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测绘学   484篇
大气科学   475篇
地球物理   443篇
地质学   1250篇
海洋学   442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3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南阳气象观测站探空资料及AgI在云中成核率与温度的关系,确定了豫南BL-1型火箭人工增雨可播云体的判别标准、火箭发射仰角及火箭用弹量。  相似文献   
992.
993.
针对图幅接边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一套基于索引图多幅大比例尺地图自动接边的方法,采用了组件式编程方法,实现了简单化和自动化图幅接边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了一种利用MODIS图像提取二类水的经验算法,该算法是利用一类水和二类水在可见光区的表现反射率差别很大,而在近红外波段的表观反射率基本相同的特性来完成的。利用该算法对不同地区的海岸带进行了二类水的提取,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带有深海作用的简单海气耦合模型,分析了中纬度海气系统中不稳定耦合波的空间结构,讨论了其对气候年代际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海气系统中的不稳定耦合波,大气扰动在位相上超前于海洋扰动,位相差范围0到π/2,特别当位相差为π/4时,出现最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大气和海洋扰动振幅之间的关系由风应力系数和海洋加热系数的相对大小决定,大气扰动振幅可以小于海洋扰动振幅,也可以大于海洋扰动振幅;深海作用系数对于海气耦合波的空间结构总体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最短距离的细胞图像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细胞图像的分析处理中,经常会遇到细胞聚堆的问题,即多个细胞粘连、重叠在一起.为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需要将聚堆细胞分离成单个细胞,虽然已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算法,但几乎每一种算法都有其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和周长相结合,外加形状因子为约束条件的最短距离的分离算法来进行分离.其中主要叙述了算法设计思想及其实现,实验结果证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7.
1996年9月11日,使用上海天文台1.56m望远镜和Series200CCD照相机,在B波段发现海尔波普彗星有一个巨大的喷流,初步认定为等离子喷流.  相似文献   
998.
GIS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华学  孙英君 《四川测绘》2001,24(4):147-149
GIS的发展已有了3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于空间数据结构及计算机制图方面,有关空间分析的问题尚不突出,但在今天,对于空间数据结构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计算机制产了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实用的软件以及实际的系统均有计多成功的实例,因此系统的空间的空间分析功能就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热点,可以认为,GIS的发展已从数据库型GIS进入分析型GIS的阶段。本文正是基于此,对空间分析的方法作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按处理对象(图像,数据,事件)的不同来相应开发GIS软件的通用型,专用型空间分析模型,并分别采取“内嵌”或“外挂”的途径予以结合。最后以电力GIS中不同空间分析模型不同的建立方法为例,说明此咱分类方法可有效的解决时间,资金与人力资源的矛盾,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Based on the NCAR/NCEP monthly and pentad reanalysis dataset of 1961-2003, the progress of seasonal evolution of the summ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East Asia in July to August, including the advanced and delayed ca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ubseasonal process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climat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gress of seasonal cycle is advanced about a month ahead of the climatological time when the convection during 20-29 July is active in the region of the subtropical West Pacific (15°-25°N, 150°-165°E), while it is delayed about one month when weaker convections appear in the same region. Instead, the relative active convection for the latter occurs in Pentad 46 (14-18 August). It is proved that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in the early July in the equatorial central and east Pacific, and then the convective anomalies in the sub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can excite the formation of the acceleration and delay of the seasonal circulation evolution in the East Asia in the late summer. The preceding subseasonal process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including the time-lag interactions among the active convection in the late June and early July, the Northwest Pacific anticyclone, the underly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low-level winds anomal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nomalous seasonal evolution of the summ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East Asia in late July are also investigated. However, further study, especially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is need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anomaly summer seasonal cycle in the East Asia and the Northwest Pacific.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