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8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1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篇 |
大气科学 | 141篇 |
地球物理 | 105篇 |
地质学 | 265篇 |
海洋学 | 77篇 |
天文学 | 60篇 |
综合类 | 51篇 |
自然地理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ounding between adjacent bridge structures with insufficient separation distance has been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primary causes of damage in many major earthquakes. It takes place because the closing relative movement is larger than the structural gap provided between the structures. This relative structural response is controlled not only by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participating structures but also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nd excitation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ground motions has been studied by researchers;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were performed numerically.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to experimentally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ground motions on the pounding behaviour of three adjacent bridge segments. The investigation is performed using three shake tables. The input spatially varying ground excitations are simulated based on the New Zealand design spectra for soft soil, shallow soil and strong rock using an empirical coherency loss func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patially nonniform ground motions increase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adjacent bridge girders and pounding forc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2.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NCEP/NCAR0.25°×0.25°再分析及风廓线雷达等资料,诊断分析了2018年10月17—18日乌鲁木齐极端暴雪天气过程的锋面特征。结果表明:在欧洲高压脊衰退,中亚长波槽分段东移的背景下,天山北坡强烈锋生并持续近30小时,此次锋生是热力和动力共同作用的,天山附近锋面呈带状准垂直分布,动力锋生激发的次级环流使垂直运动维持发展,为大暴雪提供动力条件; 400~600 hPa西南和地面~850 hpa西北路径输送的水汽,在600~800 hPa强烈辐合,为乌鲁木齐暴雪提供充沛水汽。风廓线雷达监测资料水平风向风速的垂直变化、Cn2能够反映锋生和水汽的演变特征,也从观测事实上证实了锋面对动力抬升及水汽辐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广域差分GPS系统完备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广域差分 GPS系统完备性监测技术是广域差分的关键和核心。本文全面介绍了完备性监测技术的定义 ,完备性监测系统的构成 ,以及各个部分的监测方法 ,包括监测站和用户站的监测技术 ,最后给出了完备性监测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应用方式、地质遗迹载体、地学研学、地质文化的传播和文创科普产品5个方面对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宜昌地区全域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6.
同城化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对于城市制定科学规划、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取3个时期太原市城区和榆次城区建设用地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以及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利用相关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研究区太原部分的建设用地重心先向西北再向东南迁移,研究区榆次部分的建设用地重心整体向西北方向迁移。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受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策因素和交通因素等5个因素影响,但各个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的推动力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37.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总被引:73,自引:9,他引:73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的现象 ,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除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城区以外 14个区县中的 2 35处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 ,按照地复合分类法根据旅游地的资源属性和旅游活动的性质将旅游地分为 9种类型 ,根据北京市情况可归并为 4类 ;运用空间结构、计量地理学理论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话调查等技术手段 ,将四类 2 35处旅游地的大量数据分别进行了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空间离散指数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 ,从而得出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8.
陇中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10年全年的观测资料,对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计算水汽通量与蒸散量,探讨了土壤-地表-大气间水分的交换和运移机理。结果表明: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各季节的平均土壤湿度均呈现出表层和深层低、中间层高的特点,最高值出现在地下10 cm附近;在无降水的情况下,土壤5~20 cm处的含水量呈现出夜间逐渐降低、白天逐渐上升的波形变化,这种变化与土壤水汽通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水汽通量的方向则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在白天,地表温度高于气温与较深层地温,水汽在向空气蒸散的同时也由地表流向土壤深部,夜晚地表温度则低于较深层地温,水汽由土壤深部流向地表。因此土壤内部的水分蒸发主要出现在夜晚,且主要发生在地表40 cm以内的土壤孔隙中,而白天地表的实际蒸发主要存在土壤浅层0~5 cm,5 cm以下土壤水分的蒸发十分微弱。本研究结果对于改进半干旱区陆面计算模式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Yuejun Wang Guochun Zhao Xiaoping Xia Yanhua Zhang Weiming Fan Chao Li Xianwu Bi Sanzhong Li 《Chemical Geology》2009,266(3-4):240-25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tegrated U-Pb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Si-in-white mica analysis for synorogenic sediments in the Jianghan Basin to the south of the Dabie Orogen. The results provide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venance of these sediments and the unroofing pattern of the early Mesozoic Dabie Mountain. Si contents of detrital white micas range from 3.09 to 3.34 atoms pfu for the upper Triassic sandstones whereas 3.06 to 3.59 atoms pfu for the lower and middle Jurassic sandstones. The majority of detrital white micas in the lower Jurassic sandstones is phengitic and originated exclusively from the Dabie high- to ultrahigh- pressure rocks. The U-Pb dating results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for seven samples suggest that these synorogenic sediments have a significant change of provenance from late Triassic to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For the upper Triassic sandstone, the U-Pb age clusters of these zirc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 420-450 Ma, ~ 750-820 Ma, ~ 1050-1200 Ma and ~ 2500 Ma with minor Luliangian (~ 1700–2000 Ma) components. In contrast, the zircon ages of the Jurassic sandstones are dominated by the Luliangian (~ 1700–2000 Ma) ages with only minor Caledonian (~ 420-450 Ma) and Greenville (~ 1050-1200 Ma) 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vailable geological data,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Dabie HP-UHP rocks might initially be exposed to the surface at the beginning of early Jurassic (~ 190 Ma). The Jiangnan terrain (also named “Jiangnan old continental in Chinese) to the south of the Jianghan basin provided the predominant supply of upper Triassic sediments, whereas the Paleoproterozoic Yangtze crustal materials (overlying the present Dabie Complex at the time) were the important provenance of the Jurassic sediments in the Jianghan basin. 相似文献
140.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