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15篇 |
免费 | 3201篇 |
国内免费 | 510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64篇 |
大气科学 | 1962篇 |
地球物理 | 2355篇 |
地质学 | 8639篇 |
海洋学 | 3264篇 |
天文学 | 117篇 |
综合类 | 1083篇 |
自然地理 | 16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5篇 |
2023年 | 474篇 |
2022年 | 855篇 |
2021年 | 1081篇 |
2020年 | 907篇 |
2019年 | 997篇 |
2018年 | 945篇 |
2017年 | 841篇 |
2016年 | 881篇 |
2015年 | 1006篇 |
2014年 | 942篇 |
2013年 | 1128篇 |
2012年 | 1229篇 |
2011年 | 1199篇 |
2010年 | 1174篇 |
2009年 | 1079篇 |
2008年 | 1097篇 |
2007年 | 1039篇 |
2006年 | 921篇 |
2005年 | 746篇 |
2004年 | 574篇 |
2003年 | 343篇 |
2002年 | 390篇 |
2001年 | 367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1篇 |
1983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6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4年 | 7篇 |
1933年 | 3篇 |
1925年 | 4篇 |
192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考虑了高山峡谷基岩场地的深度衰减效应,假设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的水平峰值加速度的所在位置,选用攀枝花—会理地震波,通过基线校正和高频滤波作为实际地震动输入,利用FLAC3D软件对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进行了地震水平加速度传播特性的研究。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厂房周围监测点水平加速度时程和输入地震水平加速度时程相似,但存在0.08~0.12s的滞后时差,输入地震动水平峰值加速度向上传播时具有放大效应,在洞室群附近放大两倍左右。所得结果对大型地下洞室群地震动传播特征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地震前岩石圈存在可观测的磁场前兆异常, 岩石破坏过程的磁场效应规律却鲜有研究.本文设计建立了岩石破坏磁场效应监测实验系统, 测试分析了岩石破坏过程磁场与载荷、声发射、电磁辐射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岩石破坏磁场产生机制与岩石破坏磁场效应对地震预报的意义.结果表明: 岩石在受载破坏过程能够产生磁场, 磁感应强度与载荷变化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受载前期, 磁感应强度波动增加, 受载中后期, 磁场强度显著增加; 主破坏发生时, 磁场强度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磁感应强度与累积声发射计数平均相关系数达到0.825, 呈高度相关, 表明磁场变化能够反映岩石的变形破坏阶段和状态.岩石破坏磁场的产生主要与电性变化有关, 运动电荷或电流的变化产生了磁场.岩石破坏磁场与电磁辐射同属于电磁信号, 磁场是一种极低频、连续、脉冲式的信号, 信号频率一般为0~20 Hz; 电磁辐射是一种瞬态、阵发性的电磁波, 信号频率一般为kHz~MHz.相对于电磁辐射, 磁场前兆异常先出现, 岩石破坏的磁场监测结果对于评估地震的临震预报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996.
孙枢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7,(4):20-20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在香港回归以后不到2月的时间,前来参加这么一次重要的会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向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建立的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表示衷心的、热烈的祝贺! 我本人是一个地质学家,所以我愿意把地球信息科学看成是我们地学的一个前沿的、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但是我想也许更准确一点看,地球信息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新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通过对不同温度、盐分和干旱胁迫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影响,结果表明:刚毛柽柳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萌发率高达80%以上,且萌发迅速。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刚毛柽柳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率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到0.7 mol/L时,萌发率仅为1.67%,种子发芽受到抑制。相同渗透势PEG-6 000溶液中的萌发率低于NaCl溶液,渗透势为-0.5 MPa是二者影响作用的分界点。渗透势为-1.8 MPa时,萌发率已急剧下降到0,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溶液。将在两溶液中处理10天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萌发恢复率逐渐升高,0.7 mol/L时,萌发恢复率为60%;随着PEG-6 000溶液浓度增大,萌发恢复率先升高后降低,渗透势为-1.4 MPa时,种子萌发恢复率达到最大为67.5%,但两种处理下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总萌发率)都低于在蒸馏水中的。 相似文献
1000.
大红山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矿集区之一,已发现大红山大型铁铜矿床及东么、底巴都、底戛母、河口、坝达等多个中小型铁铜矿床(点),区内分布多个磁异常及化探异常,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云南省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项目“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外围铁、铜矿资源普查”经过勘查在大红山外围东么、底巴都矿区圈定多个工业铁、铜矿体及超贫磁铁矿体,取得一定找矿新进展。本文根据近年工作中观察到的新现象、取得的新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大红山地区铁、铜矿床成因类型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