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9篇 |
免费 | 583篇 |
国内免费 | 31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3篇 |
大气科学 | 261篇 |
地球物理 | 409篇 |
地质学 | 989篇 |
海洋学 | 293篇 |
天文学 | 45篇 |
综合类 | 177篇 |
自然地理 | 1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60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包气带土体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氮转化研究--以河北平原正定试验场剖面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问题,通过对河北平原典型试验场贯穿包气带18.5 m钻孔剖面土样的物理性质、地球化学指标、有机质含量的测试和微生物的培养鉴定,发现土体的氮素、可溶盐含量(TDS)、Cl-含量以及微生物细菌的变化随深度不呈简单的线性分布.经分析认为,剖面中的粘性土层是生物的活性层,在氮素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剖面中多种指标的变化与地质结构呈良好对应关系,反映环境演化的过程.同时表明,包气带存在着更多尚待提取的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44.
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包括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检验等方面。对流初生识别、对流系统强度识别和对流天气类型识别等监测技术取得新进展,综合多源资料的监测技术已应用于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业务。对流系统的触发、发展和维持机制等获得了新认识,我国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及其环境条件统计气候特征、分析规范及相应业务产品等为业务预报提供了必要基础和技术支撑。光流法、多尺度追踪技术以及应用模糊逻辑方法的临近预报技术等有明显进展,融合短时预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流可分辨高分辨率数值 (集合) 预报及其后处理产品预报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数值 (集合) 预报应用模糊逻辑方法的分类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技术为业务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强对流天气综合监测和多尺度自适应临近预报技术、多尺度分析技术以及融合短时预报技术、发展并应用模糊逻辑等方法的、基于高分辨率数值 (集合) 模式的区分不同强度等级和极端性的分类强对流天气精细化 (概率) 预报技术等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5.
地下工程震波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激发的震波在工程岩土体中传播,检测其波动力学参数,来测试岩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原位震波波速测试技术可以对井巷的岩体模量,支护选型,围岩性质进行检测;利用地震勘探,面波勘探方法可以对矿层厚度,超前探测等方面进行有效检测;震波CT、导波勘探等探测方法对于采面内的地质异常探测有较好的针对性;通过声发射检测技术可以解决地下工程安全问题。实际应用说明,震波探测技术从地下工程的开拓掘进,采场形成到采后管理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技术已作为地下工程中的日常工作加以应用,但进一步的生产应用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6.
47.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气气溶胶中的PAHs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分布广泛、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和大气气溶胶中苯并(a)芘分析认为,春季样品中大气气溶胶中PAHs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排放,夏季来源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化石燃烧排放。 相似文献
48.
49.
Numerical Modeling of Slug Tests with MODFLOW Using Equivalent Well Bloc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lug tests are a widely used technique to estimate aquifer hydraulic parameters and the test data are generally interpreted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 under various assumptions. However, these solutions are not convenient when slug tests are required to be analyzed i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complex aquifer‐aquitard systems. In this study, equivalent well blocks (EWB) are proposed in numerical modeling of slug test data with MODFLOW. Multi‐well slug tests in 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s with skin zones can be simulated.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benchmarking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 The EWB method is applied in a case study on slug tests in aquitard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相似文献
50.
古里雅冰帽8米浅冰芯的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古里雅冰帽8m浅冰芯的80个雪冰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来自陆源物质,陆源冰芯样品叶弱碱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大气降水及南北极冰雪样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