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02篇 |
免费 | 4218篇 |
国内免费 | 65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82篇 |
大气科学 | 3265篇 |
地球物理 | 3277篇 |
地质学 | 10776篇 |
海洋学 | 4235篇 |
天文学 | 194篇 |
综合类 | 1514篇 |
自然地理 | 22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607篇 |
2022年 | 1138篇 |
2021年 | 1432篇 |
2020年 | 1189篇 |
2019年 | 1329篇 |
2018年 | 1224篇 |
2017年 | 1147篇 |
2016年 | 1171篇 |
2015年 | 1346篇 |
2014年 | 1258篇 |
2013年 | 1503篇 |
2012年 | 1599篇 |
2011年 | 1586篇 |
2010年 | 1564篇 |
2009年 | 1423篇 |
2008年 | 1396篇 |
2007年 | 1342篇 |
2006年 | 1188篇 |
2005年 | 994篇 |
2004年 | 707篇 |
2003年 | 469篇 |
2002年 | 522篇 |
2001年 | 514篇 |
2000年 | 419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114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7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2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11篇 |
1976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4年 | 8篇 |
1933年 | 3篇 |
1925年 | 4篇 |
192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汶川5.12地震发震机理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将围岩看成弹性体, 断层看成具有应变软化的弹塑性体, 断层和围岩组成统一的地质介质系统。在给定的地应力、孔隙压力及边界位移的作用下, 应力逐渐积累, 当达到断层强度时, 断层进入塑性状态, 应变随之软化, 应力突然下降, 能量突然释放, 形成地震。根据这个原理, 利用有限差分FLAC软件, 对汶川5.12地震的机理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证实:汶川5.12地震是在青藏高原侧向挤压, 四川盆地阻挡, 使龙门山断裂带受到缓慢增加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计算结果给出了应力降、能量释放量、断层错动量、地震同震位移、震前位移、地震复发周期等重要参数, 结果与野外调查及其它资料给出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2.
利用交流阻抗谱实验技术,在0.5~2.0 GPa、573~873 K和10-1~106 Hz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测定了石英砂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测定的频率范围,样品的复阻抗的实部、虚部、模和相角对频率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lgσT与1/T之间符合Arrhenius线性关系。通过拟合计算,获得了表征样品电学性质的指前因子、活化焓、活化能、活化体积等物性参数。杂质离子导电机制对高温高压下石英砂岩的导电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43.
汶川地震断裂作用研究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焕 李海兵 司家亮 孙知明 付小方 刘栋梁 裴军令 李成龙 张佳佳 宋圣荣 郭力伟 MORI James 薛莲 BRODSKY E. Emily 云锟 龚正 《地球学报》2015,36(3):257-269
2008年汶川地震后,人们不得不思考问题是:大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下一次大地震什么时候发生?也就是涉及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一直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断层是如何破裂的?震后断裂是如何愈合的?我们试图通过对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断裂摩擦行为和断裂愈合过程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通过对地表露头和汶川地震断裂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岩心中汶川地震主滑移带的详细研究,以及钻孔中长期温度监测来分析有关汶川地震断裂动态弱化和摩擦行为,并结合钻孔中长期水文监测计算所得断裂带渗透率变化,分析震后断裂愈合过程,进而探讨和认识汶川地震断裂作用所涉及的上述问题。经过详细研究,确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宽105~240 m、具有五个不同断裂岩组合的内部结构,是一条经常发生大地震、具多种弱化机制的断裂带;发现了汶川地震不仅具有同震石墨化作用,而且测量到目前世界上最低的动态摩擦系数(≤0.02),同时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信息。这些研究结果不仅直接回答了一直困扰在地震地质和地震物理学领域几十年的关键问题,而且对完善地震断裂理论和认识汶川地震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防震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4.
945.
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SHALSTAB和TRIGRS等浅层滑坡物理确定性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降雨入渗动态守恒的瞬态降雨入渗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初期降雨过程、降雨历程以及饱和非饱和入渗过程,证明了SHALSTAB模型是该模型的特殊形式,并克服了TRIGRS模型参数繁多及一维入渗路径的问题.将无限边坡模型、瞬态降雨入渗模型和GIS进行耦合,研发了可用于大范围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的集成系统,根据边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参数和降雨特征即可对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46.
947.
滇西新生代盆地与砂岩型铀矿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新生代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8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本文在收集研究前人施工钻孔资料1200个,施工钻孔25个的基础上,编制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剖面图66张,研究了滇西新生代盆地与砂岩型铀矿成矿。认为滇西地区存在2种类型的新生代盆地,其盆地沉积演化、火山活动、地貌景观等不同,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亦存在差异,成矿的专属性体现在于盆地的差异性。砂岩型铀矿成矿最有利的是北部腾冲地区找矿目的层上覆地层发育了区域性隔水层、存在火山活动、深切割低山-丘陵-河谷阶地地貌的新生代盆地。 相似文献
948.
内蒙古沙麦岩体:正εNd(t)值的过铝质花岗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沙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中段西坡,是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花岗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体中脉岩和围岩捕虏体较为发育,岩性组合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似斑状花岗岩。在化学成分上,沙麦岩体以铝弱过饱和,富硅,全碱含量中等和低磷为特点,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大于1%,可归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体富Rb、Th、U、Ta,贫Ba、Sr、P、Ti,Rb/Sr比值高,K/Rb比值低,Eu负异常明显。在Nd同位素组成上,岩体Nd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除一件样品εNd(t)值为负值以外,普遍以具正εNd(t)值为特点,T2DM值介于275.79~1048.41Ma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沙麦岩体形成于晚中生代后造山的岩石圈伸展环境中,是幔源基性岩浆底侵及其诱发的壳-幔混合岩浆,同化中上地壳泥质围岩并经高程度分离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9.
950.
DENG Jun YANG Liqiang SUN Zhongshi WANG Jianping WANG QingfeiXIN Hongbo LI Xinjun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Tectonics Explo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3,77(4):537-546
An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suggest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Jiaodong granite-greenstone belt have multiple sources, especially the mantle source. Seismic wave, magnetic and gravity fields show that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and its coupling mechanism are the fundamental dynamic causes for the exchange and accumulation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in the metallogenic system. Considering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structural setting, the tectono-metallogenic dynamics model of the area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occurrence of the greenstone belt during the Archean-Proterozoic-the embryonic form of Au-source system; (2) stable tectonic setting in the Paleozoic-an intermittence in gold mineralization; (3) intensive activ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the greenstone belt in the Mesozoic-tectono-mineralization and tectono-diagensis; (4) posthumous structural activity in the Cenozoic-destruction of orebodies in the later stag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In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