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246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stract   The lithology of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collected from 19 sites on 16 seamounts in six areas of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using the Deep-sea Boring Machine System are described. The areas include the Amami Plateau, Daito Ridge, Oki-Daito Ridge, Urdaneta Plateau, Kyushu-Palau Ridge and Ogasawara Plateau. Chronological constraint is provided by calcareous nannofossil biostratigraphy,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biostratigraphy, larger foraminiferal biostratigraphy and strontium (Sr) isotope stratigraphy. Large amounts of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accumulated on the seamounts during the Oligocene, a relatively cool period, whereas limited carbonate deposits formed during the Early Miocene, a relatively warm period. This might indicate that deposition of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on seamounts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was not necessarily controlled by climatic conditions, but was related to volcanism and tectonics that served as foundations for reef/carbonate-platform formation.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biotic composition exist between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Late Cretaceous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 occurrence of rudists, solenoporacean algae and microencrusters. Middle Eocene to Early Oligocene shallow-water carbonates are dominated by Halimeda or nummulitid and discocyclinid larger foraminifers. Scleractinian corals became common from the Oligocene onward. Nongeniculate coralline algae and larger foraminifers were common to abundant throughout the Eocene to the Pleistocene. The replacement of major carbonate producers in the shallow-water carbonate factory during post-Cretaceous time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evious studies and is considered to reflect a shift in seawater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02.
利用EGM2008计算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结合SRTM和DTM2006.0计算剩余地形模型,进而计算RTM高程异常,以弥补EGM2008重力场模型短波信号缺失的不足。从实测高程异常中减去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以及RTM高程异常,得到残余高程异常。利用曲面拟合方法拟合残余高程异常模型,解决高程基准系统偏差问题。通过实际GPS/水准数据计算证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GPS点的高程异常计算精度,达到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袁顺 《内陆地震》2011,(4):373-378
要做到IP到台站有很多种方式可选,根据新疆测震台网各台站的现状列举了7类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这些数据传输方式在新疆测震台网中均得到应用,也都达到IP到台站的目的.分别对这些数据传输链路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阐述,并结合目前各台站具体情况作链路适用性的相关分析,希望能够对其他省局台网的台站通信链路设计、改造起到参考.  相似文献   
104.
陈继  徐舜华  窦顺  张鲁新 《冰川冻土》2011,33(4):897-901
柴达尔-木里铁路沿线高温沼泽化多年冻土广泛发育,约20km的冻土路基采用了热管降温措施.借鉴青藏铁路的成功经验,热管的纵向和横向间距均设计为3m,并针对铁路东南-西北的不利走向,在阳坡布设了双排热管.为验证热管措施在多年冻土湿地路段设计参数的合理性,2008年底在柴达尔-木里铁路中段布设了热管冷却半径观测试验场,该观测...  相似文献   
105.
张灵敏  刘景波  程南飞  叶凯  郭顺  陈意  毛骞 《岩石学报》2013,29(5):1525-1539
流体的盐度对含羟基变质矿物组合的稳定温压条件和岩石-流体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流体的盐度可从矿物中氯含量的角度加以研究.磷灰石是一个含氯矿物,作为副矿物广泛分布在各种岩石中,且能在较宽的温压范围内稳定存在.本文选择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典型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开展了磷灰石成分的研究,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探讨了榴辉岩相条件下流体盐度和磷灰石中的氯含量之间的关系.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与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盐度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的XClAp/XoHAp比值范围为0.00~0.35时,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盐度约为0~40% NaCleqv.  相似文献   
106.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广泛发育富镁闪长质岩墙.对这些岩墙进行角闪石Ar-Ar和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313.1±3.5)Ma和(316.3±3.8) Ma的年龄,显示其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闪长质岩墙以富Si(SiO2=56.8 %~62.9%)、Mg(MgO=2.39%~4.04%、Mg#=54-62)、Cr(Cr=30×10-6~80×10-6)、Ni(Ni=20×10-6~62×10-6)为特征,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高Sr/Y比值(36~44),强烈亏损HREE (Yb=1.32×10-6~1.54×10-6、Y=13.1×10-6~15.5×10-6),富集LILE (K、Sr、Ba),亏损HFSE(Nb、Ta、Ti).这些特点显示,这些闪长质岩墙可能是由俯冲的板片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而成,与洋脊俯冲有关.而闪长质岩墙的形成过程也有利于铜金矿床的形成,显示该区有良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7.
108.
胡静云  李庶林  林峰 《岩土力学》2014,35(4):1117-1122
大红山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形成了3个规模巨大的采空区,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与地表开裂塌陷将导致露天采场发生滚石地压灾害、井下采场产生空气冲击波次生地质灾害、地表与井下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等。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了多通道微震监测、非接触式岩移实时监测、基于手持式GPS仪的地表开裂范围监测和基于全站仪的地表沉降与水平移动监测的多种综合地压监测手段,对上覆岩层崩落高度、上覆岩层下沉变形量、地表开裂范围和地表沉降与水平移动等进行了监测,通过两年的监测获取了大量的监测数据,经分析表明,采空区上覆岩层崩落高度约在+1 090+1 060 m,上覆岩层+1 090 m平巷内观测点累计沉降量为1 350 mm,地表开裂范围位于以岩移角为75°划定的地表岩移范围内,地表测点最大累计沉降与水平移动量为1 779与948 mm,上覆岩层与地表的变形移动活动处于稳定渐进可控的状态,目前不会发生上述地压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9.
扬子板块北缘马元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扬子板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文章通过对马元铅锌矿床原生矿体中不同脉石矿物及矿区出露地层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马元矿区热液脉石矿物及出露的沉积地层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曲线总体呈比较平坦的特点,而且在Y-∑REE图解中呈线性分布,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晚期方解石较早期热液白云石具有轻稀土元素总量高且相对富集的特点,表明二者是不同来源流体演化的结果。早期热液白云石在稀土元素总量(ΣREE)、轻、重稀土元素比值LREE/HREE以及在Y-∑REE图解上的分布等方面与灯影组白云岩比较接近,说明早期热液白云石主要来源于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解;而晚期方解石稀土元素总量明显高于灯影组白云岩而低于基底及古生代沉积碎屑岩系,晚期流体可能流经了具有高稀土元素总量的基底及沉积盆地中的碎屑岩系。矿区热液脉石矿物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显示出有较明显的Eu异常,表明成矿流体具有相对较高温(>200℃)和还原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0.
以大海马幼体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突变组(温度从23℃突变至15℃、28℃和33℃)的方法,对其生长、生化组分以及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束后,28℃温度组的大海马幼体生长指标、蛋白含量、能值显著高于23℃对照组(P<0.05),而15℃、33℃温度组的各项指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温度突变组的大海马幼体的酶活力均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d后出现峰值,4—6d各个温度组趋于稳定,到实验第15天时,28℃温度组的SOD、ACP活力和MDA的含量已处于23℃对照组水平(P>0.05),CAT、AKP活力显著高于23℃对照组(P<0.05)。而15℃、33℃温度组的SOD、CAT活力降至低于23℃对照组水平(P<0.05),15℃温度组的ACP、AKP活力则低于23℃对照组水平(P<0.05),MDA的含量在15℃、33℃温度组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