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866篇
测绘学   484篇
大气科学   476篇
地球物理   442篇
地质学   1250篇
海洋学   443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3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基于GIS的天水市区南北两山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按得分与赋权重的方法,研究出四个级别的敏感性分布,为天水市的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水下被动定位新模式.这种方法无需使用常用的匹配算法,因而也就摆脱了匹配算法的诸多限制.以分辨率为2′×2′的某区域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局部重力场模型的平均误差小于0.133 1 mGal,潜器的平均经纬方向定位误差分别小于0.777 0 nmile和1.244 4 nmile.  相似文献   
33.
鄂尔多斯高原植被生态分区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生态环境是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查清植被生态群落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植被演替的自然驱动因素,将鄂尔多斯高原的植被生态划分为基岩台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沙盖基岩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沙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和滩地植被生态水文地质区。结果表明,气象和地形地貌控制着区内植被生态的总体分布格局,包气带和地下水因素控制着植被生态的演替,沙地植被生态和滩地植被生态的生长发育与地下水关系密切,是地下水开发时保护植被生态的靶区。  相似文献   
34.
依据岩性岩相研究、孔隙度研究、物探测井解译等成果,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与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为单一结构,表现为强富水与中等富水含水层在垂向上叠置与组合,无区域性连续稳定的隔水层,由下到上构成含水统一体;南部黄土高原区为多层结构,表现为含水层与隔水层上下叠置,垂向水文地质分层明显;盆地南、北含水层结构的结构类型明显不同。利用孔隙度、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3个参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级别进行了划分,盆地中共划分出7个强富水含水层、7个中等富水含水层和2个弱富水含水层。盆地南、北比较,北部含水层孔隙度大,富水性强,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北部地区。垂向上比较,盆地北部由上到下,孔隙度由大变小,富水性由强变弱,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浅层和中层;南部上部罗汉洞组和下部洛河组孔隙度较大,富水性好,中部环河组相对较差,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罗汉洞组和洛河组。  相似文献   
35.
赵振宏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地质通报》2008,27(8):1131-1137
地下水流系统和循环模式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形成机理的基础,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高原在含水系统和众多地下水排泄区的控制下,形成了多个不同规模、不同循环深度、相互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PACKER系统分层试验测定的不同深度水头的数据证明,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存在托斯多层水流模式,区域性水流系统一般包含浅循环、中间循环和深循环3个循环系统。浅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在200m以内,深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大于400m。  相似文献   
36.
依据岩性岩相研究、孔隙度研究、物探洲井解译等成果,对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含水层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划分与研究.结果袁明:盆地北部沙漠高原区含水层系统为单一结构,表现为强富水与中等富水含水层在垂向上叠置与组合,无区域性连续稳定的隔水层,由下到上构成含水统一体;南部黄土高原区为多层结构,表现为含水层与隔水层上下叠置,垂向水文地质分层明显:盆地南、北含水层的结构类型明显不同.利用孔隙度、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3个参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级别进行了划分,盆地中共划分出7个强富水含水层、7个中等富水含水层和2个弱富水舍水层.盆地南、北比较,北部含水层孔隙度大,富水性强,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盆地北部地区.垂向上比较,盆地北部由上到下,孔隙度由大变小,富水性由强变弱,地下水主要富集于浅层和中层:南部上部罗汉洞组和下部洛河组孔隙度较大,富水性好,中部环河组相对较差.地下水主要富集于罗汉洞组和洛河组.  相似文献   
37.
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教学实验大楼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大楼在N、E、U方向上的每h变化、d变化及变形规律,阐明GPS技术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39.
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源区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17 745.51 km2,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30%;同时本区又属于我国升温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应用冰川系统变化的功能模型,对塔里木河源区冰川系统在本世纪对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50年,如气温比1961~1990年高出1.9~2.3℃,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4%~6%,冰川径流将增加22%~34%,零平衡线将上升62~94 m;如此升温率持续到本世纪末,则本区冰川面积将减少10%~16%,冰川径流将会回落,但仍比本世纪初多11%~13%,零平衡线将上升156~233 m。  相似文献   
40.
江西省宜春城区地面塌陷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春城区属岗阜低丘地形,分布石炭系-二叠系覆盖型及裸露型碳酸盐岩,占城区面积近70%。浅部岩溶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20m,土洞较多,基岩面起伏大,第四系岩性结构复杂,地下水埋藏浅。由于抽采地下水及建筑施工振动等人为因素影响,诱发地面塌陷12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城市规划功能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地面塌陷的易发程度及场地建设适宜性;应限制诱发塌陷因素的强度,在易发区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严禁新建开采井;塌陷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填堵、跨越、灌注、深基础控制抽排水强度、及其它综合治理或避让方法,同时做好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