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8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86篇 |
地质学 | 297篇 |
海洋学 | 71篇 |
综合类 | 36篇 |
自然地理 | 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小时分辨率降水过程辨识和评估方法,利用1980—2019年逐小时降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七个城市群在城市不同发展阶段降水过程的年变化和月变化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快速发展期(2000—2019年),七个城市群降水过程次数呈增多趋势,尤其是2010年之后明显增加;冬季降水过程次数出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趋势;年平均降水时数增长,但过程平均时数缩短;降水过程持续时间3、4月增加,5、6、7月有减少趋势,8、9月为增加趋势;极端+特强+强降水过程逐年累计次数呈增加趋势;极端和特强降水过程次数8、9月份有明显增加趋势,强降水过程3—6月为增加趋势,冬季较强和中等强度降水过程增多。
相似文献42.
渭北油田延长组长3油层属于致密砂岩油,储层为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厚度薄且横向变化快.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表明,宽河道及河道汇聚部位,砂体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含油饱和度高,油井产量相对较高,是该油田的"甜点"区.由于油藏埋藏浅且地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河道砂体识别困难;地震振幅属性与砂体厚度对应关系弱。利用常规属性识别河道精度低.本文主要介绍应用谱反演技术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效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能够满足厚度小于λ/4的薄砂体识别;通过井震标定、地震正演模拟,总结砂体地震波形特征模式,采用地震波形结构法追踪砂体顶底反射,砂体识别精度大大提高,在密井网区识别砂体与钻井吻合率达90%以上;结合地质研究和动态分析成果,在开发区WB2井区外围优选出三个"甜点"区,是油田下一步开发和产量接替的有利阵地. 相似文献
43.
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下伏多年冻土地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埋设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中两个断面内的共8个地温测试孔3年来的地温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铁路路基下伏高原多年冻土融化特征,分析了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规律以及填筑铁路路基施工对下伏多年冻土赋存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填筑路基时赋存在路基填料内的热量的影响,铁路路基下伏多年冻土近地表的地温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的多年冻土的地温变化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且向阳面与被阴面差别较大。多年冻土的上限在施工初期会有一个明显的下移沉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残存在路基中的热量逐渐消散,多年冻土上限下降会逐渐稳定。由于受到太阳辐射和路基边坡形状及融化夹层的影响,多年冻土上限会逐渐稳定,但不会在短时期内上升到天然地面下多年冻土的上限水平。 相似文献
44.
利用全市21个自动气象站的逐时资料,分析了台风“麦莎”对苏州市的风雨影响,并将其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苏州造成严重影响的9015号和9711号两个台风,分别从登陆时强度、登陆后移动路径、影响苏州市的持续时间和形成的风雨实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台风“麦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苏州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台风过程。 相似文献
45.
46.
我国东部中低山区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但冰川必然对山体进行冰蚀作用形成冰蚀地貌。为了分析我国东部中低山区的山体地貌是否具有冰蚀特征,该文选取了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区-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冰蚀地貌的研究对象,通过宏观分析,除了由缩口、三角脊、残弧组成的冰斗系统外,还发现冰蚀作用过程存在避谷、吞脊、切壁、穿梁等特殊习性。分析认为冰蚀过程主要受制于雪线高程、积雪高程与坡向坡角三方面因素的控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东部的江西庐山、山东蒙山、大兴安岭主峰黄岗梁三个地区的山体地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些山区的山体地貌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蚀地貌具有一致性。文章从冰蚀过程的角度确认了我国东部中低山区存在第四纪冰川的事实。 相似文献
47.
The sea area east of Chenshan Cape has peak tidal current flows that exceed 2.3 m s-1, which make it a promising 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current energy. Before these resources can be exploited,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s needed of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extraction of this energy.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ur constr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waters near Chengshan Cape, and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using continuous data measured in situ. We modeled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the exploitation of these resources on the flow field by adding a momentum loss term in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he mode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n assumed tidal farm with an estimated power output of 20.34 MW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water level, especially next to the farm, where fluctuation could reach 6 cm. The maximum drop in the flow velocity in the wake of the farm was predicted to be more than 0.8 m s-1, and this influence would extend 10 km downstream. 相似文献
48.
速度分析是多波资料处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在高精度地震勘探的今天,建立在各向同性假设条件下的速度分析已经不能满足高精度勘探要求。这里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为基础,研究各向异性条件下P波和P~SV转换波旅行时公式,并进一步研究了P波和P~SV转换波速度分析的方法步骤,在此基础上用QT开发出一套各向异性介质多波速度分析的交互处理软件。用该方法及软件对理论资料和实际资料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验证了该方法及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9.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地质科研范式正由过去的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基础地质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反映了地质调查的精度和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创新、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与源泉,决定了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力。在以密集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将来临之际,基础地质数据的数量、质量和更新时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水准的基础标准之一。大部分国家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实现了基础地质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和基础地质数据与图件的一体化表达,并面向社会需求研发出类别丰富的地质数据衍生产品。我国虽然建成了地质云平台,实现了一批数据库的汇聚和共享,但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宏观尺度的地质认知水平;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与技术刚刚提上日程,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基础地质数据研发服务能力不足,限制了数据更新的外在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依托地质云平台构建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的建议:一是建立“地质云节点一盘棋”的数据更新工作机制;二是构建全国统一的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体系;三是构建“大数据、智能化和在线化”三位一体的数据更新技术体系;四是打造多方稳定协同的数据更新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50.
钱家店凹陷姚家组高岭石的形成与铀成矿存在流体上的密切联系。通过岩心观察、孔渗测试、光谱扫描及电镜扫描等方法分析了姚家组砂岩高岭土化蚀变空间特征,并对高岭石进行H-O同位素测试,以查明形成高岭石的相关流体及其特征。研究发现:①高岭土化蚀变往往与砂岩的漂白和铀矿化关系密切,灰-灰白色砂岩渗透率明显高于红-红棕色砂岩,联井剖面反映姚家组砂岩的高岭土化与漂白程度总体呈现出沿NW-SE向逐渐减弱的趋势;②姚家组高岭石发育,含铀矿段及围岩砂岩的高岭石含量占黏土矿物的65%~90%,高岭石的δ18OV-SMOW值为-1.03‰~8.82‰,δDV-SMOW值为-115.87‰~-105.51‰,显示高岭石与水具有明显的O同位素分馏现象。以H-O同位素反演流体温度为切入点,从流体温度、流体性质与流向以及流体控制因素的角度探讨形成高岭石的相关流体特征,得到以下认识:①δD-δ18O特征表明形成高岭石的流体温度在40~120℃,且研究区西北部的姚家组砂岩高岭石形成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②与高岭石形成相关的流体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