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88篇 |
免费 | 2620篇 |
国内免费 | 16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3篇 |
大气科学 | 1321篇 |
地球物理 | 1926篇 |
地质学 | 4406篇 |
海洋学 | 1345篇 |
天文学 | 236篇 |
综合类 | 746篇 |
自然地理 | 10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202篇 |
2023年 | 272篇 |
2022年 | 451篇 |
2021年 | 525篇 |
2020年 | 441篇 |
2019年 | 493篇 |
2018年 | 478篇 |
2017年 | 503篇 |
2016年 | 540篇 |
2015年 | 470篇 |
2014年 | 546篇 |
2013年 | 540篇 |
2012年 | 583篇 |
2011年 | 584篇 |
2010年 | 632篇 |
2009年 | 524篇 |
2008年 | 498篇 |
2007年 | 442篇 |
2006年 | 374篇 |
2005年 | 296篇 |
2004年 | 258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186篇 |
1999年 | 228篇 |
1998年 | 158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37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云南腾冲热泉金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生物标志物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热泉软泥中的金含量与有机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并测定泉水及软泥中含金量和软泥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对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和芳烃族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有机质属于腐泥-腐殖型,接近和达到了成熟阶段。软泥中金含量与有机质的性质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也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其成熟度相关密切。样品分析证实软泥中含硫化合物与金含量呈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水及软泥中金含量,认为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02.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共同存在基质孔隙和大孔隙。为研究强降雨条件下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水流路径分布模式及水流运动过程。在云南螳螂川流域的马卡山开展碘-淀粉显色示踪试验,基于顺坡方向的垂直染色剖面,采用经典K均值聚类算法和一般统计法研究水流路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水流路径分布是非均匀的,顺坡方向的异质性比垂直方向显著,湿润前锋面不是平面,降雨入渗不是活塞式,Darcy定律和Richards方程等均匀多孔介质水流理论不能完整地描述强降雨条件下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的水流运动过程;2.随着非饱和带土体深度增加,水流从基质流渐变到优先流与基质流的过渡流,深部土体以优先流为主;3.应该从三维流场方面对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土体中的水流运动过程进行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303.
目的:应用双源CT探讨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入明胶海绵制造急性肺动脉栓塞(PE)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2只,按栓塞后检查时间分为2h、1d、3d和7d组)与对照组(n=2只)。实验组22只采用经耳缘静脉快速注射明胶海绵栓子制成急性PE模型,栓塞前后均行CTPA及肺灌注检查,检查结束后全部处死。对照组2只新西兰兔经耳缘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后立即处死。全部行病理检查。结果:22只实验组新西兰兔制模成功20只,其中有2只分别因为栓塞过量和麻醉过量而未取得数据,模型制备成功率为90%。以肺叶为单位,在CT图像上分析100个肺叶影像表现,可见栓塞后2h组对应的肺叶纹理稀疏12叶;1d及3d组对应肺叶呈磨玻璃改变22叶;7d组对应肺叶实变3叶。DEPI均呈现低灌注。病理检查发现:2h组相应肺组织呈鲜红色,未见结构破坏及肺泡渗出;1d组对应肺组织呈水肿、淤血、出血及炎细胞浸润改变;3d组部分肺组织轻度梗死,对应肺组织呈深红色,肺泡间隔增宽,大量炎细胞浸润;7d组肺泡腔被渗出物填充,对应肺组织呈暗红色,实变坏死。实验组共发现3只新西兰兔肺动脉管腔内含明胶海绵。结论:经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明胶海绵制作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成功率较高,是肺栓塞影像学研究较容易制作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304.
对一榀单跨两层半刚接框架-斜加劲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结构破坏模式和耗能机理,得到了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能力等指标.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安全储备高;半刚框架和墙板协同工作良好;斜加劲肋的设置缓解了钢板沿拉力带方向的面外变形,提高了墙体的弹性屈曲倚载及初始刚度,减轻了滞回曲... 相似文献
305.
The new type of copper deposits concerned with in this paper are vein copper deposits found in the Lanping-Simao Rift Basin, Yunnan,China. As is indicated by H,O,C,S,Pb and Sr isotopes, water and mineralizers in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derived from heated meteoric water and mantle, respectively.The metallic elements(Cu,Ag,Pb,Zn,As,Sb,Fe,REE,etc.)are characterized by a mixed source from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相似文献
306.
在钻井岩心观察和岩石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川中东北部龙岗地区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和凉高山组典型钻井取心段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分析。40余件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δ13CPDB值在-1.24‰~4.59‰之间,除了1个负值外,都为正值。δ18OPDB值在-15.7‰~-9.83‰之间,都为负值。与海相和陆相碳酸盐岩同位素值对比显示,自流井期和凉高山期古湖泊均表现出内陆开放性淡水湖泊的特点,没有经过明显的海水入侵。在中-下侏罗统广泛存在的碳同位素正偏移是由湖泊初级生产力提高所导致的。岩相和同位素变化显示了古湖平面经历了2次主旋回和6次次级旋回变化,湖平面变化总体表现为东岳庙段沉积期>大一三亚段沉积期>大一亚段沉积期>凉高山期>马鞍山段沉积期。古湖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表现为大一三亚段沉积期>东岳庙段沉积期>大一亚段沉积期>凉高山期>马鞍山段沉积期。 相似文献
307.
