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15篇 |
地质学 | 53篇 |
海洋学 | 15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5篇 |
自然地理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K.-I. Chang W.J. Teague S.J. Lyu H.T. Perkins D.-K. Lee D.R. Watts Y.-B. Kim D.A. Mitchell C.M. Lee K. Kim 《Progress in Oceanography》2004,61(2-4):105
A review is made of circulation and currents in the southwestern East/Japan Sea (the Ulleung Basin), and the Korea/Tsushima Strait which is a unique conduit for surface inflow into the Ulleung Basin. The review particularly concentrates on describing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recent extensive measurements made after 1996. Mean flow patterns are different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regions of the Korea/Tsushima Strait. A high velocity core occurs in the mid-section in the upstream region, and splits into two cores hugging the coasts of Korea and Japan, the downstream region, after passing around Tsushima Island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ait. Four-year mean transport into the East/Japan Sea through the Korea/Tsushima Strait based on submarine cable data calibrated by direct observations is 2.4 Sv (1 Sv = 106 m3 s−1). A wide range of variability occurs for the subtidal transport variation from subinertial (2–10 days) to interannual scales. While the subinertial variability is shown to arise from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disturbances, the longer period variation has been poorly understood.Mean upper circulation of the Ulleung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northward flowing East Korean Warm Current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Korea and its meander eastward after the separation from the coast, the Offshore Branch along the coast of Japan, and the anticyclonic Ulleung Warm Eddy that forms from a meander of the East Korean Warm Current. Continuous acoustic travel-time measurements between June 1999 and June 2001 suggest five quasi-stable upper circulation patterns that persist for about 3–5 months with transitions between successive patterns occurring in a few months or days. Disappearance of the East Korean Warm Current is triggered by merging the Dok Cold Eddy, originating from the pinching-off of the meander trough, with the coastal cold water carried Southward by the North Korean Cold Current. The Ulleung Warm Eddy persisted for about 20 months in the middle of the Ulleung Basin with changes in its position and spatial scale associated with strengthening and weakening of the transport through the Korea/Tsushima Strait. The variability of upper circulation is partly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 variation through the Korea/Tsushima Strait. Movements of the coastal cold water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polar front also appear to b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variability.Deep circulation in the Ulleung Basin is primarily cyclonic and commonly consists of one or more cyclonic cells, and an anticyclonic cell centered near Ulleung Island.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is conjectured to be driven by a net inflow through the Ulleung Interplain Gap, which serves as a conduit for the exchange of deep waters between the Japan Basin in the northern East Sea and the Ulleung Basin. Deep curr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hort correlation scale and the predominance of mesoscale variability with periods of 20–40 days. Seasonality of deep currents is indistinct, and the coupling of upper and deep circulation has not been clarified yet. 相似文献
22.
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人类干扰指数,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角度,评估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 总体来说,2018年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2018年,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干扰增加幅度小、增长趋势慢,定量说明中国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人类活动整体管控成效好;② 1980―2018年,3类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指数均呈逐步增加趋势。以“胡焕庸线”为界,重要生态保护区域以西、以北人类干扰总体较小,增加相对缓慢;以东、以南人类干扰相对明显,增加也相对明显,今后对这些区域要重点加强管控;③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指数在5个监测年份均最低,增加趋势最平缓、增幅最小,人类活动实际管控成效最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人类干扰相对较大,管控成效有待显现,结果反映中国对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分类管控力度和梯度的差异;④ 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内部人类干扰指数及增幅均低于外部未受保护区域,构建重要生态保护区域有效降低人类干扰。 相似文献
24.
采用2007、2012和2017年中国百强物流企业网络数据,运用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链锁网络模型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的等级结构、空间分异、空间联系及其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物流企业数据的中国城市网络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并呈现“两主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网络联系的离散水平逐渐降低,其稳定性和均衡性有所增加,等级结构趋于合理;各节点城市组织能力空间分异明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组织能力和介中心性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城市间物流联系逐渐增强,并有协同发展的趋势;城市网络联系中,长江沿线城市物流网络联系地位上升,上海为中心的T字型空间结构替代以北京为中心的核心网络结构,在全国尺度形成以胡焕庸线为界线,物流联系网络呈中东部密集、西部相对稀疏的空间格局,其演变过程呈现由等级网络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网络联系特征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25.
26.
以甘肃省为例,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实现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土地变化监测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BHM)分析土地利用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研究期间内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呈增长趋势,其中1995―2000年和2010―2015年增长速度较明显;② 土地利用程度空间格局“东高西低”,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陇中、陇东和陇南地区;③ 土地利用程度局部变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整体表现为“东弱西强”,局部变化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④ 影响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其中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27.
结合江西省南昌市某新建高层建筑物的案例,分析了高层建筑物对周边建筑物雷电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高层建筑物的存在将减小周边较低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危害的概率,具体减少的程度与建筑物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高度有关;由于新建高层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远远大于周边较低建筑物,雷击时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周边建筑物电器设备损害的概率要大大增加;新建高层建筑物的管线与原较低建筑物的管线不可能完全分开,原建筑物管线可能流入的雷电流也会大大增加。因此,在新建高层建筑物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原周边建筑物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加强屏蔽与综合布线、等电位连接。 相似文献
28.
29.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及优化——以南昌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人口与土地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二者之间状态演化对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二者概念基础上,基于人口构成、人口素质、人口生活、城镇规模、城镇投入、城镇产出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省会型城市南昌市2002~2011年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① 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呈波动变化并持续上涨,城镇发展由土地滞后型向人口滞后型转变;②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状态由失调衰退区向过渡协调区演进,发展类型则由高度不协调状态向勉强协调状态过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昌市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的原因,指出两者关系主要受到城市发展外在制度与内在基础的共同作用,并认为构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双重优化路径是协调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城市舒适性对城市创新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对大都市区内部舒适性及差异性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较少。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市舒适性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北京市总体舒适性分布特点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随着距中心城区距离增加,城区的舒适性水平逐渐降低。② 北京生态环境舒适性呈现从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特点,而人工环境和社会氛围的舒适性由中心向四周地区递减,各区的舒适性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状态,高-高型聚类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形成北京市“高舒适性”区域。③ 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发现北京市除平谷区、密云区和延庆区,其他城区目前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的创新能力和舒适性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但北京市各区也存在舒适性与城市创新之间发展相对滞后问题。④ 北京城市舒适性与创新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同舒适性要素对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同,文化教育条件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强度最大,交通便利性和社会氛围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次之。政策建议是要推进文化教育、交通条件等人工舒适性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提高各区的城市舒适性,以城市舒适性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