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1篇 |
免费 | 2569篇 |
国内免费 | 12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9篇 |
大气科学 | 679篇 |
地球物理 | 1055篇 |
地质学 | 3808篇 |
海洋学 | 1222篇 |
天文学 | 87篇 |
综合类 | 476篇 |
自然地理 | 7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20篇 |
2023年 | 274篇 |
2022年 | 406篇 |
2021年 | 455篇 |
2020年 | 436篇 |
2019年 | 438篇 |
2018年 | 432篇 |
2017年 | 350篇 |
2016年 | 391篇 |
2015年 | 443篇 |
2014年 | 391篇 |
2013年 | 391篇 |
2012年 | 440篇 |
2011年 | 441篇 |
2010年 | 442篇 |
2009年 | 416篇 |
2008年 | 392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05篇 |
2005年 | 261篇 |
2004年 | 222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51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地层时空格架及充填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华南二叠纪不同沉积盆地层序地层区域分布、纵向演化及其充填特征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上扬子克拉通-右江盆地-钦防盆地、中扬子克拉通及全区的层序地层时空格架模型;提出层序充填可分为两个阶段:早二叠世碳酸盐缓坡-台地层序充填阶段,晚二叠世陆源碎屑为主与火山碎屑相混层序充填阶段;认为全区二叠纪四个Ⅰ型层序受控于构造隆升事件,晚二叠世层序TST普遍发育火山碎屑沉积,古陆边缘HST或少量SMT/LST大多由三角洲沉积体系进积叠加而成,上扬子克拉通及右江地区的生物礁以海侵和高位型为特色。 相似文献
62.
赛马-柏林川碱性杂岩体为侵位于古元古宙与新元古宙之间的缓倾斜岩席状岩体,缓倾的张裂隙制约了分异岩浆的侵位和含矿溶液的流通,交代富集的上地幔产生的富碱岩浆与富集的地壳产生的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正长质岩浆和霞石正长质岩浆。含地壳组分较高的正长质岩浆,受富钙辉石、角闪石和镁质较高黑云母的结晶分离制约向硅酸过饱和方向演化;霞石正长质岩浆受富钙辉石—霓辉石、白榴石、含Fe较高黑云母、黑榴石的分离结晶制约发生分异。稀土元素矿床是霞石正长质岩浆分异残余熔体的产物,侵位于岩体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63.
64.
盐度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 -K~ -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 -K~ -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 -K~ -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 -K~ -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 -K~ -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相似文献
65.
66.
67.
68.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associated with monsoon and oceanic environ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Season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chlorophyll-a (Chl-a) distribution, sea surface wind, sea height anoma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other oceanic environments for long periods are analyz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especially in the two typical regions off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and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Luzon,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other oceanographic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in the SCS are primarily influenced by the monsoon winds and oceanic environments. Off the east coast of Vietnam, Chl-a concentration is a peak in August, a jet shape extending into the interior SC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southwesterly monsoon winds, the coastal upwetling induced by offshore Ekman transport and the strong offshore current in the western SCS. In December, high Chl-a concentration appears in the upwelling region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Luzon and spreads southwestward. Strong mixing by the strong northeasterly monsoon winds,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southwestward coastal currents and river discharge have impacts on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so that the high phytoplankton biomass extends from the coastal areas over the northern SCS to the entire SCS in winter. These research activities could b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phytoplankt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phys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SCS. 相似文献
69.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半乳糖凝集素(SbGal)基因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作为动物凝集素家族的一员,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中都参与了重要的免疫防御反应。为明确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半乳糖凝集素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分布及其对病原菌刺激的免疫反应规律,本研究从构建的魁蚶转录组文库中筛选得到半乳糖凝集素基因部分序列,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 Gal)。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该c DNA全长3120bp,编码554个氨基酸,是一个含有4个糖识别结构域(CRD)的且在双壳贝类中较为独特的半乳糖凝集素;预测蛋白的分子量(Mw)为63.3158 k Da,理论等电点(p I)为4.99。同源性及系统分析表明,Sb Gal基因与美洲牡蛎、合浦珠母贝、海湾扇贝galectin的同源性分别为70%、65%、46%,Sb Gal基因四个CRD彼此的相似性为36%—41%。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结果表明:Sb Gal m RNA在魁蚶血细胞、斧足、闭壳肌、外套膜、鳃和肝胰腺中均有表达,血细胞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低;注射鳗弧菌后,相对于对照组,Sb Gal基因在所检测的每个组织中m RNA水平上的表达量都显著上调(P0.01),而且表达量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瞬时表达趋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