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665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1篇
  1965年   6篇
  1937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4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引言许多块状硫化物矿体在总的规模上与围岩层状构造整合。尽管在变形和变质矿床可以在矿床边缘见到有小规模的不规则现象。这些地区由于三角尖顶构造仅1米或更小,并有长几米到50米或更长的硫化物矿脉通过,这些矿体的边缘可能与围岩层状构造大体上呈不整合。本文通过矿床实例说明其形成特征并对它们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3.
Shimamura  H  Asada  T  Suyehiro  K  Yamada  T  Inatani  H.  卢造勋 《世界地质》1987,(2)
前言海底地震学领域里仪器的进展导致了对海底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发现,使用洋底地震仪的远射爆破试验的实际可行性已经作了报道(Asada和Shimamura,1976、1979;Asada等,1983)。从1974到1979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了称为远射爆破—1到远射爆破—5的五次长距离爆破试验,其结果揭示了西北太平洋盆地和东马里亚纳群岛盆地之间的速度结构和Q值结构有区域性的差别。根据天然地震资料同样也提出了大规模的速度各向异性(Shimamura和Asada,1983).应用地震体波对海底岩石圈进行探测也表明洋底岩石圈在结构上是相当复杂的。这种探测不可避免地要采用宽方位角地震剖面的覆盖。  相似文献   
994.
Based on calculations of data from FGGE Level III b, a discussion is made of the energy balance in the 40-50 day periodic oscillation over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during the 1979 summer. It is found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40-50 day periodic perturbation is the monsoon region extending from central South Asia to Southeast Asia. In the upper layer over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area (10-20oN, 150oE-150oW) pres-sure work turns into kinetic energy that maintains 40-50 day periodic perturb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ation in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mid-Pacific trough. The mean energy budget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0-30oE, 30oE-150oW, 100-1000 hPa) indicates that the 40-50 day periodic perturbation transports kinetic energy to a seasonal mean and a transient perturbation wind field.  相似文献   
995.
京津唐地区的重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重力测量组在1981年7月用三台 LCR 重力仪建立了重力测网.测量精度优于100nm/s2.文章描述了京,津,唐地区重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增加了约1000nm/s2,天津是沉降中心,每年平均沉降约7——8cm.在其它台站,如堂二里,霸县等地重力值也逐年增加,但其幅度小于天津.重力变化的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96.
1.引言许多学者对与季风相关的大尺度大气环流特征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对臭氧和气温的变化也作过精深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人研究平流层和夏季风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Kung和Sharif研究了夏季风暴发和印度季风总雨量的统计预报模式。统计模式中包括了100百帕和200百帕的大气温度。其理论是西藏高原的受热会对其上部空气流动产生影响。1985年Sehra等报道过1972年3月在夏季风到达印度地区之前,随着平流层温度的小波动,中间层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增温现象。本文目的在于根据TIROS-N卫星观测,研究印度夏季风活动与上部对流层、平  相似文献   
997.
在苏日合作期间,进行了太平洋到亚洲大陆的过渡区内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动力学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本文是这一研究的结果。经过地震、地质、岩相学、重力测量、磁测、大地电磁法和热流测量资料的综合解释,编绘了深达300km的构造圈地质-地球物理剖面(地学断面)。并计算了沿地学断面的深部温度场以及部分熔融面的深度,后者可被视为软流圈的上界。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提出夏季季风实验(MONEX)的简短总结。回顾主要根据那些利用1979年夏季MONEX观测所做的论文。这个研究的观测方面着重于季风雨带在北半球从冬季到夏季,从印度尼西亚到喜马拉雅山脚的每年一次推进以及此后的后撤。极好的FGGE/MONEX资料库提供了辐散风的详细解说;关于哈得来环流和瓦克环流也总结了。通过旋转风和散度风分量之间彼此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季风环流对逐渐形成的不同加热场的响应方式。Luo和Yanai所研究的热源的特倒把包括西藏高原在内的不同季风区上的热源作了鲜明的对照。在这种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有趣问题是阿拉伯海的冷却。属于这个问题结果的总结——特别是风应力的旋度的分布——是突出的。引起很大兴趣的另一个研究领域是行星边界层,特别是在阿拉伯海西部上空,该处索马里急流在夏季风期间出现有趣的特性。本文总结了季风暴发的中期预告及季风低压形成和运动的主要结果。考察了沙漠热低压的结构和维持。这些结果的总结包括了混合层结构,垂直运动廓线的日-夜差和热力学的热量收支。本文的最后一节包括了低频波——特别是30—50天时间尺度上的研究。这种波动随行星尺度向东移;在较大的区域尺度上,波动又在季风区上向北移。这些表现解释了季风暴发、活跃和中断。  相似文献   
999.
从1980年7月至1983年12月,每周从台湾北部四个测点取双样测定地下热水和富含CO_2的冷泉中的氡(~(222)Rn)浓度。在三个测点上观测到七次脉冲式氡异常(其增长超过均值的2~3倍标准误差),每次异常(一次除外)后4至51天内均发生M_1 4.6级以上地震。震中距为14到45公里,震源深度小于10公里。具有氡异常前兆的地震分布,偏向于氡测点的某一方向。对其它方向发生的地震,氡测点似乎不敏感。在邻近火山地区的第四个测点上,大量气体(主要是CO_2)同热水一起从井孔排出。从排出的气体中检测到的氡浓度很高。因此,水中气体的分离可能导致高的氡含量异常。据有限的测定,水氡浓度相对于气氡似乎没有饱和。这表明热水很容易损失氡。因此,更需要监测气氡。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讨论响应函数的总显著性及可重复性.在二项分布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显著性检验方法.结合其他方法,此法用来比较两个不同的响应函数,以考察气候——年表响应的可重复性.结果说明,所用样本的响应,对于同一地点在统计上是可重复的,对于不同时期在统计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