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8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4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篇 |
大气科学 | 330篇 |
地球物理 | 351篇 |
地质学 | 807篇 |
海洋学 | 213篇 |
天文学 | 129篇 |
综合类 | 116篇 |
自然地理 | 1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13.
14.
海洋一号C/D(HY-1C/D)卫星中国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Chinese Ocean Color and Temperature Scanner,COCTS)主要用于探测海洋水色、水温等要素,这些要素需要经过卫星资料处理才能获取,而几何定位是预处理的核心,直接影响这些要素的质量。COCTS具有114°视场角和四元逐点摆扫的特征,据此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几何定位方法。从0级数据中提取卫星星历,利用插值法从中获取采样时间对应的卫星位置和速度,进而得到轨道(ORB)坐标系到地心旋转(ECR)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基于四元逐点摆扫的特征,中心视矢量分别绕X轴、Y轴旋转相应角度,获得扫描行各采样点ORB视矢量,建立视矢量与地球交叉点关系模型,从而对根据波段数据绘制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定位。本文使用插值法替代了传统需要6个轨道根数来计算卫星位置的复杂方法,同时直接计算ORB到ECR的转换矩阵,而不采用传统的两步转换方法。经过多组数据计算及定性定量验证,HY-1C/D COCTS几何定位结果一致;采样像元尺度效应导致从星下点到两侧边缘、从赤道到两极,误差逐渐增大,约在两个像元内。该方法满足一定的定位精度要求,可以用于COCTS的几何定位。 相似文献
15.
The upper part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drainage basin supplies 50–60% of the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nd only 10% of the total river sediment load, while the middle reaches contribute 30–40% of the water flow and 90% of the annual sediment load, because of severe eros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Large variations in both annual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occur in the Huanghe. Heavy sedimenta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nel makes the river bed aggrade several centimetres per year. Of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river, 90–95% is deposi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iver course and in the coastal shallow water area; less than 5–10% escapes from Laizhou Bay and enters the Central Bohai and/or North Huanghai (Yellow Sea). The active delta complex now propagates seawards at a mean rate of 42 km2 year−1. 相似文献
16.
17.
18.
逆冲断层运动学过程研究可为造山作用和盆地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北缘逆冲断裂(NFT)是一条主要的边界断裂,控制着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变形,但对于该断裂系统的运动学过程缺乏研究。甘肃张掖西南莺落峡附近,黑河口断层(祁连山北缘断裂的一部分)穿过红沙沟并导致其阶地面错断和褶皱变形。为了研究该区域褶皱变形特征和断层运动学过程,我们首先在红沙沟区域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考察并对变形的地层和阶地面进行了测量,然后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验证褶皱模型。红沙沟保存有9级河流阶地,利用差分GPS对阶地面的高程进行了测量,同时在野外测量了部分地层的产状。多处断层剖面表明该区域变形属于基底卷入的构造类型,另外变形的阶地面在近断层处表现出明显的褶皱形态。结合阶地面变形特征以及地层的变形,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模型被初步用于该区域构造变形的解释。模型模拟得到自T5、T6和T7形成以来断层滑动量分别是 44±7m、59±10m和 164±28m;结合T6年代得到自约9万年以来该断层的平均滑动速率为 0.68±0.19mm/a,垂直分量为 0.58±0.13mm/a。根据地层与阶地变形特征,并结合模型模拟结果,我们认为祁连山山前基底断层卷入的构造中,在断层出露地表之前,断层顶端存在一个分散式的三角形变形区,区域的应力状态控制着下伏地层和上覆地貌面的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铀矿钻探工程风险,基于音频大地电磁法(AMT)资料,对龙首山成矿带中的马路沟断裂及次级断裂的深部发育特征进行了探究。通过对马路沟断裂与次级断裂正演理论模型响应特征分析,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岩石电性参数和钻探资料,对反演电阻率断面进行了推断解释,大致查明了区内断裂的深部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马路沟断裂(F101)走向NW,倾角约80°,其中X501—X502剖面之间倾向NE,X502—X506剖面倾向SW;次级断裂F102、F103走向NW,均倾向NE,倾角75°~80°;上述断裂具有切割深度大、倾角较陡特征。该结果为后期钻探工程的布置提供了依据,提升了铀矿地质勘查的效果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