项而言、必须具体分析其模糊分维变化特征及其震前异常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6.
对全球大震时空特征的分析表明,北南半球大震分布与陆地面积成比例,全球强震活动具有35年的地极移周期,并对一些具有全球活动特征的构造事件进行了机理探讨,最后对大陆西部强震的活动规律.尤其是主体活动区的特点进点了仔细的研究。给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7.
水库地震主震发生时间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利工程对水库地震的抗震设防要求事先对水为地震进行预测。预测内容包括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可能性、)最大震级、最大震的地占紧及不库地震对场址地震动参数的影响。除主震时间的预测外,本文第一作者都曾提出过初步的预测方法。本文认为,水库地震前震波速比异常、非线性灰色模型以及前震系列回归等方法,是预测主震时间的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8.
本文考虑液固耦联及底板几何非线性与土壤弹性,建立了液-固-土耦合的储液罐翘离分析力学模型。算例表明,恢复力矩与翘离角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分段线性,翘离将使地震响应增大。  相似文献   
169.
全球地震纬度分布特征和北纬35°峰值异常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取1900年─1980年全球Ms≥6.0地震7936次分析后发现,地震发生在南北回归线(23°5N—23°5S)之间占49.69%,发生在南北极因(63°5N—63°5S)之间占99.17%,发生在南北极圈外只占0.83%,即很少发生地震;其中8级地震98次,在35°N线为高峰。又分析了公元648年─1979年全球M≥8级地震257次主要亦集中在35°N线附近。尤其是历史上破坏性极大的地震在35°N线附近者多。这些现象可能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0.
成都平原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都平原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前缘的第四纪压陷盆地,东西两侧分别被龙泉山和龙门山所限。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的第四纪断陷作用从大邑-彭县-绵竹隐伏断裂和浦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所夹的北东向断块的为民陷开始,然后向东西两侧扩展。不同断裂在不同时代的逆冲运动对成都平原的形成和演化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