甘肃龙首山岩带西井镁铁质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井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以北,阿拉善地块西南缘的龙首山隆起带。以往的研究多以沿龙首山断裂分布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作为和金川岩体相关的岩浆事件进行,而本次选择西井镁铁质岩体进行了精确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西井岩体岩性主要为橄榄辉石岩和辉长岩,成岩时代为 (421.0±9.0) Ma,可以和北祁连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年龄相对应;εNd(t)为4.06~5.52,(87Sr/86Sr)i为0.704 548~0.707 575,具有地幔岩石圈特征;微量元素及其同位素计算表明西井岩体经历了约10%的下地壳物质混染。据此得出西井岩体及其龙首山岩带早志留世镁铁质侵入岩体成因模式为:祁连洋壳连续俯冲过程中洋壳与陆壳分离,热的软流圈物质持续冲击地幔岩石圈的底部;由于热传导效应,大地热流沿着地幔岩石圈上升,使得80 km深度的湿的橄榄岩层发生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作用,玄武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下地壳物质发生约10%混染,形成西井岩体及其龙首山镁铁超镁铁质岩带。 相似文献
308.
大别山地区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蚀变及矿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坪沟钼矿床是大别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世界第二大的斑岩型钼矿床。本文在前期以及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以及探针测试分析工作,详细研究了沙坪沟钼矿床的蚀变与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硅酸盐化、青磐岩化和绢英岩化,绢英岩化又可细分为以石英为主和以绢云母为主。矿床中产出16种脉体类型,根据矿床的脉体类型划分了4个成矿阶段:(1)石英-钾长石阶段;(2)石英-硫化物阶段;(3)石英-绢云母阶段;(4)石英-萤石-石膏阶段。蚀变及矿化特征显示,沙坪沟钼矿床的钼矿化开始于石英-钾长石阶段晚期,结束于石英-绢云母阶段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是辉钼矿主要的形成阶段。沙坪沟钼矿床经历了多期次脉动式成矿流体的蚀变与矿化过程,在不同蚀变-矿化阶段中,成矿流体的物化条件和组分的变化是控制各阶段蚀变类型和脉体中矿物组合的主要因素。产于以伸展为主的板内环境的沙坪沟钼矿床与其他构造环境下的斑岩钼矿床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石、蚀变分带等方面相似,但由于围岩性质的差异,矿体赋存位置及产状不同;而在矿物种类、矿化产出位置及产状、与矿化关系最为紧密的蚀变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斑岩型钼矿床的构造背景可能控制了其岩浆的形成、演化以及含矿性,而岩浆岩最终定位的深度、围岩等条件也是控制蚀变和矿化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9.
祁连山讨赖河流域1957—2012年极端气候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大,由此引发的气象灾害事件也随之增加。鉴此,本文利用祁连山讨赖河流域1957—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流域23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做了研究。结果表明:(1)极端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夜间和白天极端低温日数显著减少,极端气温昼指数显著增大;气温日较差变化幅度很小,霜冻日数显著减少,生长季长度明显加长,冰冻日数2000年后增加;夜指数增大幅度大于昼指数,秋、冬季极端气温升高幅度大于春、夏季。(2)极端降水指数增大趋势明显,雨日降水总量、连续五日降水总量和中雨天数均展现出增大态势,反映出连续降水事件的增加;极端降水量事件增大显著,但雨日降水强度变化不大;除最多连续无降水日数外,极端降水日数指数展现出增大趋势;降水日数夏、秋季节分配趋向均匀化;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单次降水时间持续加长和中雨日数增加的贡献;高海拔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次较大。 相似文献
310.
ZHOU Shan-shi HU Xiao-gong LIU Li HE Feng TANG Cheng-pan PANG Jun-yang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9,43(4):479-492
In the form of satellite ephemerides and clock parameters, the space datum and system time information of 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s transferred to users. With the continuous updating in the satellite payload such as the high-precision atomic clock, the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technique such as the inter-satellite link, and in the data processing technique, the accuracy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the satellite ephemeris and clock error products are steadily improved. Starting from December 27th, 2018, the 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3, or BDS-3, has provided the accurate and reliable basic 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 (PNT) service for the users in the countries within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faced challenges of the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from the regional BDS-2 system to the BDS-3 global system, and the specific solutions at the control seg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has compared the BDS with other GNSS systems in terms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aiming at a higher accuracy and more reliable PNT service, the road map of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navigation systems is discussed,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with an even higher accuracy. 相似文献