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6篇 |
免费 | 1654篇 |
国内免费 | 25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57篇 |
大气科学 | 1451篇 |
地球物理 | 1776篇 |
地质学 | 4192篇 |
海洋学 | 1245篇 |
天文学 | 314篇 |
综合类 | 550篇 |
自然地理 | 8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207篇 |
2022年 | 387篇 |
2021年 | 513篇 |
2020年 | 429篇 |
2019年 | 382篇 |
2018年 | 403篇 |
2017年 | 415篇 |
2016年 | 442篇 |
2015年 | 501篇 |
2014年 | 410篇 |
2013年 | 509篇 |
2012年 | 523篇 |
2011年 | 588篇 |
2010年 | 534篇 |
2009年 | 513篇 |
2008年 | 519篇 |
2007年 | 471篇 |
2006年 | 455篇 |
2005年 | 394篇 |
2004年 | 318篇 |
2003年 | 304篇 |
2002年 | 342篇 |
2001年 | 301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189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7篇 |
1975年 | 9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更好地对珊溪水库地震震群进行监测和分析,浙江省地震局自2006年开始建设珊溪水库地震台阵.介绍了该环形小孔径台阵的勘选和建设过程,并结合2次地震震群活动的监测数据,展示了该台阵对地区性地震活动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流域适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2001年开始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提出了以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为核心,以源流区节水改造和干流河道治理为重点进行综合治理,积极稳妥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退耕封育保护,有效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草植被.通过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干涸近30a的台特玛湖于2001年11月16日开始有水,使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得到初步复苏等,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恢复.然而,自2007年以来,塔里木河向下游输水已大为减少,仅能输水到中游,特别是2009年水文干旱,塔里木河干流断流达1 100km多,使下游绿色走廊再度陷入生态危机.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从加强源流治理开始,来巩固干流治理成果.认真总结10a来治理经验与教训,针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源流与干流造成的影响程度,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1—2016年辽宁省61个气象站气温、地表温度、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积雪的保温作用及其对地气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更换自动站前后地表温度观测方式的差异导致地气温差显著增大,地气温差的增大程度受所在区域积雪日数、积雪深度的影响显著。在积雪期较长、积雪较厚的地区,积雪引起反照率增大,使得雪面温度降低,导致雪气温差减小,而雪的保温作用使得地气温差显著增大。因此,更换自动站前地(雪)气温差与积雪日数呈显著负相关,而更换自动站后地气温差与积雪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各台站之间地气温差随积雪深度的变化系数差异较大,为0.045~0.858 ℃?cm-1,在年平均积雪日数<40 d、年平均极端积雪深度<10 cm的区域,积雪的保温作用随积雪深度增大而显著增大;在年平均积雪日数>40 d、年平均极端积雪深度>10 cm的区域,10 cm以下的积雪对土壤保温作用随积雪深度增大显著,当积雪深度>10 cm后,其保温作用随积雪深度增大的幅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15.
讨论和分析了视频对象全自动提取及后续帧中的跟踪过程及采用的方法,对其算法、分割性能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并结合Hausdorff和Snake跟踪器,对初始对象轮廓进行跟踪。结果证明,这种跟踪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对象被遮挡和形变以及背景移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流动VLBI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效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套流动VLBI系统——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目前已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投入使用。在流动VLBI的观测试验中,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是观测前系统调试和检测的两项重要内容。天线系统噪声温度是衡量流动VLBI观测系统内部噪声程度的特性指标;天线效率反映了天线系统对到达天线能量的刊用率,在很多计算公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此,精确地测量它们的值是进行相关处理和计算的前提。文中结合我国流动VLBI观测站的研制与建设,介绍了流动VLBI测量仪的天线及接收机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其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和天线效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Lin Ding Satybaev Maksatbek FuLong Cai HouQi Wang PeiPing Song WeiQiang Ji Qiang Xu LiYun Zhang Qasim Muhammad Baral Upendra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2017,60(4):635-651
The initial collis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ontinents marke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ransformation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uplift of the Tibet-Himalaya orogen, and climate change in Asia.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s from the past 30 years in order to draw consensus on the processes of initial collision and suturing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Asian plates. Following a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ain the initial timing of collision, we propose that the tectono-sedimentary response in the peripheral foreland basin provides the most sensitive index of this event, and that paleomagnetism presents independent evidence as an alternative, reliabl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 that have suggested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 started in Pakistan between ca. 55 Ma and 50 Ma and progressively closed eastwards, more recent research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is major event first occurred in the center of the Yarlung Tsangpo suture zone (YTSZ) between ca. 65 Ma and 63 Ma and then spreading both eastwards and westwards. While continental collision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including the processes of deformation, sedimentation, metamorphism, and magmatism, different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this event based on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 intuitive bias that has meant that its initial timing has remained controversial for decades. Here, we recommend the use of reconstructions of each geological event within the orogenic evolution sequence as this will allow interpretation of collision timing on the ba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以水平裂缝分布的孔隙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平裂缝面的平行裂缝分布和带粗糙表面的点接触裂缝模型,导出了两类裂缝模型的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响应关系,分析了两类裂缝模型在没有围压和存在围压条件下的水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变化规律和电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缝粗糙度等裂缝特征参数对裂缝性储层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为简化讨论,所有电性响应特征的分析都忽略了裂缝和孔隙表面的导电性和极化的影响.利用平行分布水平裂缝面模型和带粗糙面的裂缝模型,考察了围压条件下的裂缝性岩石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得到了对实际应用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GIS工作流系统的长事务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Sagas事务模型及空间数据版本树技术,设计了一种灵活的长事务补偿控制方案,为集成GIS,MIS及OA的工作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事务处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渗流井合理竖井降深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单位面积河流在单位水头差作用下的渗漏量来表征河流渗漏能力,建立渗流井取水理想模型,分别计算了在不同河流渗漏能力和含水层渗透性能条件下,竖井降深对渗流井出水量的影响.建立渗流井取水非稳定流模型,计算了在前期稳定竖井降深不同条件下,河流断流后渗流井出水量衰减过程及竖井降深发展过程.提出渗流井合理竖井降深应根据河流与地下水是否脱节以及含水层渗透性能,在岸边渗流井中部及一侧各布设一个观测孔,根据观测孔水位进行确定.对于含水层渗透性能较强地区,渗流井竖井降深应使得渗流井范围内地下水位与河流脱节,但高于辐射孔顶面;对于含水层渗透性能较差地区,渗流井竖井降深应使得侧部观测孔水位接近河床底面或刚出现脱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